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是孙中山的原配夫人卢慕贞,她是个伟大的女性,一生默默付出,她与孙中山的爱情故事也着实感人。

夫妻三十年,为支持丈夫事业,她选择离婚,独自生活到85岁

年轻时的卢慕贞

卢慕贞出生于书香门第,家境殷实,但她的身世很可怜,幼年丧父,从小与寡母相依为命,因而卢慕贞性情沉静而保守。卢慕贞从小就很勤快,素以孝敬长辈而闻名乡里。

卢慕贞和孙中山的婚姻属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17岁的卢慕贞在父母的牵线搭桥下与18岁的孙中山结为夫妻,两人虽不是自由恋爱,但是婚姻还算是美满。

卢慕贞自幼缠足,身材矮小,并没有受过高等教育,与孙中山在思想上有很大距离。不用想,这样的女孩根本不是孙中山喜欢的类型。

夫妻三十年,为支持丈夫事业,她选择离婚,独自生活到85岁

孙中山

卢慕贞虽然不是孙中山喜欢的女生,但也绝不是没有感情。卢慕贞很孝顺,她每天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这样孙中山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安心在外奔波。

孙中山偶尔回家探亲时,卢慕贞总会为他缝制一套新衣服和鞋袜,婆婆杨太夫人身上的穿戴也多出自卢慕贞之手。

最令孙中山感动的是,他和大哥返乡探望父亲,亲眼看到卢慕贞在父亲病榻前,寸步不离,亲奉汤药。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而身为儿媳的卢慕贞如此孝顺公公,又是难能可贵的。

后来,孙中山在澳门镜湖医院任外科医师。孙中山就把他的妻子和儿子接到了澳门,这也是是卢慕贞一生最幸福的日子,卢慕贞在澳门相继生下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

夫妻三十年,为支持丈夫事业,她选择离婚,独自生活到85岁

卢慕贞和她的家人

卢慕贞喜欢安静,对政治性应酬毫无兴趣,其实卢慕贞就是当时最典型的中国妇女。辛亥革命后,卢慕贞在南京面对中外来宾甚多的各种政治场合。

对她来说,与其说是一种尊荣,倒不如说是种精神上的负担,她内心并不喜欢这样的生活。

孙中山与卢慕贞长期聚少离多,因此感情也疏远了。孙中山爱上秘书宋庆龄后,当时接受过西方文化的宋庆龄不愿为妾,所以孙中山与卢慕贞也只能离婚。

夫妻三十年,为支持丈夫事业,她选择离婚,独自生活到85岁

前排为孙中山和卢慕贞

1915年,卢慕贞与孙中山离婚后,宋庆龄便从家里逃到日本与孙中山结婚。在正式结婚前,孙中山曾写信征求卢慕贞的意见。

卢慕贞回信写下一个简单的“可”字,这件事在当时的许多革命同志中传为美谈。

可以说卢慕贞是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她默默支持孙中山的事业,离婚时还说出一句话堵住了大家对孙中山再婚的争议。她说道:

孙先生为革命奔走海外,到处流浪,身心为之交瘁,既然现有人照料他身边的生活,且有助于其政治活动,我愿意成全其事,与先生离婚。

当时最让人感动的是卢慕贞说的一句话:

我总不能阻止他奔向比我更好的人吧

这句话包含多少的无奈和痴情,同时又显出了卢慕贞的包容和大度,她不是富家千金,也没见过多少大世面,但说出的话又是如此高贵。

夫妻三十年,为支持丈夫事业,她选择离婚,独自生活到85岁

孙中山和宋庆龄

离婚后的孙中山对原配妻子卢慕贞充满了愧疚,他经常送回钱物或派人回乡慰问,他还会与宋庆龄经常抽空去看望卢慕贞。

据说宋庆龄与卢慕贞私底下以姐妹相称,卢慕贞并没有怨恨孙中山和宋庆龄,她甚至还告诫自己的儿子孙科要尊重宋庆龄。宋庆龄总是亲昵地称孙科为“阿科”,情感和睦。

卢慕贞是个慈悲善良的人,她深知读书才能改变命运的。卢慕贞在乡间时常常参与兴办学校、救济穷亲等福利事业。

孙家人也一直承认她是孙家媳妇,卢慕贞和孙中山的四姐孙茜走得很近。

夫妻三十年,为支持丈夫事业,她选择离婚,独自生活到85岁

卢慕贞

直到1925年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得知消息的卢慕贞在澳门悲痛万分。她请人代笔,发表悼念文章,称孙中山为“伟大的精神、伟大的人格”。

随着时局动荡,她的长子孙科后来出国定居了,卢慕贞与儿女更是聚少离多。从此,卢慕贞一直在澳门过着独居的生活,直到85岁去世。

卢慕贞没有文化、没有理想,不懂时局也不懂社交,但她默默支持着丈夫的事业,热心公益事业。虽然是个缠过足的旧式女子,但她的贤惠伟大令人敬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