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在相亲角很快找到对象,有的人却在相亲角坚守数年?为了相亲成功,为啥要故意报低自己的年薪?哪些因素成为相亲者最在乎的择偶标准?……

我们研究了人民广场相亲角的1023份相亲贴,总结出了10大择偶标准和4大单身理由。

作为全国最有名的相亲圣地,上海人民广场相亲角每天都会汇集无数人,有人在这里喜结良缘,有人在这里屡屡受挫,相亲角的择偶标准到底是什么?

▍相亲贴的“标准格式”,你知道怎么写吗?

出现在相亲角的绝大部分“介绍信”都遵循这样的格式:前部分介绍年龄、学历等自身情况,后部分写明对目标对象的期待。

年龄,逃不过的话题

我们收集的1023张相亲帖中,相亲者平均年龄达到36.0岁,占比66.1% 的“80后”是绝对主力;女性人数是男性的2.5倍,80后和90后女性则已达3.3和5.8倍。

显然,用年龄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并不是一个理性的观点。但是在相亲角,年龄这个因素对女性更不友好。10年前调研过相亲角的复旦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孙沛东老师认为,“年龄对于女性择偶有更强的影响力。很多人不关注女性的自我认识、人生理解等涉及三观的重要问题。”

除了年龄,相亲者学历和职业也在相亲贴中被多次提及。

学历、职业……你有房吗?

当然相亲者的“硬实力”也很重要,50.3%的人明确提及自己有房。

上海本地人?新上海人?外地人?

除上海本地人(337人)占32.9%以外,来自江苏(64人)、浙江、辽宁和山东等沿海省份的人也不少。在写明户籍的人中,上海本地人、新上海人和外地人的比例约为2.0:1.5:1。

▍男性更好找对象?不存在的

长久以来,人们误以为:“男性更好找对象”。但是民间中介孔女士却就很不赞同这一说法。“有些收入低、条件差的男孩,来了几次就不敢来了,放弃了。”这些“无权入场”的单身男性不在相亲帖数据中,也很难出现在人们视野里。而在两极分化的另一端,一些条件好的男性同样很少摆出相亲帖。

1米8的小A在上海长大,硕士毕业于纽约某世界著名大学,在美国金融行业工作,年薪约合60多万元人民币。但他的事业还在上升期,并不急着找对象。

可他的父亲还是把儿子的相亲帖放到相亲角,收到热烈回应后,发了数十张女孩照片给小A。小A刚开始还网上聊过两个,但后来就再也不对父亲的“照片轰炸”作任何回复。

相亲角,就像是竞争激烈的隐形婚配战场的缩影。

▍10大择偶标准:年龄、身高、职业,猜猜哪个最重要?

很多人认为相亲角只重视房子,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

条件1:长相

重要性:★★★★★

陈俊就希望找一个上海籍的90后漂亮女生。“我是外貌协会的,你的长相至少要七八十分,谈朋友是要有感觉的。”B先生同样如此。他的母亲说自己儿子体重170斤,长得也一般,但女方不好看就受不了。

漂亮的C小姐同样想找长得帅的,但这并没有写进相亲帖,因为她的父亲会通过看照片来把关。她父亲说,“三十岁的男人已经长得越来越难看了”,“百分之八十我都看不上”。

条件2:房产

重要性:★★★★★

1023张相亲帖里,明确提出希望对方有房的只有180人。不过,房子的重要性,并未完全体现在相亲帖中。

民间中介祝先生认为:“基本上父母不是来搞对象的,是来搞买卖的,目的性太强了。”他觉得,80后和90后不同,90后主要看人品,并且有时间去了解一个人;而80后赶上了压力大的时代,如今没时间了,只能看条件。

条件3:婚姻状况

重要性:★★★★☆

未婚似乎被当成了默认前提。

离异和未婚之间的跨越难度非常大。对目标对象的婚姻状况提出要求的未婚者,100%要求对方未婚,没有一个人明确接受离异者。离异者在相亲角的二次配对比较困难。

条件4:性格品质

重要性:★★★★☆

出乎意料的是,物质要求并非相亲帖主流。性格品质,才是女性在相亲帖里最常提及的要求,男性也将其排在第二位。

按照相亲的流程,相亲帖匹配只是第一步,之后还需要双方父母交谈、互换照片,然后才可能让年轻人见面聊天。性格相投则是关键的最后一步。

条件5:学历

重要性:★★★★☆

提出学历要求的人中,超过8成要求本科学历。硕士生和博士生大都把学历放宽到本科生亦可。

但深入分析发现,学历匹配同样会分层细化,就像进一步询问房子地段那样。

条件6:年龄

重要性:★★★☆☆

在相亲角,年龄对女性更重要。婚姻市场往往从生育角度评判女性,认为年龄大意味着生育能力降低。以相亲角人数最多的1983年群体为例,男性没有一人想找同龄或稍大的女性,而女性则可接受男性至多大8岁。

年龄大的人,似乎更易接受年龄跨度较大的对象。一位53岁有三套房的上海本地男性,希望找比自己年轻15岁左右的女性。而一位50岁的未婚女性,则想找有房、有能力、健康的45-65岁男士,若70岁左右则“条件要好”。

条件7:身高

重要性:★★★☆☆

身高对男性比较重要。男性对女性的身高要求普遍不高,希望女性达到160cm的人最多。对对象提出身高要求的女性,比男性多出了13.9个百分点,要求男性有170cm或者175cm的最多。

矮个子的男生和高个子的女生几乎面临着同样的身高配对“烦恼”。

条件8:薪酬

重要性:★★☆☆☆

51.9%的男性主动提及自己的薪酬,比女性高出24.3个百分点。而且他们的平均综合年薪也高达240585元,比女性平均高出5万余元。

但有几位家长告诉记者,相亲角一些高薪女性为了避免显得高不可攀,故意把30万年薪写成20万。

条件9:户籍

重要性:★★☆☆☆

提出明确户籍要求的219人中,有近3成“户籍不限”,但也有近4成要找上海本地人,近6成希望对方有上海户口。

每个地方的人倾向于找同地区的人。上海人陈俊表示,如果找本地人,双方父母都可以照应未来的孩子,大家文化相近。非上海籍的相亲者,同样期待文化相通。

条件10:禁止项

重要性:★★★★★

有一系列“禁止项”是不能碰触的雷区,会被排除出择偶范围。

C小姐,就因为护士职业工作时间长、难以顾家而面临很多家长的挑剔。但她自己也有一系列“禁忌”,她的父亲列举道:“医生不要,会计不要,戴眼镜的不要,胖子不要,1米82以上不要,1米7以下不要……”

▍四大单身理由:一忙起来就顾不上恋爱?ta们也是这样

择偶条件繁多,能在相亲角找到另一半吗?当然很难。

孙沛东对此并不意外:“让两个完全陌生的人进入亲密关系,是化学反应;让两方父母通过交流房子、年龄等客观信息来配对,是物理反应。你怎么能期望一个物理过程产生化学反应呢?”

工作与物质的压力,忽略或牺牲了家庭

分析数据可以发现,相亲角聚集了一批“新上海人”。他们面临着相似的婚配难题:平时工作压力大,私生活简单而且相对狭窄,在上海缺乏人脉去认识适龄的对象。购房等物质压力和工作的忙碌,让他们无暇对婚姻上心。

新上海人D小姐的母亲其实很能体恤女儿的辛苦。女儿白天上班,晚上回家稍作休息,周末又得去学习、充电,她意识到女儿根本没有时间谈恋爱。“她得先在上海立足,有碗饭吃”,“这种情况,我怎么还能给她更大压力?”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某些新上海人的父母对儿女的很多情况已经一无所知,似乎事事都是儿女自己打理。这跟上海本地家庭的亲子紧密纽带关系截然不同。D小姐的母亲却发现,很多外地籍的一本毕业的男生,都因为买不起房而离开上海了。工作后的D小姐,也已经很难再碰到知识水平相当的未婚男青年。

要求高、太挑剔,或不够自信

择偶难,跟个性息息相关。有些人过于自信,对别人要求太高或者要求太多,有些人又不够自信和主动,还有些人陷入过去的婚恋记忆中尚未走出。

缺乏父母的适度引导

在相亲角采访期间,不止一位家长对记者表示,后悔当初只让孩子专心学习,不准谈恋爱。如今儿女对恋爱和婚姻不再积极,父母们却急了。

此外,相亲信息混乱,难以有效匹配也是相亲难以成功的重要原因。

▍解决择偶问题的尝试

一个首要问题是,是否必须进入婚姻?

如果确定希望结婚,才会面临如何解决择偶难的问题。

如果最后真的找不到理想的对象,那该如何?

那么我建议你,先来壹嘉缘,免费做个测评,你在婚恋市场上,有多少的异性可供你选择?你还有多少机会去选择?我们专业婚恋16年,将给你一个满意的答案。(微信咨询可添加13761471319)

壹嘉缘精英相亲平台

点击“阅读原文即可申请参加精品相亲单身活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