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七世纪前膛装药火炮被搬上风帆战列舰时,他们便被赋予了一个特殊的名字:舰炮。在那个野蛮的时代,评价一个国家是否是海上强国,最主要的评判方式,就是依靠舰炮的数量。无畏舰时期,大舰巨炮的思想更是体现的淋漓尽致,各个列强国家秉承“大就是美”的理念,疯狂地将越来越大口径的主炮安装在军舰上,旧日本帝国海军的大和级三连装460mm舰炮更是丧心病狂。

但随着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反舰导弹Hs293A1在纳粹德国手中完成了第一次试射,一些嗅觉灵敏的人意识到,未来舰炮的地位将会被“导弹”取代。他们的直觉是对的,和百年前一样,如今的军工人员绞尽脑汁,拼命地想在军舰上安装更多的导弹发射井,但作为传统军舰意义的舰炮,却并没有被取代,反而越来越先进。

确实,现代舰炮中,哪怕是朱姆沃尔特上的AGS舰炮系统,也只能提供185公里的射程,和反舰导弹动辄数百公里的射程来说,实在是太短了。但我们首先要记住:现代军舰的舰炮,并非是一种反舰武器,而是一种支援意义浓厚的主武器。以堪称经典的俄制双联装AK130舰炮为例,其火力投送能力达到了每分钟70发!如果用来进行对陆支援的话,一门AK130就足以开辟出一片极大面积的登陆场,从而保证步兵安全进攻。

其次,与动辄数十万造价的导弹相比,舰炮炮弹的价格几乎可以低到忽略不计,或许一发导弹可以精准的拔除一个敌军火力点,但制导炮弹同样也可以做到,而且成本更低廉,用一句古话来说,就是杀鸡焉用牛刀。更何况,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下,导弹的精确打击能力将会被弱化,操作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进行反制。而一名合格的炮手则可以通过观测射击来调整射击诸元,进而命中目标,将环境干扰降到最低。

除此之外,在没有爆发大规模战争的情况下,军舰除了执行常规巡逻任务外,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共水道上执行护航任务,保护本国或他国商船免受海盗的骚扰。通常来说,驱离这些仅有轻武装的海盗,仅仅需要舰载轻武器的警告射击,哪怕是那些亡命之徒,在面对黑洞洞的舰炮炮口,也会知趣的离开。

导弹作为现代军舰的主力武器,每枚都被赋予了不同的发射任务,或用来反舰,或用来拦截敌军战机。但他们的数量极为有限,因此导弹也不是万能的,一旦进入发射死角,或是拦截失败,就必须依靠主炮或是近防炮组成的近距离火力来进行强制拦截。可以说主炮的存在,也是战舰安全的另一种保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