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  科技社团党建

“我与科协同成长”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更好地推进新时代学会党建的新使命新任务。中国科协科技社团党委在五月至六月开展了为期一月的“我与科协同成长”征文及演讲活动。 0

1 参赛期间 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学会工作者 积极参与,踊跃投稿。 那么比赛结束以过数月, 大家是不是很好奇有哪些小伙伴的文章入选了呢! 今天我们就来品读品读下面这篇!

发挥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青年

科研人才成长的助推作用

中国化学学会党委  徐静

科技人才是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根本依靠,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人力资源。而青年科研人才既是科技创新的生力军,更是未来科技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所起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当前,还将决定未来科技队伍的实力和水平。

海南省科协高度重视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育工作,在促进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提高、引导青年科技工作者进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度海南省科协首次设立“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资助体系,大力扶持有较大发展潜力的3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有重点、有计划的进行培养,对于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意义重大,是服务和扶持青年科技工作者实实在在的举措,深得人心。旨在针对年轻人在创造力最丰富的时期,但由于影响力和知名度不够等原因,很难获得足够的科技资源、承担科研任务的机会不多,从而在科技创新比较活跃的阶段的不到应有的锻炼和施展的现状,进行前瞻性布局,集中力量办大事,最大限度支持和鼓励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自主科研选题,开展感兴趣的应用基础性研究。

“英才计划“一经推出,得到了我省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的积极响应,第一年报送项目中符合申报条件的有200余项,初步评审后有87项进入现场答辩环节,公开评审把关,优中选优,两年来共资助38项,每项资助10万,近400万对于省科协清水衙门来说,也是比较大的手笔,为高水平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成长,进一步孵化国家级项目和人才计划,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海南省中长期发展储备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后备力量。

项目执行期间,省科协全程跟进、追踪考核,按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细化年度项目内容和主要任务,每年定期举行海南省科协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项目中期汇报会,确保项目实施取得实效;中期评估的基础上,对项目结题后的进展情况进行持续跟踪和关注,力求促成一批科研价值高、发展潜力大的资助项目实现科技成果转化;遴选取得标志性成果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进行大力宣传,树立榜样模范作用,设立正向激励机制,表示可能会予以持续支持,这种“绩效挂钩”的方式,及时、稳定的获得项目经费支持,不仅可以促进青年科技人员认真完成项目,也可以让优秀的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

“青年英才计划”实施以来,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果。10万虽然不多,但对于青年科技工作者科研起步提供了“第一桶金”,可谓春风雨露,是雪中送炭,为承担其他科技项目奠定了坚实基础。作为我们海南省科协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第一届资助获得者,我感到非常自豪与骄傲,从中我不仅感受到了省科协领导对青年人才的重视,更让我们看到了省科协对于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成才的殷切期望。我在“海南省科协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的题目是“红海榄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化学生态作用”,进而形成自己今后的研究特色提供了项目载体,在“英才计划”助推下,结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扩大到红树林红树属共生真菌资源多样性及活性功能分子筛选,获得2017年海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资助,在做的过程中从红树林分离获得一株烟曲霉菌,成功获得20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基金资助,并对海南红树林植物角果木内生真菌多样性及其生物活性成分研究,成功入选海南大学2017年科研团队培育专项资助项目,还获得了几个相关的小项目的资助,在咱们项目的支持和孵化下,共获得项目资助经费大概200万元左右,发表科研论文13篇,荣获海南省第二十三届青年五四奖章,海南省基层优秀科技工作者、入选海南省“515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在此基础上,成功遴选为海南生态协会常任理事,中国海洋湖沼学会药学分会理事,中国药学会海洋药物专业委员会“海洋药物博士论坛”青年委员会组委,参与高水平国际学术交流7次,2次做大会和分会报告,在剑桥大学访学半年,不仅提升了个人科研业务能力、开拓国际视野,提升了海南省科研工作者形象,这都是在我省科协项目支持培育下起步开展的工作。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最后,再次感谢省科协和青年英才计划的支持,为青年科技工作者营造了良好的科研氛围与环境,成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的摇篮和阶梯,作为省科协首届青年科技英才创新计划支持人选,今后我将继续砥砺前行,再接再励,当好建设美好新海南、科技强省的排头兵。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