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入冬以来江淮、江南地区阴雨天较多,温度异常偏高,小麦生长发育快,部分早播麦已拔节,春季冻害风险增大。当前麦田管理,应注意配套沟系排水防渍害,对苗黄苗弱的地段适当施肥“捉黄塘”,促进平衡生长。对早播早拔节麦苗和水发旺苗,及时用烯效唑、多效唑等药控制生长,同时可对缺氮落黄的麦苗加喷胺鲜酯、悦护多元活性微肥等,增施氮肥,能促进麦苗根系发生,叶色转绿,苗体转壮,提高抗冻、耐渍等抗逆能力,延缓麦苗生育进程,降低冻害风险。

水清农场9群盐城网友丰和1月14日发微信:麦田化控施药。

连云港网友Z:雾化效果真好。

盐城网友亚飞:再不化控麦子要倒了。

水清:对早发旺苗用多效唑、烯效唑等药化调,不仅有利于控制基部节间高度,增强小麦后期抗倒能力,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小麦生育进程,降低春季冻害风险。

用大型植保机械加足水量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药液浓度较低,喷雾均匀,有利于降低药害风险。转弯时,机具内侧喷雾面积小,不予控制容易造成局部施药量过大,会过度抑制麦苗生长。注意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盐城网友林1月15号发微信:小麦主茎已拔节,第一节间有1厘米。我想控一下,请问用什么药化控好?需要加其他东西吗?这是早几天拍的照片。

水清:日平均气温稳定在3℃以下,小麦进入越冬期,地上部停止生长(根系在较高的地温条件下仍能生长)。近期盐城等沿淮及淮北地区,温度持续较低,日均温在3℃左右,麦苗处于越冬期,生长慢。前期生长旺甚至早拔节的麦苗,近期可以用烯效唑、多效唑、甲哌鎓等植物生长抑制剂控制生长,延缓其生育进程。如果节前没有时间施药,在日均温稳定回升到3℃之前均可施药,差别不大。

麦苗叶色绿,生长粗壮的,可以考虑用烯效唑、多效唑及其与甲哌鎓的混配剂,用量根据麦苗长势等而定,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麦苗生育进程,降低穗发育期冻害风险;控制基部节间拔长,提高抗倒能力。

如果麦苗叶色因缺氮落黄,或生长偏瘦弱,群体不太足,但生育进程早,已拔节,可以考虑在用烯效唑等药延缓生育进程的同时,加喷胺鲜酯、悦护多元活性微肥、益施帮、碧护赤·吲乙·芸薹等,同时增施氮肥(氮素营养充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麦苗生育进程),有利于促进麦苗生根,使麦叶转绿,苗体转壮,增加分蘖成穗,增大穗形。

水清农场3群泰州网友长江1月16日发微信:小麦如何控旺?

连云港网友军:用郑氏化工的小胖墩就可以。

长江:在什么时间用?在小麦拔节之前还是拔节后?有什么要求?

军:拔节初期用。

连云港网友夏天:拔节之前用吧?

军:都可以。

长江:小麦已拔节,剥开看第一节间已定长。昨天用的药,使用的是小胖墩。此时用药是否安全?对后期产量有多大影响?

盐城网友建国:小麦拔节之前可用多效唑,拔节之后宜用烯效唑或烯效·甲哌鎓。

长江:用量上有什么要求?按说明书使用行吗?

建国:主要按产品使用说明用药,根据小麦长势和生育进程适当调整用量。小麦拔节之前或拔节初期,一般可以每亩用15%多效唑粉剂40~60克或25%多效唑悬浮剂30~40克。

网友收获:请问5%烯效唑一般每亩用多大量?

建国:一般每亩用40克,根据麦苗长势等适当调节。

水清:小麦拔节初期田间群体大,苗密,基部节间会因缺少光照等而蹿高生长,致基部节间过长,茎秆细,秆壁薄,抗倒力下降,这是小麦后期倒伏的主要原因。

用烯效唑、多效唑等预防倒伏,宜在主茎拔节前1周左右施药(低温期施药适期可放宽),这样能更好地控制基部3个节间拔长,缩短节间长度,增厚秆壁,提高抗倒伏能力。主茎拔节初期,生长过旺、密度过大时,也可以施药,以控制基部第二、第三节间的高度,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倒伏、减产风险。施药过迟,不仅不能有效控制基部节间高度,而且会影响穗发育,施药不当产生药害时还会造成穗畸形等,不同程度影响产量。

烯效唑对稻麦等作物生长的抑制活性比多效唑强10倍左右。在小麦拔节之前,用于抑制基部节间拔长预防倒伏,纯药亩用量多效唑5~10克,烯效唑0.5~1克,根据作物长势等适当调整,与甲哌鎓等植物生长抑制剂混用时调减用量。烯效唑用量低,不容易对后茬作物造成残留药害,特别是在小麦拔节前群体较大喷雾施药,药物主要被作物吸收,不容易进入土壤造成土壤残留,对后茬作物产生药害。

内容来源 水清农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