嗨,小伙伴们

  周末快乐!

  这个周末怎么过?

  一起来跟小编看看天气给不给力吧!

  本周末我市以晴或多云天气为主。无明显降水天气,今天夜间到明天夜间我市气温维持较低,最低气温在-11℃左右。25-26日气温开始短暂回升,27日气温将再度下降。此外,26—27日风力较大,平均风力5-6级,阵风可达7-8级,外出时请注意防寒保暖。

  俗话说得好,“跪天跪地跪父母”,身为人子,跪拜自己的父母是天经地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在公共场合,大规模地向父母下跪,不知道这种场景你是否遇到过。

  近日,一段学生集体给家长磕头的视频引发争议;不少网友质疑学校此举“形式主义”;但学校官微回怼也很耿直……到底发生了什么?

  先来看一下视频↓↓↓

  

  该视频最早发布在名为“沁阳市第一中学”的微信公众号内。11月19日,在距2019年高考200天之时,河南沁阳一中及覃怀校区的高三年级共同举行了以“成就最好的自己”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学校领导、2800名高三师生、近3000名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了此次活动,学生跪拜父母属于感恩教育活动部分。

  

  事后,该所学校回应,校领导活动提前不知情,是高三年级安排的,只是一种形式,想教孩子们学会感恩。

  叩首行为遭质,校方官微回怼

  小编随手一搜这样的群拜新闻全国上下屡见不鲜,这样的形式主义遭到了网友的质疑:有多种感恩的形式,为何选择这种?

  

  学校官方微信公众号针对网友的质疑第一时间回应,给父母磕头谢恩,不应该有什么争议,现在的人缺的就是这种仪式,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不肖子孙。

  

  针对彩排和现场的一些情况,有网友这样描述道↓↓↓

  

  也有部分网友表示,支持这样的“仪式感”↓↓↓

   专家回应

  “通过一个活动,外部极端化刺激学生,可能学生只是当时觉得感动,而不是真正的感恩。”

  专家表示,感恩来源于日常的点滴,“我们倡导的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的感恩,父母关爱我们并不是要回报,我们应该做的是传递爱,既爱帮助我们的,同时也爱那些没有帮助我们的”。

  

  “跪式感恩”从父母延伸开来或会让人“一跪不起”。虽然古有跪拜之礼,但是“恢复传统文化不代表要把传统文化中的做法带进来,要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的转化”。

  感恩一词隐藏了两层含义——一方为施予恩惠的人,另一方为受惠者,而当感恩开始追求回报后,就让双方产生了利益交换关系。

  感恩教育变味

  近年来,一些饱受争议的“感恩教育”活动不断出现。例如,只有中专学历的彭成以“感恩教父”、“感恩教育推广第一人”之名出道,他到学校做的感恩演讲让不少学生家长抱头痛哭,赢得了一众粉丝,但同时也让许多人质疑“感恩教育”沦为一场情绪消费,是在给孩子所“营销式”洗脑。

  这些都是煽动式感恩教育。通过语言的煽情而实现的,不是通过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实现的,因此,这种感受都是即时的,转瞬即逝。

  学习感恩本身是好事,但需要明白的是,感恩之事不在一起一跪,而是平时的点点滴滴。

  

  学校的出发点是好的,希望能够通过这次活动让学生们懂得感恩,也激发学习斗志。但集体跪拜这种形式是否妥当呢?如果有的学生不想在公众面前表达,那这样的强制是否妥当。

  从心出发,懂得感恩,家庭和睦是我们所有人的期待。从这方面而言,我们殊途同归。

  对于此事,你怎么看呢?

  来源:中国青年报、哈尔滨新闻网

  ▼「快速订阅哈考网信息,点这里」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