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角度看国学

  

  本书简介

   作者:士尔,博士,教授,文化学者。主要研究儒释道与希伯来文化。

  《两界书》以人类文明演进为主线,以中国文化精髓为核心,用文学的手法呈现不同文明形态的交流对话,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世界价值,展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神文化纽带。

  《两界书》突破历史、神话、宗教、哲学、文学等传统学科范式,创设了一种独特的跨界叙事和文本形态,是一部体现了华夏原民易儒智慧的哲理书。

  大千世界一奇书

  ——在《两界书》系列著作深圳发布会上的讲话

  国务院参事 王京生

  今天能够来参加商务印书馆和深圳大学饶宗颐文化研究院主办的《两界书》系列著作深圳发布会,并能和这么多知名学者坐在一起,听大家对这本书的评价和解释,感到十分高兴。

  士尔先生是我非常尊重的一位学人,我原来知道他是国内研究犹太文化的著名专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家和高校管理者。后来我听说士尔先生写这本书时,每天凌晨三点钟起床,写到五六点钟,在寂静中让思想奔腾。读了《两界书》系列著作,更使我对他的学问功力和广博视野,以及思考问题的深刻和想象的瑰丽由衷地佩服。就两界书而言,相信在座学者会发表很多优秀的见解,我先大略谈谈自己的陋见,算是抛一块砖头。

  之所以说这本书是一本奇书,首先在于它内容的宏大,其宏大之程度,非常罕见。先说说我对书名的理解。

  一是天人之界。从天地产生,到人在天地之间的作用,用一个个我们似曾相识又独特清新的故事,将二者串连起来,每每读它时,就会想到清代大才子袁枚所写的几句诗:

  我知混沌以前乾坤毁,

  水沙激荡风轮颠。

  山川人物熔在一炉内,

  精灵腾踔有万千,

  彼此游戏相爱怜。

  二是文明之界。恰如作者所说,在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儒家的仁爱与修齐、道家的阴阳与自然、佛家的色空与顿悟、希伯来的悖逆与信约、古希腊的理性与法意、世界的恒在与无常等思想。两界书实际上是为“六先论道”搭建综观平台,容纳了世界几大文明的智慧和要义。应该说作者这种探索非常有意义,既让我们在充满兴趣的阅读中对世界上各种文明源流、宗教、学说、思想进行了解,进行互鉴,也让我们对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进行思考,在神话与现实、学说与想象中自由徜徉。

  三是古今之界。如作者所说,全书可以概括为:认识本来——从哪里来、了悟未来——来干什么、走向未来——往哪里去。又说:行走两界,心觉三来;本来未去,未来已来;有界无界,皆为往来。实际上是在回答和探索人类的产生、历史、未来的命运。而在这一过程中,有意思的是,从天帝的造人之手,到世界的纷争、金戈铁马,再到未来的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在作者独特的眼光下焕发出迥异的魅力。

  此外,书里还涉及到历史与文学之界、宗教与世俗之界、神话与科学之界,等等,可以说是一部名副其实的跨界之书。

  原来说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今天看两界书,同样是“究天人之际,融六先之言,通古今之变”。看来,卓越的中国学者都应有如此的人文情怀。

  现在,习近平总书记把文化自信放在空前重要的位置上,他用“六个更”强调文化自信的重要性,即“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耐人寻味的是,这六个“更”是相较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而言的。可见其是重要中的重要。我想,真正的文化自信绝不是孤芳自赏,也不是“众人皆醉我独醒”,更不是“寒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真正的自信是来自于包容的胸襟、谦卑的态度和了然于胸的自知之明。曾经有人问我,为什么大唐气象能够彪炳千秋,为世界所景仰?我说,因为它最没有“华夷之辨”,能包容各族各类、各种文化,胡食、胡器、胡乐、胡旋、胡俗竞相开放于世界之都长安,其恣肆纵放、包容天下的气概,恰恰铸造了中华文化的雄浑深厚和灿烂辉煌。从士尔先生的两界书也确实看到了这种气象。这部书让我们更加明白,文明是互鉴的,而不是互相否定和贬低的。

  最后想说,一本好的书,并不是强迫你一定要接受它,或者仅仅把读书作为教条。好的书就是能让每个人在阅读中启迪心智、激发想象力,这也是为什么越是经典的书籍解释它的人越多,而解释又每每不同的重要原因。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的心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所习专业不同,自然感悟也不同,而好书就是能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悟。

  我相信,在接下来各位学者的发言之中,必然会出现每个人的不同感悟,这便是这本书的魅力了。所以,我很期待着下面每一位的精彩发言,这将让我们增长学识,并以此回报士尔先生的心血之作。

  

  本文来源:《深圳商报》图片源自网络

  主编:潘冬晖 责编兼美编:王倩钰外联:卢少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