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个综艺账号消息,《偶像练习生》和《创造101》的第2季,都将可能改名。目前的网曝名称暂定有《中国新少年》、《少年有你》。

消息公布后,就遭遇很多吐槽。联想起此前《中国好声音》改名《中国新歌声》,《中国有嘻哈》改名为《中国新说唱》,“中国新XX”已经成为超级IP改名的必备句式了吗?

类似的情况,在前几年经常发生,湖南卫视的超级IP《偶像来了》,第二季、第三季改名为《我们来了》。

“偶像”一直都是综艺产业的敏感词,类似的词语还有“超级”(《超级女声》)、“男神”(《花样男神》改《花样男团》)、“女神”,这些词都在近年的综艺中绝迹。而关于偶像的限制,则是今年两份管理文件的焦点,其中都有点名“偶像选秀类”节目需要“严控”。

除了政策原因,还有一些因原创、版权要求自行改名的,例如《我是歌手》改为《歌手》,《奔跑吧兄弟》改为《奔跑吧》。

​中国综艺节目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2016、2017两年内,通过“改名”完成了一场行业自我规范。

2018年,类似的综艺节目改名事件并不多,比较重大的变化只有以下两个:

1.《中国新歌声》改回《中国好声音》

荷兰版权方退出中国市场,中国代理商和制作公司、播出平台达成三方和解,“中国好声音”的中文表达重新解锁,节目在开播前临时换回原名称,但五角星、拳头等主视觉,依然沿用了已经播出两年的《新歌声》符号。

2.《中国有嘻哈》改名《中国新说唱》

年初一场嘻哈舆论风暴,严重影响了《中国有嘻哈》的品牌声誉,这档节目原封回归也显得不大现实。改名为《中国新说唱》,节目以金属色为主体的主视觉,改为中国红。

小小的节目改名事件,折射的是中国的视听行业的大变局。

对电视综艺来说,曾经爆红的“综N代”,已经度过了属于他们的“政策红利期”,正在倒逼“中国原创节目元年” 。而对日渐形成社会现象级影响力的纯网综艺,正在重走电视综艺走过的路——野蛮生长过后,必然迎来的一场大修整。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