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症是什么?

在我们食管和胃的交界处有一扇“门”,被称为贲门。在这扇“门”中,人体设立了多重“安保措施”,其中最重要的“安保措施”之一就是食管下括约肌,它能保证胃中的食物只进入肠道,而不会返回食管,但如果食管下括约肌由于某些原因“失职”,胃中的食物就会和胃酸一起返流到食管里。在这种情况下,酸性物质就会腐蚀食管、咽喉等部位,进而引发各种疾病,其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就是胃食管反流症。

哪些因素会引发胃食管反流症?

1、食管下括约肌松弛。造成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①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食管下括约肌会逐渐老化,进而变得松弛。

②食物因素。摄入过量高脂、高糖食物,比如巧克力、咖啡等,不仅会使食管下括约肌松弛,而且会增加胃酸分泌,进而加重返流的酸性物质对食管的刺激和腐蚀。

2、食管粘膜屏障功能下降。长期吸烟、饮酒等会减弱食管粘膜抵御胃酸侵蚀的能力。

3、胃内压力增加。肥胖、怀孕、饭后坐卧、睡前饱食、束腹、慢性便秘、剧烈咳嗽等会使胃内压力增加。

患上胃食管反流症会出现哪些不适症状?

1、反酸、烧心。这两个是最典型的症状,通常会出现在餐后坐卧、躯干前屈或夜间卧床睡觉的时候。其中,反酸是指胃内的酸性食物、酸水涌入咽部或返至口腔;烧心是指胸骨后或者剑突(位于胸骨下端)下出现烧灼感。

2、各种疼痛。反流的酸性物质会刺激食管等部位,引发胸痛、背痛等症状。

3、吞咽困难。通常表现为在进食的时候,感觉胸骨后出现堵塞感或者疼痛。

4、其它不适。通常表现为咽部不适、喉咙不适,咳嗽、气喘等。

如何预防和治疗胃食管反流症?

1、坚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保护“贲门”。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3点:

①尽量少吃可能引起食管下括约肌松弛的食物,比如巧克力等,同时还要戒烟限酒。

②吃饭不要过饱;吃饭后不要马上坐下或者躺下,最好先散散步;睡前4个小时内不要吃东西。

③腰带不要系得太紧,坚持进行适当的运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