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是满族文化的发源地,遗存有丰富的满族原生态文化,长白山满族剪纸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文 化 起 源

长白山满族剪纸始于明代,后金皇太极时(1592-1643)女真人已开始自己土法造纸,用败萱楮絮、东山桦木等为原料,满族称这种纸为“豁山”,虽质地粗糙,却为满族剪纸的发生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同时还用皮革、鱼皮、桦树皮、树叶、麻布等乡土薄片材料剪刻图案,形成了独特的面貌。

出于对嬷嬷神的崇拜,满族剪纸产生了《嬷嬷人儿》,这种剪纸是满族剪纸的代表作;出于对动物神灵的崇拜,《狗》、《龟》、《鹊》、《鹿》、《鹰》等剪纸十分多见,常常作为吉祥物贴在墙上。满族剪纸内容丰富多彩,如《祭祖》、《挂签》、《野祭》……长白山区至今尚有许多民间剪纸直接表现这种萨满祭祀的活动,成为反映满族习俗、透视满族文化的活化石。

满族剪纸

满 族 剪 纸

满族剪纸题材独特:多表现满族男女人物;表现满族的萨满崇尚与神灵崇拜;表现满族的生活、生产、婚丧习俗等,具有十分浓郁的满族特色。

造型独特:满族剪纸中的人物多是正面站立、左右对称,人物的身子和腿是双层的,可站立。还有的挂签上面有满文,文图结合,形成古朴、粗犷的风格。

材料独特:满族剪纸常常不用纸,而是用树皮、树叶、包米窝等材料代纸来剪,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满族剪纸常常不是剪,而是撕,以手代剪,撕纸线条弯曲,有毛边,别具一格。

来源:长白山官V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