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斯里兰卡政治风波不断,总统西里塞纳10月25日解除总理维克勒马辛哈职务,任命前总统拉贾帕克萨为新总理;11月9日,西里塞纳签署公报解散议会,并要求提前举行议会选举。

  对于总统的一系列大动作,反对党认为,根据斯里兰卡第19宪法修正案,总统无权解散议会,并就此上诉至最高法院。斯最高法院13日颁布临时命令,中止西里塞纳签署的解散议会的公报。

  斯议会复会后,议长贾亚苏里亚于14日和16日先后两次主持会议,针对新总理及其政府的不信任动议投票。结果显示,在225名议员中有122人支持不信任案,认为西里塞纳的任命不符合宪法。由于现场混乱,贾亚苏里亚在警员的护送下离场。

  统一国民党和自由党是斯里兰卡最重要的两个政党。独立之后,斯里兰卡一直由这两个政党或者这两个政党主导的政党联盟交替竞选执政。2015年初,斯里兰卡举行了总统选举。

  斯里兰卡自由党总书记迈特里帕拉·西里塞纳(Maithripala Sirisena)出人意料地出任统一国民党(United National Party)候选人,并赢得了大选。在随后8月份举行的议会选举中,统一国民党再次取得优势,并由多年活跃在斯里兰卡政坛的拉尼尔·魏克拉玛辛诃(Ranil Wickremesinghe)出任总理。这样,统一国民党得以在1994年之后首次全面掌控斯里兰卡政府。

  统一国民党在斯里兰卡独立后的历史上一直是唯一与自由党相抗衡的政党,甚至在总的执政时间上还超过自由党而略占优势。至2015年经过颇具戏剧性的大选之后再次执政,统一国民党的内政外交政策成为倍受关注的问题。

  一、斯里兰卡的统一国民党

  斯里兰卡于1948年从英国殖民统治下独立。在争取独立的过程中,斯里兰卡的精英政治阶层参照英国模式建立了多党政治体制。在最早一批政党之中,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统一国民党。

  从1948年独立到2015年再次成为执政党,统一国民党在斯里兰卡执政33年,是唯一能够与斯里兰卡自由党形成均势的政党。在野的时间里,统一国民党也是第一大反对党,其政策导向也对斯里兰卡国计民生形成重要影响。斯里兰卡统一国民党成立于二战之后民族独立运动时期。

  在英国殖民统治的终结已经只是个时间问题的情形下,一些斯里兰卡政治家倾向于在英联邦的框架下实现平和的权力交接。这种政治理念较之于以更加激进方式争取独立的政治派别在斯里兰卡受到大范围支持和欢迎。1946年,以上述理念为指导,塞纳纳亚克(Don Stephen Senanayake)发起成立了统一国民党,在随后赢得大选并在1948年成为斯里兰卡独立后的首任总理。

  早期的统一国民党政策偏右倾,其对立面是斯里兰卡平等社会党(Lanka Sama Samaja Party)等左倾政党。与后者相比,统一国民党与原殖民宗主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关系更加紧密。这种政治倾向在冷战时期代表了鲜明的国际政治立场,但时至今日这种定位早已经淡化。

  二、斯里兰卡的自由党

  斯里兰卡的另一个重要政党是自由党。自由党不是斯里兰卡历史最悠久的政党,但是到目前为止它在斯里兰卡执政时间最长。独立前后,统一国民党是斯里兰卡最强势的政党,作为执政党基本上没有来自其他党派的强有力挑战。但是1951年,统一国民党内的资深政治家班达拉奈克(S.W.R.D.Bandaranaike)改变了这种状况。

  由于不满统一国民党内家族政治盛行,班达拉奈克脱离统一国民党并成立了自由党。自由党也被认为是在统一国民党与更激进的左派政党之间走较中庸路线的政党。在1956年大选中,班达拉奈克以压倒性优势赢得胜利并出任了斯里兰卡第四任总理。

  到1959年,任期未满一年的班达拉奈克遭到暗杀。这次暗杀事件在客观上为斯里兰卡当代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政治家班达拉奈克夫人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机会。班达拉奈克夫人于1960年代表自由党参加斯里兰卡大选并取得胜利,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女总理。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她多次代表自由党参选并担任斯里兰卡总理时间长达近20年。

  在班达拉奈克夫人之后,她的女儿库马拉通加夫人也成为自由党历史上重要的领导人。钱德里卡·库马拉通加(Chandrika Ku-maratunga)于1994年带领自由党在大选中击败了统一国民党,从而结束了其在斯里兰卡连续长达17年的执政。

  随后库马拉通加夫人出任斯里兰卡总统,并任命她的母亲担任总理,从此在斯里兰卡主政一直到2005年。库马拉通加任满之后,自由党候选人马欣达·拉贾帕克萨(Mahinda Rajapaksa)在2005年以微弱优势赢得大选,出任斯里兰卡第六任总统。

  拉贾帕克萨在任期内最重要的活动是在2009年取得对泰米尔伊拉姆猛虎解放组织的决定性胜利,从而结束了延绵20余年的斯里兰卡内战。在取得这样的重要战果之后,拉贾帕克萨受累于党内领导人分歧和家族贪腐指责,在2015年的大选中失败并结束了自由党的长期执政。

  三、斯里兰卡的两党制度

  在两个主要政党之外,斯里兰卡还有许多大小不一的政党。在这些政党之中,左翼党派在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相当的规模,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包括斯里兰卡平等社会党、斯里兰卡人民解放阵线(JanathaVimukthi Peramuna)和斯里兰卡共产党等。斯里兰卡的少数族裔泰米尔人和穆斯林也组建了为数众多的政党来参政。

  虽然以主张少数族裔利益为诉求的政党在规模上很难与统一国民党或自由党相提并论,但是通过政党联盟等渠道,这些政党还是为自己所代表的人群实现了参政的目的。这些小型的政党一般也能在议会中获取少数几个席位。

  在泰米尔人政党方面,就有几个影响力较大的泰米尔政党合作组成了“泰米尔国民联盟”(Tamil National Alliance)。这个联盟曾经获得过十几个议会席位。在穆斯林方面,也有全锡兰穆斯林大会(All Ceylon Muslim Congress)等多个政党。斯里兰卡继承了英国的民主政治制度。

  在理论上,组建政党参加选举是一件自由的事情。但是实际上从独立前后开始,统一国民党和自由党已经形成了两党对立的格局。从1948年开始,任何一届选举中的获胜者都是这两党之一,或者是以这两党之一为主导的联盟。

  其他党派都不足以在这两个主要政党之外形成具有挑战性的政治势力。这些较小的政党虽然不能发展成像统一国民党或自由党那样的规模,但是它们可以选择与主要的政党结盟参选,从而影响选举结果。

  实际上,斯里兰卡独立之后大多数选举的胜利方都是由统一国民党或自由党与其他党派结成的政治联盟。这种政治联盟大多是以选举为目的而在政党间形成的合作关系。对于小型政党而言,单独参选并获得胜利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使命。但是与实力雄厚的大型政党结成联盟,则可以在选举获胜后实现自己党派的利益诉求。

  总的来看,尽管独立后的斯里兰卡也存在民族矛盾尖锐并发生过左翼政党暴动,这个国家还是成功地因袭了西方的政党选举制度。在一个只有大约2000万人口的国家,存在大大小小几十个政党,说明斯里兰卡人民认同这种以自由成立政党为基础的参政方式。政党轮替执政以及强有力反对党的存在,也对政府的运行形成了有效的监督。

  两个主要政党的政治路线分别左倾和右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国际局势时,就增加了国家政策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少数族裔成立自己的政党,并且在议会中占据相应的席位,给少数族裔争取自己的权益提供了一条合理合法的途径。这样的方式对于缓和民族矛盾,也是一个积极有效的解决方法。从殖民遗产的角度考虑,这样的多党选举民主制度几乎可以说是斯里兰卡从英国殖民时期所继承的最大一笔资产。

  (保留所有权利,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制度开门”。资料来源:佟加蒙《斯里兰卡政党体制与统一国民党的执政政策分析》,国际论文2016年第9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