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的废品进口禁令,让东南亚措手不及

一名男子在马来西亚一处垃圾车里搜寻回收的塑料。

摄影:MOHD SAMSUL MOHD SAID, GETTY 撰文:LAURA PARKER   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签署新的海洋保护法案时,他谴责亚洲污染了全世界的海洋。他点名日本、中国以及“很多很多国家”倾倒的塑料废物漂到了美国西海岸。

他说:“我们却要承担清除这些废物的责任。这种情况非常不公平。”

特朗普不知道的是,污染海洋的塑料废物并不能全都怪亚洲国家。东西方都被塑料垃圾连接在一起,难解难分:富裕国家把回收的塑料废品卖到亚洲,原因只是将其运走比在本国处理掉更加便捷。

去年1月,这种便捷性有了新变化。全世界最大的塑料废品进口国中国宣布停止购买回收废品。在当了25年的“世界回收大王”之后,中国拒绝再购买纯度低于99.5%的回收塑料废品。这一举措使价值2000亿美元的全球回收产业发生倒挂,对世界双方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捆大捆的废品堆积在美国加州、英国、澳大利亚等地,这些出口国在世界各地寻求买家。东南亚的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等国的回收商出手了,但原本中国一个国家就轻易拿下的废品量,很快就让他们招架不住。

正当特朗普说亚洲是“把我们的海洋当做垃圾填埋场的虐待狂”之时,马来西亚却几乎被塑料废品淹没。马来西亚的环境部长对美国总统的讽刺并未视而不见。

能源、技术、科学、气候变化及环境部长杨美盈说:“我讨厌把自己的国家看成发达国家的垃圾场。”她宣称“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不应该成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场。”

在接受《国家地理》采访时,她又补充了对美国的斥责:“你们必须得管好自家后院的垃圾,尤其是那些不能回收利用的垃圾。”

高耸的垃圾堆

海洋中垃圾聚集得越来越多,而两大趋势却昭示着垃圾处理方面的未来愈加黯淡。其一,据世界银行预测,未来30年,全世界的废品将增加70%。其二,迄今为止,人类总共制造了78亿吨塑料,其中半数都生产于2004年之后,其中40%都是一次性制品。人类制造垃圾的惊人速度已经超出了制造所有其它加工材料的速度,也超过了发达国家处理这些垃圾的能力。换言之,废品的前景会变得更糟。

在白宫的法案签署仪式上,特朗普还提到了亚洲自己的废品。2015年,第一份全球塑料废品计量报告称,中国平均每年流出850万吨塑料废品,位居192个沿海国家之首,是世界最大的塑料污染源。在前20的榜单里,还有11个国家也都在亚洲。

2017年,《自然》期刊上发布的一份研究论文称,携带最多垃圾入海的河流中,前20条中有15条都位于亚洲,其中中国有6条。亚洲的塑料污染问题非常严重。向亚洲运送废品,之后让那里的状况进一步恶化。

根据6月份《科学进展》上发表的一项研究,进口的塑料废品,占中国本国产生塑料废品的12%。2016年,中国本土产生6700万吨废品,又额外进口了810万吨。

Carroll Muffett是非营利组织“国际环境法中心”的主席和CEO。该组织在美国华盛顿州和瑞士日内瓦都有分支。他说,中国拒绝接受废品,“使‘美国有能力处理本国塑料问题’这一神话破灭。”

他说:“我们一直以来处理废品问题的办法就是将其出口。通过出口,我们把自己的塑料问题变得不那么显眼。这也说明,这不仅仅是亚洲的问题。”

垃圾回收乱象是如何出现的

如果说铝罐是全世界最完美的可回收容器,那么,塑料恰恰相反。铝罐可以无数次地回收利用,制成新的铝罐。塑料的回收利用次数有限,而且很难再次利用。每一种塑料都需要不同的再利用处理工艺,而塑料的配方多达几千种。

即便是消费者制造业中最常见的7种塑料(瓶子底部的三角形中有编号),其构成、颜色、透明度、重量、形状和体积也各不相同,难以回收利用。比如,#1的苏打水瓶的融化性质,与#1的生菜包装盒就不相同,因而,一同融化时,生菜包装盒就会对苏打水瓶造成污染。同样,有颜色的苏打水瓶也不能与无色的苏打水瓶混合。酸奶盒不能与牛奶罐混合,即使同为白色也不行。理论上讲,薄薄的保鲜膜可被回收,但它们上面经常都粘着食物。此类限制不胜枚举。

R

ecology公司在旧金山最大的回收工厂每天可处理500-600吨废品。作为全美国少数几个能处理购物袋的工厂,它的处理能力在过去20年里已经翻了一番。如图,传送带正把塑料混合物送往光学分选器。

摄影:RANDY OLSON, NAT GEO IMAGE COLLECTION   塑料分类绝对是个大工程。“这就是经济乱套的地方。”香港“海洋恢复联盟”创始人的Douglas Woodbring如此说道。

即便手工分拣是确保塑料纯度的唯一有效方式,富裕国家也想都不会去想。长期以来,把塑料废品打包运到亚洲,对于美国的回收商而言更加划算,因为亚洲的劳动力价格低廉,而且那里的环境标准更低。

Roland Geyer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工程学教授,也是《所有垃圾的生产、利用和命运》一文的作者。他说:“我从来都认为塑料回收行不通。关于金属有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型,但关于塑料却没有。塑料太低值,污染太大,塑料中混合着太多种不同的聚合物。只有借助非常廉价的劳动力才行。”

中国,一度是全球回收产业的中心,曾使塑料处理拥有了商业模式。当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领先的廉价服装和其它合成品的制造国,它对塑料的胃口也越来越大。中国货船在美国西海岸卸货之后,返程时向美国西海岸的回收公司抛出了最低的货运价格来装运它们的塑料废品。美国很快就成了中国最大的客户之一。

截至2016年,全世界一半用于回收的塑料废品都在国际上进行交易。从1992年起,中国进口了全世界所有废品的45%。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后,这一比例增加到了70%。

如今,Recology这家员工集体持股的旧金山回收公司,要支付每个集装箱300-500美元,才能让货船把废品运到太平洋另一侧。据该公司的发言人Robert Reed称,与之相比,把同样的集装箱运到美国南方的塑料处理厂则需要3500-4000美元。

Robert Reed说:“当今的回收市场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没有人能预测明天、下个周、下个月或者下一年度会发生什么。”

Steve Wong是香港一家回收公司的老板,也曾是中国回收市场上的一位大佬。他估计中国今年购买的废品,只占到之前每年800万吨的百分之一。

与此同时,美国与其它多国都在寻求亚洲买主,因为亚洲仍然是美国出口废品的主要目的地。据绿色和平组织新闻调查机构Unearthed分析,今年1到6月,美国81%的出口垃圾都运到了亚洲。截至今年6月,销往马来西亚、越南、土耳其和韩国的废品销量也出现剧增。

马来西亚成了着陆点

随着中国对塑料废品迅速关上大门,数百家中国小型塑料回收商也搬迁到东南亚国家。他们建立新的工厂,而且常常是违法的。他们开始购买进口的塑料废品进行再加工。据《金融时报》的贸易数据分析,今年前半年,印尼的塑料废品进口量增长了56%,越南的则翻了一番,泰国则增长了1370%。

马来西亚的环境部长杨美盈沮丧地发现,塑料废品在东南亚来了个大转弯,一夜之间就把马来西亚变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塑料垃圾进口国。据《国家地理》从杨部长办公室获得的数据,今年1到6月,马来西亚接收了数十万吨塑料废品,其中21.5万吨来自美国,11.5万吨来自日本,9.5万吨来自英国,3.7万吨来自澳大利亚。

据业界媒体《今日塑料(Plastics Today)》称,随着中国的回收商搬迁,他们的目标变成把塑料废品融化成微粒,再卖回中国。他们打赌这些微粒的纯净度足以通过中国海关的检查。然而,在中国的边境检查站,事情似乎并没有那么顺利。检查员不仅警惕有塑料污染,还在搜查集装箱中可能混入的走私的低等级塑料废品。截至6月份,中国已经对走私的25.4万吨废品展开了134项犯罪调查。   同时,随着这些搬迁的工厂开始融化废品,他们新的所在国也开始准备将其关闭。马来西亚、越南、泰国、印度和印尼已经针对进口的不可回收塑料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措施,比如颁布禁令,进行检查,停止颁发新的许可证,征收新的税费,以及对非法活动的突击检查。

在马来西亚,杨美盈和另外两位部长一同关闭了30家非法进口塑料废品的工厂。杨部长称,政府将采取措施永久禁止不可回收塑料,并且只允许进口高价值的回收塑料。

她说:“在我最愤怒的时候,我甚至想把这些垃圾送回来源国去。我当时意识到,没有一个追踪机制。民众对自己产生的废物的认知,与这些废物实际发生了什么之间,存在一个鸿沟。美国是对马来西亚最大的塑料废品出口国。我认为,美国人必须得知道发生了什么,而且要承担起作为世界公民的义务。”

绿色的未来?

杨美盈上任才几个月。今年5月,马来西亚举行全国普选,61年来首次更迭了执政党,她也随之走马上任。她眼中“雨后春笋般的非法工厂”激励着她推动更加全面的改革,并在2030年前把马来西亚变得更加绿色,彻底摒弃一次性塑料制品。

该国政府正在淘汰塑料购物袋,做法就是从收费开始。对于这个拥有3200万人口的国家,据马来西亚塑料制造协会估计,平均每位国民每年使用300个塑料购物袋,这是一个好开端。马来西亚的特易购(Tesco)连锁超市宣布,如果顾客重复利用购物袋,他们将给予购物折扣。杨美盈还颁布禁令,禁止马来西亚联邦直辖区的餐馆使用吸管。该禁令将在2020年生效。

杨美盈说:“我们的愿景不仅是减少塑料使用,还要改造马来西亚的塑料产业。我们能不能为解决这一世界难题做点什么?”

对于一个新政府来说,在面临诸多其它挑战时,还如此雄心勃勃地关注塑料废品,似乎非同寻常,但是,杨美盈认为,中国的禁令也给马来西亚打了强心针。

她说:“它给我们提了个醒。中国的禁令告诉世界,我们必须重新全局思考塑料的使用,而且我们这一代必须解决这一难题。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100亿。你能想象到那时候塑料会累积到哪种程度吗?” (译者:mikegao) 本文内容为国家地理中文网原创或者授权编译,未经正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