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心墨书画」可快速关注

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隆重开幕

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

心墨艺术网讯昨天(1124日),由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天津市楹联学会、南开大学历史学院联合主办,天津市甲骨文学会、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南开大学书画协会、南开大学诗词楹联学会、南开大学天津校友会书法协会协办的“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在天津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了南开大学教授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作品90件,较全面地展现了朱彦民先生的学术成果。津门著名甲骨藏家马魏华、范永庆所藏甲骨文实物进行助展,朱彦民先生自撰《甲骨文赋》以诗歌的形式对甲骨文进行了解读。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出版的《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集》同期首发。

出席开幕活动的外地嘉宾:著名甲骨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学部委员、中国股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王宇信,北京工业大学艺术研究所所长、教授魏运成,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常耀华,甲骨学大家罗振云孙女罗琳,国家博物馆青铜器部研究员院长于成龙,《中国文物报》高级记者、编审钱冶,文物出版社编审许海意,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老干处长崔文科,中国甲骨文艺术研究院院长张坚,中国文字博物馆副馆长李俊国,中国甲骨文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孙志安,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秘书长焦容安,中国甲骨文书法艺术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建民,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李雪山,中国殷商文化学会甲骨文书法专业委员会主任王道云,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陈爱民,苏州市甲骨文学会会长姬长明,苏州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翔,湖南省甲骨文学会会长谢兆刚,烟台市王懿荣甲骨文研究会副会长毛敏,威海市甲骨文学会会长刘景春,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书法研究所所长赵逸之,浙江瑞安甲骨文学会副会长方增瑞,浙江工商大学教授、院长徐日辉,沧州市国学研究会会长张步云。

出席开幕活动的天津嘉宾: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建会,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赵桂敏,天津市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邵佩英,天津区联学会会长陈伟明,天津市政协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副主任尹波,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顾问王全聚,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李泽润,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赵均,南开大学教授陈聿东,南开大学教授、策展人敖堃,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彦民,天津市金融投资商会会长袁海旭,鼎益源投资公司王彦平,以及津门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爱好者500余人出席了展览开幕活动。展览开幕仪式由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主持。

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发来贺信。贺信指出,维商师门下数十人,治史成就不一,以书法名者仅兄一人而己。兄之书法成就自有可贵之处。上绍传统,践行师教,打通学问和书法,特别是甲骨学、金文学研究和甲骨、金文书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这正是乾嘉诸老的取径。因为书法,又得以拜师十翼先生,教泽薰养,文史兼修,学问、书道、词赋并进,具备了当代学人、书者少有的兼长。这是兄之特点,也是兄之优点。因此可以说,这次展览既是吾兄书法成就展,又是吾兄治学进境成就展。今日国中,书法家与书法展不知凡几,然而以学者兼为书家者少,以学者书家举办书展者就更少。此次书展的特殊意义当在于此,所以可贺者也在于此。

河南师范大学也发来贺信。贺信说,朱先生潜心治学,长期从事甲骨学、殷墟考古与殷商社会生活史、书法艺术史论等研究和书法教育事业,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数学研究论著等身,书法作品屡获殊荣,书法教育成绩斐然,深受学界同仁赞许。此次展览含进门精品实物与学术研讨盛会,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普及国学知识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汉字的早期形式,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1899年殷墟甲骨文之发现,与西北流沙坠简、敦煌石室经卷、明清大内档案一起,被艳称中国近代文化史料“四大发现”。

甲骨文与天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甲骨学第一部字典编纂出版于天津,而且甲骨学一个重要分支——甲骨文书法艺术也发端在津沽大地。1900年,甲骨文发现者、著名书法家孟广慧就用毛笔临摹所藏甲骨文精品,这不仅为甲骨文著录开启了摹本先河,也是笔墨书写甲骨文开山之作,孟是甲骨文书法导夫先路者。1905年前后,另一甲骨文发现者、著名甲骨学家王襄之胞弟、津门印学大家王雪民始以甲骨文字刻印,为甲骨文入印第一人。1921年,著名甲骨学家、“甲骨四堂”之首罗振玉在天津嘉乐里贻安堂石印第一部甲骨文集联《集殷虚文字楹帖》。如今甲骨文书法篆刻艺术如火如荼,方兴未艾,追本溯源,实肇始于天津这座历史文化名城。

著名甲骨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信宇说,甲骨文书法创作不同一般书法创作,是形式决定着内容。朱彦民先生多年来从事甲骨文、诗词、楹联的研究,对甲骨文书法的创作有着自己的心得与体会。“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的成功举行,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普及国学知识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与引导作用,同时也为明年(2019年)甲骨文发现120年重大纪念活动拉开了序幕。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建会说,“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展览并不是将甲骨文简单的再现与外化形式的表现。而是,朱彦民先生通过多年潜心的研究,对甲骨文通过毛笔书写形式的创作。这与他深厚的学养和人文精神是分不开的。展览既是朱彦民教授人文情怀、精神风貌,以及生命状态的表达,也是艺术理念,个人才华的集中展现。相信本次展览必将对天津市书法创作的多转化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展览开幕仪式后,举行了“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学术研讨会”。出席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围绕甲骨文书法艺术展开研讨。大家认为,本次展览的成功举行标志着甲骨文书法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甲骨文书法的创作难点在于内容,在常用的600多字中集联、组句、成文难度极大,大大制约了可书写性。不但内容难见新意,形式也很难求新,所以常出现雷同内容。本次展览中,朱彦民能够创作出90余件作品,与他深厚的文学功底是密不可分的。同时,甲骨文书法也是书家内心情感的表达,应有来自悠远的时空出之自然的精神,追寻商代先民的神采、精髓,荡涤浮躁时俗之气,注重天然、稚拙等不可或缺之美。

据悉,展览将展至1130日。(包仲川、刘俊苍)

朱彦民,1964年生人,河南浚县人。历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先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国画法研究院兼职教授,国际易学联合会理事,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原天津市国学研究会会长,天津市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市楹联学会副会长,天津野草诗社副社长,南开大学书画协会常务副会长,南开大学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出版学术著作有《甲骨文精萃选读》(合著)、《甲骨文精粹译释》(合著)、《巫史重光——殷墟甲骨文发现记》、《殷墟都城探论》、《商族的起源、迁移与发展》、《楹联知识与赏析》、《殷墟考古发掘与甲骨文研究》、《商代社会的文化与观念》、《甲骨学在天津》、《甲骨文书法探微》、《史学视野下的易学》等。在《历史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朱彦民书法作品上溯殷契周铭,感其天趣古朴;下宗魏晋锺王,喜其潇洒飘逸。学米黻风樯阵马,沉着痛快;效郑燮乱石铺街,自然流丽。颇留心字外功夫,爱慕青山秀水佳人名篇丽质之美;不刻意笔下技法,陶冶古儒先贤治学为文书卷之气。

活动现场

著名甲骨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王宇信致辞

天津市金融投资商会会长袁海旭宣读全国政协副主席邵鸿先生的贺信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天津市文联副主席、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张建会致辞

朱彦民致答谢词

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原主席唐云来致辞并宣布展览开幕

展览开幕仪式由天津市楹联学会会长陈伟明主持

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开幕式现场

朱彦民与出席展览开幕活动的领导和嘉宾在现场

朱彦民与出席展览开幕活动的嘉宾在现场

朱彦民与来宾在现场

朱彦民与来宾在现场

王宇信、唐云来在开幕活动现场交谈

唐云来、佟有为、张文华、李卫中、孙学武、尹秋海等在展览现场

张建会、马魏华在展览现场观看展出的甲骨实物

邵佩英、刘运峰在展览现场观看展出的甲骨实物

马魏华在展览现场讲解甲骨文

唐云来、张文华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赵均、陈聿东、杨永明、王红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赵清、张洪春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王宝忠、王智忠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聂瑞辰等在展览现场观看作品

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现场

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学术研讨会由邵佩英主持

王全聚在研讨会上发言

李俊国在研讨会上发言

王宝忠在研讨会上发言

王秀琪在研讨会上发言

张坚在研讨会上发言

于成龙在研讨会上发言

毛敏在研讨会上发言

刘景春在研讨会上发言

李泽润在研讨会上发言

张建会在研讨会上发言

赵逸之在研讨会上发言

焦荣安在研讨会上发言

赵士英在研讨会上发言

杨连山在研讨会上发言

本次展览策展人敖堃在研讨会上发言

唐云来在研讨会上发言

朱彦民在研讨会上发言

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现场

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现场

殷契抒怀——朱彦民甲骨文集联书法展现场

部分展览作品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