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曹旻希

被爆出戈恩在日本东京羽田机场被捕72小时之后,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汽车联盟雷诺-日产-三菱内部开始乱成一团,越来越多的内幕如火山般喷发、外泄。也许有人会想起,两年之前,皮耶希、文德恩上演的那一出“大众宫斗”情况是不是差不多就是这样的。

抱歉,历史不能重演,但现实让人有些不甘。

此时,被关押在东京北部一个拘留中心,条件与曾经奢华的生活环境相去甚远的戈恩,在铁门关闭的刹那,利润率、成本、战略计划等等,一切都被挡在外面。空气终于有点像他走出机舱那一刻羽田机场下着阴雨时该有的样子,冰冷、潮湿且凝重。

原则上关在单独牢房的戈恩有着一般人必需的一切,暖气、一张床甚至还有带栅栏的内庭院,但条件很简陋。不过就在当晚他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似乎已经预判到了,接下来外界会因为他的被捕所产生的种种风云变幻。

在此之后,戈恩的律师曾跟他有一次短暂的交流,除了告诉戈恩拘留期限会延长10天之外,因被指控涉嫌包括挪用公司资金和虚报收入等金融违规行为。根据日本《金融与交易法》,可能面临最高10年监禁,最高达1000万日元的罚款。

以戈恩以往的秉性,他早该勃然大怒。但这一次他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的看着律师在纸上不停地记录着。但是他真实的心境会是什么样呢?

至今,这个被誉为三位汽车商界英雄之一的戈恩可能没有机会再对着世界说一句:“如果我失败了,我就变成哲学家。但如果我成功了,这将是本世纪汽车行业最大的成功之一。”

或许在十年后,戈恩会出一本自传,如果还有人买的话,不知道他写的自序会不会是,“我失败了,但我仍是本世纪汽车行业最大的成功之一”。

退场前后

在公布2016年业绩后不久,2017年2月份,戈恩宣布辞去日产首席执行官的职务,重点关注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的扩大与经营。

那时三菱加入不久,雷诺业绩刚有起色,复杂的体系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戈恩的任职期限却越来越近。此前,戈恩已经数次延期离任。

但关于戈恩何时卸任雷诺首席执行官以及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包括俄罗斯的AvtoVAZ)主席及首席执行官的辩论一直备受业内人士关注。那时,外媒对戈恩的任职期限还说法不一,有媒体称将于2018年之前到期,也有媒体报道称,戈恩的退休年龄将再度延长至2022年。

从法国到日本甚至中国,几乎所有媒体都一致认为,戈恩的卸任时机也许尚未到来,因为摆在他面前的挑战还有很多。

戈恩似乎也就是为挑战而生。

戈恩全名为“卡洛斯·戈恩(Carlos Ghosn)”,父亲是黎巴嫩商人,母亲是法国人,1954年3月9日出生于巴西。1972年,他进入法国国立高等综合理工学院学习工程学,后考入法国国立巴黎高等矿物学院研究生院继续深造,均以优异成绩毕业。

1978年,戈恩加入米其林集团公司,1989年任米其林北美分部CEO。1996年,出任雷诺汽车公司副总裁。

就在这时,地球的另一边,成立于1933年的日本三大汽车制造商之一的日产汽车正经历着连续8年市场份额下滑、7年亏损,背负着巨额亏损所带来的债务高企,濒临破产。

1999年,雷诺汽车以54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日产汽车36.8%的股权,正式签署雷诺-日产战略联盟,并有17名高管进入日产高层,同年6月,戈恩作为其中之一,担任日产汽车公司COO。

戈恩上任不久后,为了削减成本提升盈利,通过大规模裁员、削减供应商体系。两年内,日产便实现了扭亏为盈。并且只用了4年时间,就帮助日产还清了公司全部2万亿日元的债务。

那一年,戈恩45岁。

虽然戈恩是一位西方人,却成功改造了一家观念闭塞、作风保守的日本巨型企业。在他的领导下,日产“由一个挣扎的企业,变成了一个健全的企业”,戈恩也因此成为日产的“救星与恩人”。

不过从他进入雷诺的90年代起,近20年间,戈恩的工作和生活就被一群高管、会计师、律师、工人领袖……一系列各行各业的人中龙凤或行业顶尖人士包围着。他不知疲倦的工作时间表和不断地穿越世界各地,管理着不同大陆、不同背景、不同肤色的几家汽车集团。

戈恩的一天基本是这样度过的:

早上5点钟准时起床。

查阅横跨8个时区、相隔近万公里的三大国际汽车集团的邮件,用几分钟做当日计划。

吃早餐,同时阅读助理做好的新闻简报。

简易健身运动。

开始工作(包括与全球各大高管的视频电话会议、参加各类活动和演说、接受媒体采访等)。

不知道当天几点会结束工作,几点就寝。

一个月里的十天或两个星期呆在巴黎,然后飞往东京忙上一周左右,接着前往美国,在日产汽车北美公司巡视工作。此外,还要巡查工厂,拜访经销商、分销商等,处理双重业务。

就当戈恩自认为的帝国根基已经朝着他的预期生长起来时,如同所有人都知道的,接下来现实的复杂性,乃至历史的转折,都已经开始超出戈恩的预料和把控。

转折点

很多人都把戈恩此次“被捕”的直接原因归咎于因其涉嫌隐瞒50亿日元的个人收入以及挪用公司公款等横空飞来的丑闻。然而真真正正打败戈恩的,是那些意外丑闻吗?

其实在在汽车行业过去几十年里,几乎每个企业内都被媒体曝出或多或少的丑闻。可以说,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丑闻是除了政治人物之外汽车高管们必趟的浑水。

但这次的“丑闻”放在戈恩身上,好像并不能令绝大多数人信服。“多年身居高职、拿着高薪且有着极高信念的戈恩,铤而走险的动机是什么呢?逃税明显是犯罪行为,他应该是知道此行为的重要后果的。”

然而,在这个毁灭性的现实面前,戈恩名誉扫地。

戈恩可能想过很多,但有一点或许他没有料到,在自己被捕几小时后,日产汽车公司西川广人(Hiroto Saikawa)随即召开了发布会,并表示早在几个月之前,日产汽车内部就接到了举报,从而启动了对戈恩的内部调查。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西川广人一直深得戈恩的信任与提拔,甚至在戈恩卸任后直接接任日产汽车CEO一职,如今却对他曾经的提拔者发起了一场令人震惊的猛烈抨击,甚至在19日晚间表示,戈恩的行为违反了作为日产汽车董事长的义务,将向董事会提议,解除戈恩的职务。

22日晚间,日产汽车召开董事会,经过董事会成员匿名投票正式决定解除戈恩董事长及Greg Kelly代表董事的职务,同时任命西川广人担任临时董事长。与此同时,三菱汽车表示将在下周召开董事会来决定是否解除戈恩的董事长职务。

直到今天,东京的上空一直弥漫着一种“阴谋说”。

据传,因股权结构复杂,联盟内部并不稳定。目前,日产持有雷诺15%控股权,但不拥有投票权;雷诺持有日产43.4%股份,并对日产拥有部分正式控制权。与此同时,法国政府是雷诺最大的股东,日本政府也持有大量日产的股份。

错综复杂的背景下,戈恩的强势一度让局面更加混乱。在任期间,戈恩数次高管大换血引发了日本员工和管理者的集体不满,认为其正在剥夺日产汽车本身的传统文化和企业规范,甚至是有目的地施行“去日本化”。

戈恩被捕后,除了联盟,持有联盟股份的法国政府对此回答也相当微妙。法国总统马克龙对此事的态度是“会尽力保持雷诺与日产联盟的稳定性”。马克龙说:“现在进行指责还为时过早,对此事我没有进一步的消息,但作为股东,法国政府将保持高度警惕,保证该组织和员工的稳定。”随即,日本政府高级发言人Yoshihide Suga也表示:“日产、雷诺和三菱保持稳定关系非常重要。”

2017年,在戈恩的倡议之下,雷诺和日产的合并再一次被提上日程。2017年,雷诺-日产联盟发布“Alliance 2022”(“联盟2022”)规划。在这一规划里,戈恩有意让雷诺与日产完全合并。

但值得一提的是,与90年代不同的是,如今两家公司的境况已经发生了变化,当初处于困境中的日产成为了如今联盟中的利润贡献者,可是话语权仍然微弱。

对于合并,西川广人曾对外界表示,日产与雷诺的合作伙伴关系非常重要,但日产的独立性也不容忽视,因此未来将重新考虑双方相互的投资比例,两家企业合并的提议“毫无价值”,甚至会产生“副作用”。

毫无疑问,伴随戈恩的出局,日产汽车的经营主导权将再度归回到日方手中。更为严重的后果则是,业界普遍猜想,戈恩一手主导的雷诺-日产-三菱联盟正走向瓦解边缘。

“我希望我们的未来不会受到威胁。”

位于巴黎郊外雷诺弗林斯工厂的生产线工人极为担心与日产的联盟状况,毕竟日产的Micra掀背车占该工厂产量的一半。

多么可悲,雷诺-日产-三菱联盟在此次事件里所呈现出内部巨大到无可调和的矛盾与冲突,让诸多人感叹昔日被汽车业认为最为成功的经典结盟案例竟然如此伤痕累累、脆弱不堪。

就在几年前,曾在一本杂志上读过一段话:“对于普通人而言,经济账本,像滴在水里的墨汁,把生活里最露骨的不安全感,富有张力性地晕染开来。如此现实之中,谁能够真正无视那些精英串通的黑暗面呢?”

巨人的深秋

令人感到无比遗憾的是,全球汽车行业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失去”了两位最有魅力和最有能力的领导者。

在大多数人眼里,戈恩的前六十四年无疑都是极为成功的。

“戈恩先生不仅是汽车行业的巨头,也是全球商业舞台上的巨头,”Autotrader分析师Michelle Krebs说。“他总是在达沃斯,当谈到更大的经济和商业问题时,他就像一个圣人,挑衅却直言不讳。”

Edmunds数据战略经理杰里米·阿塞维多(Jeremy Acevedo)表示:“他驾驭的是全球化市场的资产,这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很难适应的。”也正是因为这样,戈恩以“成本杀手”的称谓,拯救了日产并且开创了雷诺-日产联盟长达20多年的携手并进。

也许英雄之间总是惺惺相惜。

戈恩的个性、运筹帷幄的能力以及不知疲倦的工作态度使他与已故的前菲亚特-克莱斯勒首席执行官塞尔吉奥·马尔乔内如出一辙。

马尔乔内在2005年以力挽狂澜的姿态救回了崩溃边缘的菲亚特集团,并在2009年收购了美国三巨头之一的克莱斯勒,同样整合了跨越大陆和完全不同文化的诸多汽车品牌。

在遗憾离世后,世人多赋予了其极高的赞誉,“马尔乔内以他独特的文艺气质和人格魅力,获得了很多菲亚特及克莱斯勒员工的由衷认可。他习惯于以一种超脱行业经验之外的视角,冷静思考观察世界万物运行根本规律,并以最基本的常识和逻辑,作出最重大判断和决策,也由此赢得了‘现代汽车业苏格拉底’的声名。”

虽然也有少数人曾拿戈恩与马尔乔内作比较,但仍坦言,即使两位高管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他们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拥有这些掌舵人,就是已经与真正的大人物捆绑在一起。

“我们已经失去了汽车行业中影响最大、最具个性的两个人,除了依然要证明自己的埃隆·马斯克,没有人会像他们那样了。”

不过就如一个前辈曾说的,无需世人的种种评价和非议,戈恩或者马尔乔内的睿智和哲学式的思考方式,已经在过去近三十年的时间中得以实践和证明。而他们的名字注定和地球上超过半数的汽车品牌紧密相连,那么他们的名字就将永远在汽车史上有一席之地。

透过铁窗,十六的月圆正在落下,失眠的戈恩正等待着朝阳的升起,这一刻,或许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有了全新的计划,毕竟一切还未结束。不过依旧残酷的是,只剩一个多月,自己就要六十五岁了。等待他的身份已不再是雷诺-日产-三菱的掌舵人。所有人都知道,他为这一切努力了近20年的时间,甚至更长。

也许他需要站在原地重新审视一下,然后再出发,毕竟宅在家里,过过平静而幸福的生活,这不是他们的选择。

如果你问我会不会相信“英雄难再盛,终有落幕时”?抱歉,时代不会终结,因为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