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40岁息影,却拿完了其他演员一辈子都拿不到的奖丨毒药推荐

言情小说大师亦舒说过,“做人最要紧是姿态,姿态不好看,赢了也是输。”

“姿态”于人,是立场,是尊严,也是画地为牢的囚笼。

所以,不流连被膜拜的神坛,不在乎“姿态”的漂亮与否,做想做的事,成为想成为的人,这样,无论输赢,都会好看,譬如张曼玉

对于张曼玉,怎么夸奖都不过分。

她是美的,又不仅仅是个美人。

性情、专业、真实,一切褒奖的词语赋在这个女演员身上都那么贴合,甚至远远不够。

她是华语女演员获得表演奖项最多的,涵盖了大大小小十几个国际影展。

她敢在事业巅峰时,毅然决然地宣布息影,学习音乐。

她出唱片,49岁的时候站在草莓音乐节的舞台上,面对质疑依然我行我素。

这样的一个女明星,跟演艺圈的芸芸众生相比起来,是最有标本价值的。

其他人,或者太过平顺温和,或者把自己包裹得很紧,除了作品什么都不让你看到。

而张曼玉,却不管不顾,把自己的人生真切的露给大众

从她刚刚出道时,出演过亦舒小说改编的电影《玫瑰的故事》里的那个黄玫瑰就可以瞧见端倪。

遇见她的人,不管男人或者女人,发生的各种各样的故事,都促成她的生命体验,成全她内容的收集,直到她成了一个带点沧桑感的女人。

▲电影《玫瑰的故事》剧照

在整个华语电影史上,张曼玉不可谓不是一个传奇

1983年,18岁的张曼玉参加港姐比赛,亚军出道。

在最开始的那几年,她演了很多很美很天真的女孩。

有一天,她突然厌倦了总是被称作花瓶,厌倦了香港娱乐圈嘲讽一样的评价:

她给观众的印象,除了美丽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

然后,她遇见了王家卫,从《旺角卡门》开始,张曼玉开窍了。

在王家卫这个以“虐待”演员出名的导演手里,她第一次获得了香港电影金像奖的提名。

▲电影《旺角卡门》剧照

在这之后,开挂的张曼玉,用一张张漂亮的成绩单,将她所塑造的角色浓墨重彩地写进中国的电影史:

天妒红颜,死于人言可畏的阮玲玉

泼辣机敏、风情万种的金镶玉

灵动俏皮、魅惑妖冶的青蛇

家国为重,端庄典雅的宋庆龄

内敛含蓄、寂寞蚀骨的苏丽珍......

各具风采的角色,在她灵动又游刃有余的演绎下熠熠生辉。

五座金马、五座金像奖、数不清的提名和大大小小的奖项;

乃至柏林和戛纳影后,成为首位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中获得最佳女演员奖项的华人演员

从国内到国际,张曼玉一直用表演给观众带来惊喜。

直到2004年,她主演了前夫、法国导演奥利维耶·阿萨亚斯的《清洁》后,宣布息影。

已经过去了十四年,她竟然真的没有再主演过任何一部影片。

这部让她摘得戛纳影后桂冠的电影,迄今为止,是我们对于她大银幕形象的最后的怀念。

在电影《清洁》中,张曼玉扮演了一名失意过气的女歌手——艾米丽。

在影片中,张曼玉英语、法语、粤语轮番上阵,把一个人生跌倒谷底,又重获新生的瘾君子角色刻画得入木三分。

影片一开头的加拿大汉密尔顿,工业、混乱、荒凉,而且十分地下。

这与张曼玉所扮演的角色艾米丽当时颓废的生活互相映衬着,与丈夫的激烈争执更让她的无奈和狂放被一览无余。

窘迫的生活,简陋的旅馆,无休止的争吵,一个过气的摇滚老公,放在小包里的白粉,这一切构成了她全部的生活。

黯淡的夜色,迷醉的眼神,张曼玉用几个简单的动作和细腻生动的眼神就演绎出了不得志的瘾君子的生活状态。

而随着时光流逝,远处突然升起的火花与橘色的车灯相互映衬,导演用冷静的镜头扑捉着这些细节,似乎在昭示着黎明将是另一个痛苦的开始。

当晨光熹微,等待着艾米莉的是丈夫的尸体,无数人认为她是凶手的指责和六个月的牢狱之灾。

出狱后的她,颓靡、不知所措,自己的房子被拿去还债,事业一落千丈。生活像整个影片的画面一样阴暗低沉。

她与丈夫原本有个儿子,一直都是由爷爷奶奶抚养。出狱后,儿子的爷爷提出了一个条件——

我希望这两年,你不要和他见面。

妥协生涯正式开始。

落魄的摇滚歌手,没换自己的另类行头,但换了生存环境和生活轨道。

她在亲戚的中餐馆打工,戒毒让她精神不济,屡屡犯错。

也许生活艰难,也许亲情单薄,性格倔强的她常常和叔叔争吵,气急又撂下制服夺门而去。

那不是属于她的生活,她也坚持不了多久,继续迷茫的流离失所。

生活总是迎头给人重击,跌倒后想要再站起来谈何容易,唯有坚持再坚持。

为了孩子,也为了自己,艾米丽决定重振旗鼓,重新开始。

因为她知道要想见到儿子,就必须改变自己的生活。

她下决心戒毒,可她身边的朋友们却不信任她,认为她在说谎。

但是,即使人生处于低谷,艾米莉也没有放弃努力。

为了要回儿子,她一直在做着艰难的改变。

她努力戒毒、找工作和稳定的住所,最开始,她性格跋扈,对世界不屑一顾,但经历了挫折后慢慢变得内敛稳重。

电影中很多空镜头和长镜头的运用,将这种东方式的内敛表现得淋漓尽致。

人生谷底的落魄、面对孩子的自我清洁和救赎,这部电影平稳有序,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歇斯底里的反抗,声势浩大的铺陈和深沉煽情的泪点。

它仿佛只是平静地诉说着我们日常琐碎,焦虑又不太开心的生活。

但所有的挣扎、救赎、困惑和重生都在海面之下暗涌。

看上去无声无息、风平浪静,其实在不经意间完成了母爱的清洁和升华,并用平静内敛的感情传递着爱与勇敢。

影片的最后,艾米丽在旧金山的录音棚里唱了一首《down in the light》,音乐悦耳悠扬。

仿佛来自她的灵魂深处,充盈着激烈,又充盈着释然。

唱完之后,制作人表示非常满意,艾米莉没有特别欣喜和激动,她只是安静地取完饮料,慢慢坐下来,眼泪终于无声地流下来。

当她擦干泪水走出房间,极目远眺,生命中足够多的云翳,交织成了一个美丽的黄昏。

旧金山的风景很美,似乎向她许诺着一个崭新的美好的未来。

这部影片的另一个译名——错过又如何》,也许能更好地诠释艾米丽的人生,她对孩子解释父亲的死因时,勇敢地承认,“那天晚上我是去买毒品了。”

她终于可以直面自己的失败和错误,而只有坦诚地与自己的人生和解,错过的美好、犯过的错才能帮助自己完成真正意义上的“清洁”吧。

张曼玉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来塑造这个角色,她逼自己每天呆在摇滚乐队四到五个小时,以至于演完后一直不能自拔。

在电影里,张曼玉留着凌乱的爆炸头,穿着夹克,抄着手,冷得瑟瑟发抖;她不停抽烟,骑着摩托车,素着一张苍白的脸。

在她大部分的电影中,观众们习惯了她或优雅、或甜美、或妩媚的样子,但这里,并没有这些。

这才是一个演员。

能够得当地把控每个角色的外在形象,也能准确地通过肢体和表情来展现情绪的悲戚感。

这个摇滚歌手的女友从愤怒乖张、自暴自弃到重归正常、坚强自立的过程,被张曼玉演绎地充满了丰沛的情感和生命力。

也正是如此,张曼玉在当年才凭借此片捧起了戛纳影后的桂冠。

当时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昆汀·塔伦蒂诺对张曼玉的表演给出了完美的评价:

张曼玉是当今世界最优秀的女演员之一。对于戛纳影后给她几乎没有经过激烈的争论,这是我们最容易做出的一个决定,她的表现毫无疑问值得这个荣誉。

如今的张曼玉虽然离影坛渐行渐远,大众很少能听到她的消息。

最近在抖音上,她出席某品牌活动被拍下来,影迷们都纷纷感慨,女神也终于是老了,红颜终究抵不过岁月。

但生而为人,谁又能不老呢?

张曼玉的魅力,在于她塑造的那么多丰富迷人的银幕形象。

殊荣等身、非议接踵而至,她都毫无惧色,依然坦坦荡荡,让人生继续精彩着。

有句话说得好——“光芒仍未散尽,何以谈及老去。”

活出自己的姿态,本身就是一件让人佩服的事情啊!

近  期  热  点

直接点击即可查看

二流「如懿」,一流周迅

开心麻花,你自己开心去吧!

李咏走了,很多人欠他一个道歉

中国人忌讳的字眼,它从头说到尾

豆瓣3.6,这次杨颖竟然不用背锅了

演技吊打「演员」评委,章子怡都亲口封神

比冯小刚戏份被删更冤的,竟然是这部禁播大片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