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终身学习之旅。

  作者 | Yuki

  编辑 | Vivi

  “

  其貌不扬的李诞娶了美丽的黑尾酱,这段才子配佳人的姻缘在网络上掀起了一股对“有趣的灵魂”的向往。大家都说“没有高晓松,给我个李诞也很好啊”。

  高晓松一开口便纵有千古,横有八荒,经他说出来的话,总是能给听众留下记忆点。从中国五千年谈到世界的中心耶路撒冷,在他的言辞间,世界是一张紧密联系的网,知识不是独立的。引经据典,博古论今,谈资张口就来——不难发现,高晓松“有趣的灵魂”,是他长久而深度的阅读建造起来的。

  

  阅读和写作是一项长期投资,聚沙成塔。

  工作的第二年,我遇到了一个很聪明的男孩子,Jeremy。一次课上,全班头脑风暴我们现在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每人选择一个话题进行文字创作。

  Jeremy选择的是“全球变暖”,在文章中他这样写道:

  

  ……人类应该停止对树木的砍伐,保护树木,不然地球会重复复活节岛的悲剧……曾经的复活节岛并不是一片荒芜,复活节岛原本有葱郁的森林。但随着人口的增多,树木被大量砍伐用来盖房、生火、造船、制造农具,慢慢地复活节岛开始衰败……

  

  我一下子记住了这个五年级的男孩子。他生动地讲述了历史的一个片段,用一个文明的兴衰来显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并呼吁当今的人们不要重复悲剧。

  但是类似Jeremy这样的孩子其实不多。大多数的孩子还在“如何把事情说清楚”的阶段挣扎。孩子们的谈资太少,阅读量不够。

  今年年初,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就报告中未成年人的读书量这一块的数据来看,“2017年我国14-17周岁未成年人课外图书的阅读量为11.57本;0-8岁儿童阅读量为7.23本;0-17周岁的人人均图数量为8.81本。”

  2016年秋季,KFRR (Kids & Family Reading Report) 对来自西方不同国家的2718位家长和孩子(0-17)岁做了一项针对阅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的调查分析报告。

  报告中指出6-17岁的孩子平均年阅读量为23本(在这个平均值的两端,经常阅读的孩子年平均读书量为42.4本,不怎么读书的孩子为7.4本)

  西方教育从小注重阅读和写作的教育,西方大学的学习更是以“时间少,阅读量大”为中国学生和家长所熟知。

  我认识的一位留学生小孙在美国著名文理学院之一波莫纳学院就读,他跟我“抱怨”:一学期只修了4门课,但是平均每星期下来的阅读量要七八百页。在芝加哥大学念书的Amy也透露:她修了一门历史课,周中三天的时间要求完成150页的阅读,周末要再多一点,200页左右,阅读量很大……

  我们常说中国孩子不善于表达,除了害羞的民族性,阅读量和阅读多样性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因素。

  在阅读的多样性上,KFRR的报告显示,1/4的家长在阅读内容的多样性上会选择和自己的孩子的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故事,不同的种族的题材等等。

  我们可以想想身边那些会聊天、善表达的人,想想通晓古今中外的高晓松,哪个不是读了大量的文史哲书籍,经过长期的渗透和吸收,最终转化成自己口中引经据典的谈资?

  龙应台曾说:文学让你看见水里白杨树的倒影,哲学使你成思想的迷宫里认识星星,从而有了走出迷宫的可能;那么历史就是让你知道,沙漠玫瑰有它的特定起点,没有一个现象是孤立存在的。

  

   表达不出来,是因为读得不够——3个维度的阅读

  为什么要读历史

  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

  读史一定不是背史实。史实已经发生并摆在那里,准确地背出某年某月某日在某地发生了某件事情并没有什么用。

  学史的价值在于思考,比如“这件事情为什么会在这个时间,发生在这个地方?如果前面的这件事情没有发生,后来的一切会怎样不同?……”读史练习的是推理、批判性思维。

  常年在中国教授批判性阅读与写作的Kelly老师给我举了个例子,她说,以美国南北战争这段历史为例,很多人不知道,林肯废除了奴隶制,是为了解放更多的人丁去参军南北战争。

  这件事是好是坏?在课堂上,同学们会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有的学生会说 “从政府的立场上来看,林肯这样做是正确的……”, 有的学生则会说 “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样做无非是将奴隶从一个火坑推进了另一个火坑……”

  首先,我们对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答案要给予“尊重”。其次,答案没有对错,为什么这么看才重要。学生们需要从课本以及课外补充阅读中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考量两种声音,并抽出内容支撑自己的观点。

  为什么要读文学

  不少读物的题材是欧美文学作品,俄国文豪,诺贝尔获奖作品,经典的童话……透过这些文字,孩子们可以学到时代背景,熟悉作者的写作手法,掌握多样的表达方式。

  比如,狄更斯的 A Child's Dream of A Star ,其主人公的姐姐、弟弟、妈妈和女儿相继死去,但是每一次亲人的离开文中都没有出现“死”这个字眼,作者通过隐喻(Metaphor)的写作手法,用优美的语言和一次又一次出现的 “夜空中闪亮的星” 带着读者们走向了一个美丽而哀伤的结局。

  大量的儿童或流离失所,或在工厂做童工,新生儿和儿童的死亡率都极其高。狄更斯在文章通过“姐姐”、“新生的弟弟“、“女儿”的离世也揭示了这一时代主题。

  

  图为老师向同学们讲述时代背景,并带着同学们通过对上下文的理解,将空格地方填好(点击图片可放大查看)

  在这样的背景分析基础上,孩子们对文章便会有更深的解读,看得到语言背后隐藏的信息:

  Think about exactly how a star shines, moves, appears, disappears, etc. Describe a star in detail using strong verbs or comparison. Then, comment on what the star in “A Child's Dream of A Star” might represent within the story.

  ——在老师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做了介绍后,班上一位孩子的回答打动了我:

  “星星是对工业革命时期那些过着凄惨生活的孩子们将来都可以过上更好生活的许愿。星星,代表希望。”

  很多中国家长在意孩子的词汇量,其实文学阅读也是拓展的好方法,而且这个方法孩子可能更愿意学。 我们在写作中经常遇到的尴尬情况是,一个词在一篇文章中出现好几次。

  在文学作品中,作者总是通过不同的表达方式来展现人物形象。比如“诚实”,除了“honest”,还可以用“trustworthy”,“reliable”,“principled”,“responsible” 去展示。

  为什么要读文化

  在孩子们有能力表达出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之前,首先需要文化浸染,去感受和理解这个世界。文化学习在孩子与“这个世界陌生的一切”中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帮助孩子们提高对新鲜事物的理解力,从而将自己的理解力融合在表达当中,变成自己的东西。

  Kelly老师也跟我提到,她的课堂上也不仅仅是英文文本的学习,更重要的是文本背后的文化理解——

  在学习“远古文明文化”的时候,我们知道了有一个文明发明了时间,我们现在众所周知的1分钟有60秒这个概念也来自于这个文明;我们知道了不同的文明有不同的节日,那些节日和庆祝仪式是那么“奇怪”;我们知道了有一些久远的游戏,和我们今天玩的某些游戏很像……

  当我们走进这些陌生的文化,去体会和了解文化,孩子们再进行表达的时候便不会把1分钟有60秒的概念当作理所当然的事情,不再觉得那些“莫名其妙”的远古仪式那么“另类”和“搞笑”。

  他们会明白,纵然各种文化有很多不同,但我们的相同点也出乎意料地多……这些个人化的真实的感受,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想当然的空话,而是一个孩子立体的思考。

  孩子们在课堂上基于阅读和理解拼凑出了两河流域的地图

   爱读书≠会读书

  很多孩子的阅读量确实很大,但是真正通过阅读获取的知识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多。我们说,要批判性地去阅读,但是批判性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

  建议将阅读分为两步走。第一遍阅读,对文章的内容有个大概粗略的了解,读完之后会有一些不明白的地方。第二遍阅读的时候,带着这些问题,利用书边的空白处做笔记,帮助自己理解。

  课堂上帮助学生们更好理解文章内容的margin question

  比如: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什么?叙述者是谁?主人公是谁?其他的还有什么人物?他们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哪些描述体现了他们的性格特点?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故事的开始、发展、高潮、平息、结果每个部分分别是什么……将这些问题在脑子里理顺一遍,并进行逻辑检验。

  拿“分析人物性格”举例,需要通过上下文对人物的性格(Characterization)进行逻辑推理和分析:

  Craig is a football player training over the summer for next season. The coach demands that all players come in at 6:00AM and lift weights until 8:00 AM, when practice begins. Craig gets there at 5:00 AM to begin his training.

  What character trait does Craig demonstrat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这样回答“他喜欢看足球”。 但是从上述3句话当中,并没有办法推理出Craig喜欢看足球。很多孩子会出现这种问题,想当然地给出答案,但是并没有证据支持。

  同样地,将这个逻辑思维应用在写作上,我们就知道,文章的前后要注意逻辑关系是否经得起推敲。

   读也读了,还是写不好——中西写作审美大不同

  Kelly基于常年在中国教课的经验,和我总结了目前中国孩子在这方面普遍存在的四个误区

  0 1 中式思维闹笑话

  中式思维的句式和单调的表达方式是所有中国学生的通病。

  比如 “Although…but…”,错误的示范是“Although he studies hard, but he doesn’t get a good score”

  在英文中后面的but是不需要的,但是因为中文里 “虽然……但是……”的表现形式,同学们经常对号入座,画蛇添足。

  0 2 表达方式强调精准

  中文看重精妙的比喻、有气势的排比,英文更倾向于精准的表达。

  0 3 写作风格追求简练

  英文写作中讲究最高级的表达凡是就是最简单的主-谓-宾。尽量用这个结构把意思说明白,就是最好的。

  0 4 学术写作真的难

  “同是议论文,国内高中的议论文和国外大学的学术论文完全是两码事。”这是中国留学生们的普遍心声。

  西方教育中学术写作类型从小论文到实验报告等有10多种,加上对论证和观点讨论的要求很高,是大部分留学生的痛处。

  划重点:如何通过阅读提高写作?

  阅读经典并涉猎广泛

  通过对故事结构、人物特点、逻辑推理、写作手法、表达方式等的学习和训练提高阅读效率,适应英文写作风格;通过不同题材的阅读开阔孩子的视野,增加写作的谈资。

  批判性阅读

  带着问题做阅读,善用书边的空白处。“问出一个好问题比回答出一个好问题更宝贵”。通过文章精读培养批判性思维。

  开放的课堂环境和专业的引导

  相比“我要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我的观点有什么支撑”更重要。正确引导孩子,给孩子灌输英文写作、英文学术写作的正确期待,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形成习惯。

  基于此,我们想为广大家长推荐英锐国际教育的批判性阅读与写作课程。课程围绕阅读展开写作教学,经独立的研发团队根据中国学生的特点,在数年的教学经验积累下精心编排。通过写作、文化、历史、文学四个层面的多种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和英文思维模式,开阔眼界储备文化资本,并最终掌握英文学术写作的技巧。

  — 近期就有课程相关活动 —

  

  

  回复大礼包还可免费领取价值千元资源包

  — 猜你爱看 —

  近期热闻|牛娃养成|纪录片

  STEM资源|英文书单|学习方法

  点这儿,逛原版书!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