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美:雕刻体型、打造围度

  街健:追求酷炫、灵活多变

  它们出发点不同、训练方法不一样

  结果自然也不同

  ▼

  所以当健美和街健进行一场跨界对决

  这种不公平性,反而让比赛变得更有看头

  ▼

  健美方的选手名叫koray,20岁

  兼修力量举与健美

  1.71米、75kg的体型,力型兼备

  ▼

  街健方的选手叫mattias,26岁

  参加过街头健身世界杯并取得优胜

  引体向上是他的拿手项目

  ▼

  为了保证最基本的平衡性

  比赛选择了最基础、

  且两人都擅长的3个训练项目

  硬拉、引体向上、高翻前蹲

  ▼

  比赛从硬拉开始,共20次

  一开始两人速度虽不分上下

  但街健选手对动作离心阶段明显缺乏控制

  他要比健美选手更吃力

  ▼

  在最后8次时,两人开始拉开差距

  健美选手几乎保持着恒定速度

  而街健选手不得不开始休息

  ▼

  健美选手率先完成,领先4次

  ▼

  接下来是负重引体向上20次

  下巴必须过杠才被计入分数

  健美选手开始时,街健选手还未上杠

  ▼

  剩余8个时,健美选手体力不支开始休息

  显然这是街健选手的强势项目

  mattias奋起直追

  把落后的比分扳到了领先3个

  ▼

  这一回合由mattias胜出

  但也仅仅是以领先一个的微弱优势

  ▼

  两人来到最后一项,15次高翻前蹲

  高翻也是一项古老的力量训练

  考验身体爆发力以及协调能力

  ▼

  数量剩余一半时

  健美选手开始以微弱的优势领先

  ▼

  最后koray以领先5个的成绩胜出

  健美方胜出

  结果一出,很多街健爱好者表示不服

  “如果让他们俩比俄式挺身、前水平呢?”

  当然比赛没有如果,胜负已定

  但人们对街健和健美的争论却还在继续

  这一切都要从一条健身鄙视链说起

  自重训练嘲笑健美死肌肉

  健美认为自重训练腿太细

  力量举自认大力天下无敌

  ▼

  人人都对自己的领域引以为傲

  同时对其他领域充满偏见和误解

  在健身圈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

  殊不知它们并不是鱼和熊掌

  改变对它们的刻板印象

  其实每个领域都有它值得学习的地方

  街头健身中的五大神技

  每个都精彩绝伦,酷炫程度无敌

  前水平

  ▼

  俄式挺身

  ▼

  人体旗帜

  ▼

  双力臂

  ▼

  单臂引体向上

  ▼

  健身房里的三大项

  可以说是打造强壮躯体不可或缺的训练

  深蹲

  ▼

  卧推

  ▼

  硬拉

  ▼

  不同领域也拥有各自不同的优势

  街健选手的背部围度和抓握力

  健美选手雕刻精致的倒三角

  自重训练的简易便捷性

  小孩子才做选择题,我们全都想要

  兼修多样本领的例子也是数不胜数

  Larry wheels,力量举冠军

  业余爱好练健美,力型兼备

  前段时间还参加了全国健美赛

  ▼

  Dejan Stipic,街头健身大神

  他从不反对用负重锻炼身体

  俯卧撑负重一个人对他都是小意思

  ▼

  如果坚持自重训练

  他将不可能得到这般力量与围度

  ▼

  如果你不想被分心也可以

  专注在自己的领域就好

  总之既然是你的身体

  它将变成什么样,只有你说了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