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插,又叫烛台,插置蜡烛的照明用具,历代多有烧制。三国时期有青瓷卧羊形烛台,西晋流行卧狮形烛台。南朝时烛台样式较为丰富,有狮形、单管、双管、四管、荷花形等。隋唐时期的烛台底座常刻有精美的花纹。明清烛台造型丰富,艺术价值颇高。

耀州窑作为我国北方青瓷的代表,其产品品种多样、形态各异。除有一般造型的碗、盘、瓶、壶等之外,更有一些不常见到的造型别致的器物。仅照明灯具在不同时期就有多种釉色和造型,有油灯、烛台,还有一批为当地矿工使用的独具特色的鸡娃灯。本文就耀州窑博物馆所藏清代陈炉窑的几盏造型别致、形象生动的蹲狮形烛台,结合耀州窑狮纹装饰发展做以简单赏析。

清 青釉蹲狮形烛插

通高15.1厘米。狮子蹲坐于由四瓣俯莲做底足的长方形台座上,狮背上有一圆柱式插管,与狮头高低近平。狮子昂首张口,怒目圆睁,双耳竖立,前肢直立,后肢蹲立,尾上卷,蹲坐于长方形台座上。通体施青釉,釉色青中泛黄,均匀明亮,玻璃质感强。其造型精美规整,精秀小巧,又形象地显露出狮子的威严,是一件集观赏与实用性于一体的器物。

清 黑釉蹲狮烛插

通高9.6厘米,尾残,黄堡窑址出土。狮怒目圆睁,昂首龇牙,鬃毛卷曲,口内含一小圆珠,颈部带有一铃铛,背部拱起一小圆柱形管插,前肢直立、后肢蹲立。于五层长方形台座上。台座为束腰型,五层台面的正前方都饰有回字形纹饰。除台座外通体施黑釉,釉色黑亮,在有些部位因施釉薄厚不同及烧成温度过高显现出酱釉色。

清 黑釉狮形烛插

高25.5厘米

狮昂首张口,怒目圆睁,耳朵下耷,鬃毛卷曲,颈部系有铃铛,头背部有一插孔,尾翘起。体内中空,内有弹丸。前肢直立、后肢蹲立于五层方形台座上。首层台座上四面有一周回形纹,最后一层方台为覆斗形。通体施黑釉,釉色黑亮均匀。采用了雕、刻、划、捏塑等多种工艺手法,形象地表现出蹲狮的威严。

耀州窑在唐五代时就采用狮子造型或狮纹来装饰陶瓷,宋代耀瓷中也多有采用此装饰,《宋代耀州窑址》考古报告中就频频出现各种蹲狮瓷塑和青瓷狮形带座灯盏。金代亦不乏姜黄釉狮座灯盏,民国时期也可见香黄地青花杂宝狮纹枕和青花狮形枕等。狮纹与狮子造型在耀州窑自始至终频频出现,尽管还比不上牡丹、菊纹、莲纹等代表性纹饰,但仍然在耀瓷动物纹饰中占有很大的比重。上述这几件蹲狮烛插更是显著代表。

唐素烧蹲狮范

唐素烧狮形熏炉

五代双狮纹盅范

金耀州窑青釉卧狮座花口盘   天水出土  甘肃省博物馆藏

陶瓷器的成型是将已经备置好的坯料,根据一定的尺寸和造型采用各种方法制成粗坯,成型后的半成品再经过修整、干燥、上釉烧制而成。耀州窑瓷器的成型方法主要有轮制、模制、捏塑等,有单独一种制成的,也有多种方法结合制成的。上述几件蹲狮形烛插应为模制狮形,再和泥打成的泥片做好的底座相粘接而成。耀州窑模制成型时,动物为左右合模而成,人物为前后合模而成。这都在发掘出土的动物和人物范中有所体现。

耀州窑瓷器的装饰手法多样,有划花、印花、剔花、刻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绘画化妆土等多种。尤以其精湛的刻花、印花工艺闻名天下。这几件蹲狮形烛插,因其形制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不是采用某一种单一手法进行装饰,而是采用模制成型、局部划花、捏塑、镂空等多种装饰手法,即狮子采用合模制成,口牙采用镂空工艺,而一些细部如烛插插孔、铃铛、尾部、底座柱等则采用捏塑粘接而成。这样的成型装饰在整体上与细节上最大限度地表现了所塑形象的真实性和艺术性,将蹲狮这一形象得以完美展现。

烛插形制多样,耀州窑烛插为什么以蹲狮形为主要形式,其频繁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狮子是陶瓷器装饰的传统纹样之一。狮子在古代被视为“百兽之王”,又因被佛教收为坐骑,其形象在中国的图案纹样中被作为吉祥图案广泛采用,以象征威严、权力与吉祥。《坤舆图》说:狮“为百兽王,诸兽见皆匿影。性最傲,遇者亟俯伏,虽饿亦不噬。……又最有情,受人德必报。掷以球,则腾跳转弄不息”。六朝前期青瓷上流行狮纹装饰,多在堆塑罐、唾盂等器物的肩腹部塑贴狮纹或胡人骑狮纹,还盛行以狮为造型的狮形烛台。唐代长沙窑褐彩注子上有模印的贴花狮纹,太原西郊唐墓出土的青瓷扁壶上有模印的狮与胡人形象。五代耀州窑双狮纹盅范上更是出现了双狮追逐嬉戏纹样,这开创了后代狮戏纹饰的先河。宋代以后流行狮子与绣球相配合的纹饰,如宋代定窑白釉瓷盘上出现的印花狮球纹,以及在元、明、清几代青花瓷、五彩瓷和琉璃器上,狮纹都是常用的纹饰。

另外,狮子造型和烛插相结合,也使烛插在具备实际功能时,也兼具了狮子祥瑞辟邪的象征意义。烛插主要是放置蜡烛用来照明和祭祀的用具。作为日常照明器,蹲狮形烛插的实用性表现在底座都为平面或四角支撑,保证了烛台的稳定性;狮子都为半蹲式,比较高,有利于扩大灯光所照的范围。作为祭祀用具,和香炉等一起用于供奉祖先的祭祀,具有象征意义。狮子在佛教中备受推崇,《玉芝堂谈荟》:“释者以师(狮)子勇猛精进,为文殊菩萨骑者。”受中国传统佛道儒三教合一思想的影响,蹲狮形烛插运用于日常祭祖供奉,符合祭祀的庄严神圣感。此外,这几个蹲狮形烛插的底座造型和纹饰,无论是莲瓣还是回纹装饰,都是佛教中常用的纹饰,与文殊菩萨坐骑狮子在一起运用在同一器物上,表现出人们尊佛信佛,希望佛能保佑平安吉祥的美好祝愿。

本文根据陕西铜川/任珍妮《黄金狮子乘高座 耀州窑蹲狮烛插及狮子装饰》一文编辑整理,原文刊载于2016年《收藏》02月刊

本期《收藏》微信责编 杨柳

微信运营合作请发邮件至

[email protected]

创刊于1993年

一册在手,把握收藏

微信名:收藏杂志

微信ID:sczz029

❶ 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❷ 《收藏》微博ID  @收藏杂志

❸ 长按识别右侧二维码,关注《收藏》微信公众号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