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分钟引发火灾,火星温度瞬间上千度,焊割作业操作不慎,危险性竟这么大!

如今,城市建设的步伐越来越快

写字楼、工厂、大型城市综合体的建造

居民房的装修等等

都离不开焊割施工作业

但是万一出现事故

不但企业财产损失惨重

相关负责人也会因此被追责或拘留

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此类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案例历历在目

焊割作业为何频频引发火灾?

此类火灾又是如何产生的?

作业时应该如何避免失火?

11月21日上午

消防员们开展了焊割作业火灾实验

真实还原了火灾现场

热切割火星飞溅2分多钟

引燃沙发地毯

当天上午十时许,消防部门实验人员准备就绪。第一个实验是还原热切割作业现场。只见在建筑开放式大厅内,施工工人正在二楼使用液化石油气和氧气混合对工字钢进行热切割。

然而他没注意到的是,切割时飞溅出来的火星正掉落在一楼大厅的沙发、地毯上。

切割作业进行到2分11秒时,地毯上冒出火苗;

3分03秒时,火苗窜出1米高,地毯周围环境温度达到105摄氏度;

4分15秒时,火势伴着浓烟已覆盖整个一楼大厅,实验到此结束,戒备在一旁的消防员用水枪把火扑灭。

火花喷溅颗粒温度

瞬间可达1100余℃

火灾现场还原后,实验人员又对热切割和电焊引发火灾的原理进行了实验解析,并测试了火星温度和飞溅距离。

经实验得知,热切割火花的喷溅颗粒温度约1147℃,当离开切割源时随着时间慢慢冷却(冷却的快慢与颗粒的大小、环境温度、风力等有关),当颗粒离开气割点10~20秒之内仍保持着800℃左右的温度,远远高于一般可燃物的燃点。

而根据实验测试,在1.7米脚手架上作业时,火星飞溅距离达到6米左右

而在实际操作中,切割吊顶等高空物体时,飞溅的距离范围更大,火灾危险性更大,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几率更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进行电焊、气焊等具有火灾危险作业的人员和自动消防系统的操作必须持证上岗并遵守消防安全操作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三条规定:违反规定使用明火作业或者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吸烟、使用明火的,可处警告或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规定,指示或者强令他人违法消防安全规定,冒险作业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消防部门提醒

《焊工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前必须穿好工作服,戴好工作帽、手套、劳保鞋;工作时用面罩;禁止在储有易燃、易爆物品的场所附近焊接;在可燃物品附近焊接时,必须距离5米外;在露天焊接必须设置挡风装置,以免火星飞溅引起火灾;高空焊接时,必须扎好安全带,焊接下方须放遮板,以防火星落下引起火灾或灼伤他人。 以下事项要牢记!

1、施工作业人员一定要取得特殊工种操作证和相关资质;

2、高危场所和重要场所进行焊接作业必须经过安全管理人员批准,禁火区内未办理动火审批手续不得施工;

3、进行施工作业前要了解周围的情况,了解火灾隐患的重点部位,清理焊接施工部位附近的易燃可燃材料,充分了解焊接物内部情况;

4、装过易燃易爆物品的容器未彻底清理不得进行焊接作业。

5、用可燃料材料作装修装饰的部位,密闭和有压力的容器管道不得进行焊接作业,不得在附近有明火作业的地点焊接。

记住!

无论你是施工人员还是监管人员

都要严守安全管理规定

贵阳消防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