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登于2018年第11期】

十二影话 -2018第11位嘉宾

李鹏程

高级摄影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著作权协会会员、山西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联盟(香港会)会员。兼任新华社签约摄影师、山西新闻网签约摄影师。主要从事纪实摄影、人文摄影。作品获得山西省第 21 届、第 22 届摄影艺术展纪录类银质收藏奖,获第 28 届中国华北摄影艺术展优秀奖。作品《牵挂》获山西省“母亲的乡愁”主题摄影展银奖;作品《朱家古宅》获 2017年平遥国际摄影展“山西省传统村落摄影展”(平行展)金奖;作品《三个学生的学校》入选第十八届平遥国际摄影展;作品《中国龙·舞乾坤》获“中国龙·乾坤湾”2018 年全国黄河风光摄影大赛金奖。

崇山峻岭间,一条黄河龙蜿蜒盘旋;滚滚乌云中,缕缕霞光透过缝隙倾泻而下。天远地阔,金黄苍茫,黄河龙似欲腾空而起。看到李鹏程这幅《中国龙舞乾坤》摄影作品时,心底间骤然涌现出一种少有的感触、冲动和震撼之情。从作品中,我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了母亲河粗犷豪迈的胸襟和包容天地万物的情怀。这是李鹏程六到永和县黄河乾坤湾拍摄的一幅超越众多名家的优秀作品,获得“中国龙·乾坤湾”2018 年全国黄河风光摄影大赛金奖。

中国龙武乾坤

谈到创作感悟时,李鹏程深有体会地说:“摄影不仅是身临其境的产物,更是创作思想的结晶,有什么样的思想就能拍出什么样的片子。经过两年五次对乾坤湾的拍摄分折,头脑中形成了一个天地共生的乾坤湾,在第六次拍摄按下快门的一刹那,我就知道这次拍摄成功了。”

仅有四年摄影履历,且只能在业余时间进行拍摄的李鹏程,能够拍出众多让人刮目相看的佳作,不仅缘于他的勤奋好学、刻苦钻研,更重要的是他每次都是带着情感、思想去拍摄。他的感悟是,照相机就像作家的一支笔,能不能写出好文章不在于用什么笔,而在于文章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和思想。

大同土林

农村生、农村长的李鹏程是一位在职专业医生,从小就感受了太多生活的艰辛,在职业生涯中面对病人的艰难困苦和生死离别,进一步加深了他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因此,对身边的亲人、朋友、同事、战友,对需要他救治的病人,以及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对祖国的大好河山,他都怀有一份特殊的情感。用镜头定格、记录身边的人和事,为以后留个纪念,这是李鹏程踏上摄影之路的初心.。

熟悉李鹏程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大孝子。每个周末,他都会雷打不动地从太原返回 200 公里外的霍州老家看望老母亲。在他拿起相机之后,他发现操劳了一生的母亲竟然没有几张像样的照片,于是便把镜头对准了母亲,每次回家都要为母亲拍照。母亲的一举一动,母亲的喜怒哀乐,都成了他拍摄的素材。每每看到母亲端祥照片时开心的样子,李鹏程心里就感到十分欣慰。就是这些随手为母亲拍摄的照片,出人意料地在 2015 年山西省妇联组织的“母亲的乡愁”主题摄影展中获得了银奖,这更进一步激发了李鹏程的摄影热情。从此,努力成为一名专业摄影家,成为李鹏程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

没落后的生机(组照)

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李鹏程,认定目标之后,忙中偷闲,刻苦学习,不懈钻研。在频繁请教摄影大咖、名家名师的同时,他认认真真地按照摄影教程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始学习。他的书柜里,除了医学书籍和一摞摞的获奖证书之外,摄影类书籍堂而皇之地占据了“半壁江山”。《摄影艺术概论》《思想的眼睛》《瞬间的触觉》等书籍,他读了一遍又一遍,书中的大部分内容都烂熟于心,不少经典语句、精彩段落,他都能够完完整整、一字不差地复述下来。在快餐式文化盛行、社会大众普遍心理浮躁的当下,一个年届 50 的人,能够如此持之以恒,如饥似渴地潜心学习,的确难能可贵。正是缘于这种孜孜不倦的学习,李鹏程的摄影水平提高得非常快,圈内人用“立竿见影”形容他在摄影上取得的成绩。

天长地久

众所周知,医生这个职业十分忙碌而辛苦。因此,李鹏程自从爱上摄影之后,时间对他来说显得尤其宝贵。为了处理好本职工作和业余爱好的关系,他别无选择地把摄影安排在了法定节假日。走不到,就拍不到。摄影作品是“跑”出来的,许多有成就的摄影人长年奔波在外进行拍摄。由于时间有限,对李鹏程来说,拍摄世界各地的优美风光,拍摄祖国大地的壮美山河,只能是一种奢望。“不是说走不远就拍不出好照片,身边的一切就是摄影人最大的创作源泉。”这是李鹏程一直坚持的摄影理念。于是,他的镜头便对准了身边一张张亲切熟悉的面孔、一处处常人熟视无睹的景观、一件件感人至深的事迹,从平凡中反映着普通人的伟大。

“在可能的情况下,关注拍摄对象的人性,捕捉人性之美。”这是全国著名摄影家王瑶在《瞬间的触觉》一书中给李鹏程的启示。从寻常中发现独特,每次拍摄中,李鹏程都把情感、人性、思想放在第一位。跟踪三年时间,他拍摄了汾西县一所仅有 3 名学生和一位老师的学校,组照《三个学生的学校》参加平遥国际摄影展,受到了关注希望工程的全国著名摄影家解海龙的高度好评。用独特的视角拍摄老家霍州市的古院落朱家大院和灵石县的夏门古堡,富于生机的画面受到多位名家肯定,且都获得大奖。这些作品发表后,都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三名学生的学校得到了修复,孩子们可以在干净明亮的教室里上课了;朱家大院的修缮工程已列入霍州市重要项目,让霍州人看到了古院落重新焕发生机的希望。

大墙内红丝带的守护者

牵挂

师家大院全景

生在汾河边,长在汾河边,李鹏程对母亲河有着一份难以割舍的感情。用镜头反映身边母亲河的雄伟壮观,一直是他拍摄的一个主题,汾河的桥梁、坝堰、水库、弯弯曲曲的英姿从没有离开过他的镜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高德地图上发现,汾河二库如一条巨龙盘绕在龙城太原的西北。对此,李鹏程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惊喜。于是,他以摄影人特有的执着、痴迷和吃苦耐劳精神,多次顶风冒雪,翻山越岭,寻找最佳拍摄地点和角度,终于拍成了“汾河龙”,让多年拍摄汾河的摄影人无不叹为观止、由衷艳羡。

汾河岸边梨花香

我们常说,在一个领域里做得优秀的人,在任何领域都可以做得很优秀。李鹏程早在 10 多年前便有著作《针刀外科学》问世,成为我省针刀界有名的权威专家。进入摄影界之后,短短几年时间,他又从一个“门外汉”成了人人敬仰的摄影家,诸多摄影作品先后 35 次获得国家、省和市、县级奖项。

壶口之声

秋雪公主湖

现代西方哲学家笛卡尔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哲学思想,把思维提高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正是秉持着“思想是影像的灵魂”这一理念,李鹏程用他睿智的头脑和手中的镜头讲述着精彩的人生故事,不断创造着独特的摄影传奇。

报道:王志峰

编辑:王国伟

(山西画报1950年创刊,已与祖国同行68载)

山西画报

新媒体

【点击了解我们】

【往期回顾】

家·四十年(1978-2018)一本家庭相册,一部改革开放史

号外!老头儿出新书了……

【秋忆·终极版】名家云集,秋图冬藏!“硕果金秋”摄影征集图片展示(3/3)

【秋忆·第二辑】“硕果飘香,烂漫金秋”摄影征集图片展示(2/3)

【秋忆·第一辑】“硕果飘香,烂漫金秋”摄影征集图片展示(1/3)

【独家记忆秀第二辑】“晒国庆假期照,秀出‘独家记忆’”摄影征集图片展示(2/2)

【独家记忆秀】“晒国庆假期照,秀出‘独家记忆’”摄影征集图片展示(1/2)

【摄影征集】晒一晒你的国庆假期照,秀出你的“独家记忆”!!!

十二影话 | 张京平:摄影圈的“拼命三郎”

记者节这天,我和我的记者朋友们的朋友圈……

HI,山西画报! 最美的山西在这里!

“中国龙·乾坤湾”2018全国黄河风光摄影大奖公布,看看谁在名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