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关注“好规划网”公众号,只提供最前沿的理财知识,关注即可习得新技能~~

  

  

  新东方的老俞昨天被diss得挺惨。

  因为他在昨天的2018学习力大会上,说了这样一段话:

  “衡量和评价的方向决定了教育的方向,比如中国女人挑选男人的标准是要男人会赚钱,至于良心好不好不管,所以中国男人都会变得很会赚钱但是良心不好,这正是现在中国女性挑选男人的标准,因此现在是因为中国女性的堕落,导致了国家的堕落。”

  还真敢说……果不其然,遭到了一顿围攻,于是他又发了一段“澄清”微博↓

  (点击放大看)

  嗯……好像越抹越黑了。“女性的水平代表国家的水平”、“女性追求知性生活,男性会更智慧”……Excuse me?老俞是不是执教英文多年,对汉语语法有些生疏了?

  一时间,网友评论也炸了锅,有直言不讳的,有戏谑调侃的,也有引经据典的。

  (点击放大看)

  那么,当代女性到底活得怎么样?咱们别着急评判,先来看几组关于工资的数据:

  2018《女性生活蓝皮书》

  据《经济学人》报道, 2018年《女性生活蓝皮书》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城市地区,女性已经成为家庭收入的顶梁柱。蓝皮书对包括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在内的约4300名成年女性(平均年龄为36岁)进行了调查。被调查者平均家庭年收入为17.6万元人民币,平均个人年收入为9.2万元人民币,女性平均收入超过了家庭收入的一半

  《2018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8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样本容量:102515份有效调查),目前女性整体收入低于男性22%,主要是由于进阶管理层的不足。处在婚育阶段,被动失去晋升这一客观因素仍然是女性区别于男性在晋升路上最大的绊脚石,仅5%被访女性认为“嫁得好”是成功标志

  《2018中国性别薪酬洞察》

  据BOSS直聘研究院发布的《2018中国性别薪酬洞察》表明,职业起步阶段的新人,男女之间薪酬差距不大。只有1年以下工作经验的男女劳动者,薪资差距为8.5%,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薪酬差距被逐渐拉大。工作经验达到5年以上时,女性由于婚育、家庭等因素,面临更大的职场晋升难度和职业生涯连续性的挑战,薪资差距升至15%以上,而且这种分化会随着年龄增长进一步加快

  虽然各个平台的结果受到调查人数、地域等差异性因素有所不同,但基本可以得出这么3点结论:

  当前女性成为了家庭经济来源的一部分;

  整体来看,和男性相比,女性的工资差距并没有特别大;

  不得不承认,女性职场的上升空间受家庭因素压制。

  规划君无意说什么男权女权,大家看看自己周围的同事和朋友,不难发现,现在典型的“男主外女主内”现象越来越少了。身边的男性朋友中,不乏会做饭会哄孩子的“宠妻狂魔”,女性朋友中,也有一箩筐精明干练,在项目中担当扛把子的“女汉子”们。“性别”这个标志,除了在上厕所时用处比较大之外,其他场合都被弱化了不少。

  随着年龄的增长,女性时常不得不在家庭和事业中做出选择,不过,很多选择“家庭为大重、事业小让步”的女性并没有在“财力”上减弱。没空在职场下功夫,可家庭理财不需要“坐班”,来找规划君做理财咨询的,很大一部分都是女性朋友。

  这群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在家庭,都不忘“见缝插针”地谋福利的人,怎么会被说成是“堕落”呢?显然逻辑不通。

  对于把“赚钱能力”看作是择偶标准之一的人,也没错。刨除难以捉摸的“眼缘”之外,择偶也是需要看个人能力的,这只是把“能力”量化的一种方式,不然怎么去评判?

  当然,有那么一小部分人,不思进取,企图通过攀附权贵让自己不劳而获。但这种投机取巧并非女性特有,从官场,到商场,这种现象也算是屡见不鲜了。这么大一顶帽子非扣在“中国女性”头上,实在有失公允。

  继“少年娘,则国娘”之后,“女性强,则国强”这个梗恐怕也要飞一阵儿了。可国是不是强,还真不是特定某类人群导致的。与其批判这个,抱怨那个,不如兢兢业业工作,勤勤恳恳生活,把自己的生活管理好,才是最实在的。

  对此,你怎么看?

  欢迎各位评论区做客,说说你的看法~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