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影视作品中会经常有青楼的情景,当时的青楼那都是正规经营的娱乐场所,而里面的女子大多是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而且文化素养很高。因此,往往这个时候,有很多赶考的学子会光顾,而且从古代历史来看,古代科举的学生是青楼烟花之地,最大的消费群体。很多著名的故事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等,都是发生在青楼女子跟学子之间。

而且在古代,还有个趋势,那就是越是科举考试期间,光顾青楼的考生越多,那么为什么会如此呢?其实原因很简单。

第一点,就是需要。

古代的科举考试是很苦的,很多考生那都是10年寒窗,基本上在考科举之前还都没结婚,忍受了长期的寂寞和孤单。

而且往往到了考科举的年龄,那也是正值青年旺盛时期,自然是有需求的,而且这种需求还有很大的心理成分。但是科举那是全国各地的考生,跋山涉水,可能走上几个月来到京城,这心中的苦楚,寂寞空虚,可想而知。因此,当时文雅而且又是美女聚集地的青楼就成了最佳的选择,自古才子配佳人啊。

第二,释放压力。

现在人动不动就要解压,而古代更是如此。现在的大学生,在大学之前十几年的压抑和克制,到了大学就彻底放松了。而对于古代的科举学子也是这样,他们一方面要面对能否考上,能否对得起10年寒窗的压力;而另一方面,也有一举中第,结束10年寒窗压抑生活的需要。因此,逛青楼可以让他们缓解身上的压力,想想当时几万考生才录取几十个人,平均的录取率那可是百里挑一,不像现在80%都能上大学,大家还觉得压力大。

第三,心理的需要。

古代青楼那可是高级场所,是社会名流和才子的集聚地,在古代读书人中间有“人不风流枉少年”的说法,才子配佳人,能进青楼的都认为自己是才子。这部分人大多那是公子哥,家里有钱,玩得起。

而且在青楼能够认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吟诗作对,一起附庸风雅,跟青楼女子一起吹拉弹唱,这才是快意人生。因此,这可是一种境界,一种身份的象征,也不是谁都去的起的。像那种连科举盘缠都没有的考生,恐怕就是想去也去不了。所以你看到古代青楼女子跟书生的故事,里面的书生大多不是地主就是富商的孩子,如杜十娘的那位就是。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