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如今的合和实业(00054-HK)和今天的香港一样,收缩,一直在收缩。

  重回香港

  

  相较于80年代的风光,今天的合和实业黯淡了很多,也降到了它的价值最低谷。

  今年4月,由于出售合和公路基建,合和实业一下多了51亿港元的税后净利润。一下子有了那么多现金,合和账面业绩好看许多,但这只是昙花一现,随着广深高速和广珠西线高速公路这两棵摇钱树的易主,接踵而来的便是合和感受到坠入谷底的空虚,无边无际的空虚。

  少了基建收益的合和实业今年对财政结算日做了更改,由6月30日改为每年的3月31日。20日,合和实业又重新发布了2018年4月1日至9月30日的财报,期内总收入14.54亿港元,较2017年同期32.54亿港元减少55%。主营业务收入同比锐减的原因我们可想而知,合和基建旗下仅有的两条高速,广深高速和珠江三角洲西岸干道,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广珠西线高速,平均每天收过路费1300多万元,单就广深高速而言,其日均车流量就高达10.4万架次。失去了这个日进斗金的屏障,合和又缩水不少。

  此番向深圳国资委出售高速公路后,合和实业内地的基建业务撤离殆尽,合和实业终于可以功成身退、告老还乡了。合和从此折返香港。

  四十年后,物换星移,如今的香港也早不是当年的香港。头顶王冠的合和中心早已被春风得意的ICC、IFC抢去风头。合和中心曾经雄霸香港地标王座十年之久,睥睨香港群楼,站在合和中心的顶层,维多利亚港,香江一眼在望。

  合和中心的落寞,也折射了现今合和实业的境地。从财报看,如今合和实业只能靠收租过活了么?从下表我们可以看出,合和的物业+酒店及餐饮收入为8.28亿港元,刨除已经终止经营的收费公路对本期内库房收入的影响,投资物业经营收入占了本期收入大头。

  而香港的物业现在又是什么光景呢?香港经济的风向标楼市最近也是频频吹冷风,连续涨了15年的房价早已高不见顶,朝夕之间就有可能分崩离析。倘若楼市入冬,不仅合和仅有的这几家物业公平值收益会大跌,甚至整个租赁业务都会受到影响。

  重回香港,合和本期内的溢利也被打回原形。除却51亿港元的出售公路费,再刨去在使用物业公平值收益10.79亿港元,合和期内拥有人应占核心溢利由2017年同期7.09亿港元减少至3.94亿港元。更惨痛的是,以后再也不能收过路费了。

  好在公司手握大批现金,这在经济萎靡时期是让多少公司羡慕的事儿。有了钱,合和决心开发早已规划好的合和中心二期工程,预计2019年完成地盘平整及地基工程目标,2021年底投入运用。还有皇后大道东153-167号项目,预计也将在2022年完工。

  尽管如此,合和似乎依旧围着自己原本的盘子在打转,难道廉颇老矣?

  胡应湘难封

  

  胡应湘曾经富比李嘉诚,但最终合和与长实命运分野。

  1972年,合和实业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成为了香港五大地产商之一,与李嘉诚的长江实业同属一个梯队。相对香港地产商人的称号,胡应湘更愿意做一名工程师。

  命里该来的还是来了,70年代末,胡应湘参加了一场内地举办的交易会,开始了他后半生与内地的不解之缘。那时候香港飞黄腾达,内地贫穷落后,咫尺距离却天地异同,胡应湘感慨不已。

  他这名设计师有幸遇到国家的总设计师,当总设计师一声令下,春天的故事也便开始上演。胡应湘成了第一批进入内地的投资商。

  1980年,胡应湘拉拢了李嘉诚、郑裕彤等五位大商人在广州共同兴建了中国大酒店,至今仍是广州最知名的高档酒店,四年后,胡应湘还把酒店归还给广东政府。

  不过事后,胡应湘和李嘉诚一个向左走,一个向右走,在李嘉诚抄底房地产业的时候,胡应湘却舍弃财源滚滚的地产业,改行进军内地基建和能源领域,在他看来,一个国家要经济腾飞一定需要三个前提,即通讯、能源和交通三者的建设。

  这也成了他们两个人事业,确切的说是家族事业的分水岭。至今,李嘉诚家族蒸蒸日上,不过仍是相对封闭的一个家族事业,而胡应湘的合和似乎超越了“家族”范畴,虽然错过那些富豪排行榜,但看上去更像是一份大众事业。孰轻孰重,可能财富并不是唯一衡量的标准,秤砣自在人心。钱不一定最多为好,在内地民众看来,胡老事业上早已功成名就,生活衣食无忧。

  在中国大酒店之后的30多年里,知识分子胡应湘先后在珠三角投资兴建了广深高速公路、沙角电B和C厂、广珠高速、虎门大桥、深圳火车站联检大楼等。光是在电力项目的投资总额就超过了199亿元,沙角电厂当时总装机容量几近赶超当时的葛洲坝电厂。胡应湘为早年的珠三角兴起出钱出力,立下了汗马功劳。

  还有一座跨越伶仃洋的大桥,让胡应湘魂牵梦绕了40年,这座桥的初始就源于他的大胆设想。

  2006年,为了探讨双方合作投资建设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的可能性,中国交建派专业团队专程到香港合和中心拜访胡应湘。2011年7月,在港珠澳大桥正式动工后,胡应湘前去探访施工进展。

  尽管胡应湘没有亲手参与设计港珠澳大桥,但他超前的意识和远大的目光还是让人折服不已。其早年的呼吁奔走,也让大桥开土动工成为现实。因为港珠澳大桥,胡应湘再次被舆论肯定。

  胡应湘一直是走在时代前列的人,今年83岁的他活得更加洒脱。有人说出售广深高速或许是他基建梦的完结,他一句“你们有谁人没用过合和的高速公路?”云淡风轻。

  合和实业是大陆巨变的记录者,更是参与者,物换星移几度秋,今天的香港,变得越来越依赖、渴望祖国母亲的支持。

  做实业可能不是最赚钱的,但却永远是最有意义的。合和实业得与失,只一句,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

  作者:李莹

  编辑:唐文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