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牛羊大巴扎,距离喀什市区比较远,位于喀什噶尔荒地乡园艺场村。打出租车需要60元,乘坐公交车到这里需要一个小时。走进喀什荒地乡牛羊大巴扎交易市场,出现一辆接着一辆的卡车、三轮车,车上挤满牛、羊还有毛驴和骆驼,地上的泥泞,加上成排成行挤成一团的牲畜,一眼望不到边,壮观的场面令人震撼。

“巴扎”,是维吾尔语,意为集市、农贸市场,它遍布新疆城乡。一到巴扎天(每星期一次,多在星期五或星期日;相邻的几个巴扎,可将时间错开),方圆几十里 的群众纷纷前来“赶巴扎”。到新疆旅游的中外 客人多爱到巴扎逛游、购物,体会西域巴扎的风情。图为喀什星期天的牛羊巴扎,维族牧民正把车上的羊一头头的搬下牛羊巴扎交易市场。

牛羊巴扎中交易、运输者大多都是维族男性牧民,他们把家里养的牛羊拿到巴扎上进行交易,希望卖个好价钱,可以改善家里的生活环境。图为维族牧民正把车上的羊一头头的搬下牛羊巴扎交易市场。

牛羊交易市场内运输的,圈羊的,砍价的人和牲口走来走去的尘土飞扬,

在交易市场内观察牧民是如何交易的,原来每头交易的牲畜不需要用秤称重量,只需要做到:用力掰开羊的嘴巴看一看;然后再用力顺着屁股摸一摸;把双手将羊托起抱一抱;最后谈价成交后大家握一握手,交易就谈成了。

一头羊的价格,大概是1500元,最贵的能达到5000元一只。最有意思的就是“袖子里的交易”,而捏价、评价的方式,通常是在私底下进行,会用衣服或者黑布遮住捏手的瞬间。这种流行于中西亚的古老贸易形式,在这个巴扎里得到了完整的保存。

“袖子里的交易” 买卖双方在宽大的袖管中握着手,有人则直接握手,用手指报出各自的理想价格,整个过程无声而充满智趣,双方均全力以赴。这样的方式,是为了更好的保护买家的利益。价格的高低只有买家和卖家知道,以此防止别的买家趁机压价。在袖管里达成交易的人正用现钞付款,而用手势谈不拢的人则直接大声议价,互不相让。

为了防止这些羊到处跑,维族牧民用绳子将羊头套紧,看到两只羊脖子绑在一条绳子上,头对头没有活动空间,刚刚可以喘息,突然感觉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特别可怜。

集市里两头被拴在铁柱上的牛,它们的眼神多么强烈表达了想挣脱束缚的愿望。他们不知道未来自己的命运将会如何?生与死对于它们来讲不得而知。

维族牧民把自己多年饲养的绵羊拿到交易市场买卖,心里也有许多不舍。

在牛羊巴扎,不仅有羊、毛驴还有牛和骆驼等活畜交易,经济建设的发展,给古老的巴扎注入了新活力。

牛羊巴扎基本上都是维族男人的天下,很少有女人出现,为了从小培养男孩将来当家做主人,巴扎里有很多维族小男孩子帮助父亲看管临时搭建的羊圈。

因为场地有限,这里的羊都被安排绑在一起,一排排站立整齐的队伍,中间小道留有供牛群和牧民走动。

一边是站队列整齐的绵羊,一边是讨价还价的维族牧民,在喀什牲畜交易中心随处可见,场面很壮观。

今日的巴扎已作为繁荣城乡商业活动的重要手段,不断地充实、更新。如今的巴扎,既遍布于南疆维吾尔聚居地,是当地农牧副业产品的集散地,是外地外省商品乃至进口商品的销售市场,又是当地的文化中心、交通中心、新闻信息中心以及展示当地民俗风俗、特产风味的广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