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认为是一个“铁石心肠”的人,几乎很少会被什么事物打动,更别谈什么看电影看哭了。

当然,凡事都有例外。

还记得上一次让我哭得稀里哗啦的是一部关于狗的片子:《忠犬八公的故事》。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每天的5点零5分,都会有一只狗,坐得笔直,在小城的车站门外等待着主人的归来。这只狗叫Hachiko,日语里的“八”,主人喜欢叫它“小八”。

某一天,主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而它依然在那里等待,九年的时光,春夏秋冬交替,风雨无阻,等待有一天主人回来。

可能,它知道再也等不到了。可是它依旧选择等下去。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如果是惨兮兮的剧情我还能挺得住,可是一通连画面带音乐的煽乎,加上狗狗这忧郁的眼神,泪腺就不争气的崩盘,又恼又羞,捶胸愤恨自己泪点太低不够纯爷们。

尽管每次都是给自己“找虐”。

即便是看完后哭肿了双眼,对于狗狗的片子还是没有抵抗力。

这一次又是一部关于狗的片子把我给看哭了。

——《小Q》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小Q”这个名字应该有不少人熟悉。

它出自日本作家石黑谦吾的长篇小说《再见了,可鲁》。Q是英文全名“Quill”的缩写。寓意是“天使的翅膀”。

导盲犬对于盲人来说,就如同眼睛一样。

那么小Q就是天使般的存在。

当它第一次遇到中年失明、性格又孤僻的天才糕点师李宝庭(任达华 饰)并不受待见,甚至还被赶出家门。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视力缺失的打击让李宝庭到达了人生的最低谷,内心原本的温柔已经被这个噩耗消磨到所剩无几。

当看到他对小Q又凶又不闻不问,甚至在大雨淋漓的夜晚将小Q赶出家门的时候,让人又气又恨。

可是小Q并没有离开这个冷漠的主人,大雨夜躲在车底下,深情凝望的眼神让多少人的心都碎了。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李宝庭接受不了失明的现实,而小Q的出现,则完全打破了他最后仅剩的一点儿自尊心。

当小Q想要舔一下他的手,得到的却是大发雷霆的训斥;

当小Q看到他找不到开瓶器去帮忙的时候,得到的却是殴打和谩骂。

在李宝庭看来,视力是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看不见的他没有办法继续自己的事业。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而小Q对这个自暴自弃的男人却是寸步不离。

直到失明的现实彻底摧垮了这个中年男人的时候,李宝庭想要自杀。他走到马路中间,想要结束生命的时候,小Q挺身而出救了他。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善良的小Q终于让李宝庭重拾自信,他们成为彼此最好的伙伴。

一起去公园散步,看电影、滑雪,如同其他人和自己的宠物生活一样,一起醒来去上班,下班一起玩耍。

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让人欣慰又感动。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当小Q被狗贩子偷走,李宝庭不要命地拼尽全力把小Q救回的那一刻,我知道他们已经成为最亲密的伙伴,离不开彼此。

小Q就是主人的眼睛,更是他的精神支撑。

在小Q的帮助下,李宝庭像个正常人一样毫无畏惧地在草地上奔跑,那幅画面真的是太美妙了。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相互陪伴让他们度过了幸福的十年。然而,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

小Q和李宝庭的身体状况都出现了问题。小Q食欲不振,变得无精打采;李宝庭则需要去国外接受手术。

小Q不得不和朝夕相处的主人分别,而小Q也要重新回到寄养家庭。虽然李宝庭在走之前跟小Q保证自己一定会在几个月后就回来,但是小Q的身体状况却不容乐观。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九个月后,李宝庭终于手术成功归来。当他再次见到小Q的时候,小Q已经一瘸一拐,垂垂老矣。

在一个深夜,迟暮的小Q请求主人给它带上导盲鞍再陪主人走一次曾经上班的路,走过路口,不由泪目的李宝庭卸下导盲鞍,拥抱着小Q。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很多人都喜欢养狗,喜欢它们的可爱。因为在人的眼中,狗就是最好宠物和玩伴。

而导盲犬却不一样,它们的一生是非常辛苦的。

它们没有普通狗那样有自由的玩耍时间,从它们第一次套上导盲鞍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它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必须无条件地奉献给那些看不见光明,身处黑暗之中的特殊群体。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世界上第一只导盲犬,是在1819年一个叫海尔.约翰的神父在维也纳训练出来的。但是当时并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很多德国士兵失去了视力,医生赭哈德在德国开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导盲犬训练学校,导盲犬才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比于国外来说,中国的导盲犬事业起步很晚。到2006年5月,中国导盲犬大连培训基地才正式成立。这是国内第一家导盲犬培训基地也是唯一一家正规的非盈利导盲犬培训基地。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2011年1月,香港导盲犬协会有限公司也成立了。6月,协会注册为一所慈善机构。次年,香港导盲犬服务中心成立。

而这些,只不过是开头。

要成为导盲犬,必须在幼犬出生后45天,送往爱心志愿者家庭中寄养,使幼犬在适应家庭生活、社会环境的同时,学会如何与人相处,让幼犬知道人类是他们可以信赖的好朋友。在这一阶段中要不断地让幼犬接触新鲜事物,学习简单的服从命令并逐渐接受社会化的训练。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之后它们会进入训练中心,参加半年到10个月的训练。经过层层筛选后,大约能有15%-30%的狗能通过最终测试,成为导盲犬。

训练完成后,它们还需要与视障人士进行一个月的配对,训练员会长期跟踪和指导。整个过程耗时耗力,花费10到20万元不等。

可以说,成为导盲犬的狗狗是百里挑一的。

导盲犬事业可以说在国内是刚刚起步。导盲犬的数量无法满足需求,很多人都在排队申领,但哪怕轮上十年,也未必等到。

在中国约有1700万视障人士,而导盲犬的数量却不足200只。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至于相关法律法规与基础设施,更是空白。

好在我们陆陆续续有建立了导盲犬培训基地,通过立法填补了导盲犬应用的法律空白,但是至今仍能看到、听到导盲犬受人冷眼,被歧视、侮辱的情况。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这说明什么?

教育与见识不足,导盲犬对于太多的人来说,依然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当我们喂食、挑逗导盲犬的时候,已经伤害并打扰到它的工作了。导盲犬压抑着自己的天性和欲望为盲人服务,人们更不应该因为无知去伤害它们。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导盲犬最多为人类工作十年就面临退休的问题,电影中的小Q很幸运,退休后回到寄养家庭,但现实中更多的是送回训练基地。

由于常年工作,它们走的路要比其它狗要多很多,它们的四肢关节和视力会比其他宠物狗有更高的发病几率。

要么得病被安乐死,要么在孤独中离开这个世界,这就是导盲犬的最终归宿。

被嫌弃,遭冷眼,小Q悲惨故事的背后是导盲犬一生的真实写照

像小Q这样,在晚年能够回到寄养家庭,真的是让人非常感动。

导盲犬从童年到晚年,它的一生也许只是你生命的一部分……而你,却是它的一辈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