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米高空,风挡玻璃突然爆裂”

5月14日,从重庆飞往拉萨的川航3U8633航班,在飞机抵达青藏高原东南边缘,飞行高度9800米时,突然,平稳飞行中的飞机发出一声巨响。

机长刘传健和副驾驶都发现副驾驶前风挡玻璃有裂纹了,正当刘传健向地面汇报情况时,整个驾驶舱右前座风挡玻璃突然爆裂。

由于机舱内外巨大的压力差,瞬间把副驾驶上半身吸出了窗外。

“机身在抖动,满屏都是故障显示”

驾驶舱失压后,狂风吹翻了飞行组件控制面板,很多数据板都遭到破坏或者变得无法确认。

控制面板被破坏,就相当于飞机从智能汽车变成了手扶拖拉机,自动驾驶已没有可能,必须依靠手动来完成。

此时的飞机完全凭借刘传健的经验与直觉在操作,稍有不慎,就是机毁人亡!

“强风、低温、失压、缺氧、强光”

当时飞机在近万米的高空,飞机飞行的速度是800公里每小时,机舱温度为零下40度,刘传健的手被冻到发紫。

机舱内外气压也严重不平衡,高空的风像刀子一样刮在刘传健的脸上,机长刘传健说当时他整个人都是被撕裂的感觉。

另外,由于迫降时是自西向东飞,除了失压与低温,刘传健还要面对刺眼的阳光操作飞机。

可以说,当时的情况相当恶劣!

“冷静!冷静!冷静!”

机舱内是一百多位乘客的鲜活生命、飞机下是山尖上耸立着冰川的青藏高原,稍有不慎势必撞上冰山,后果不堪设想,如何驶出绝境?

刘传健脑海中立即闪现出“冷静”二字,随即凭借过硬的技术和心理素质,迅速发出7700的紧急指令,并在强风带来的巨大压力下完全凭借手动和目视操作,心惊胆颤的二十分钟后,飞机最终安全着陆。

这次壮举挽救了包括机组人员在内的128条生命,而刘传健机长的紧急备降被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是“世界级”、更是全球民航史的奇迹。

因在此次事故中的出色操作,刘传建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长”称号,机组全体成员被授予“中国民航英雄机组”的荣誉。

这次的川航壮举让我想到了一部电影《萨利机长》,影片就是根据2009年全美航空1549号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机长萨利真实事件改编的,讲述了萨利机长在发动机完全失效的情况下,成功迫降拯救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这部电影非常纪实,尽管观众已经知道结局,但是整个电影的紧张情节依然非常吸引观众,豆瓣评分更是高达8.7分。

川航备降的事情出来之后,很多网友就希望把刘传健机长的英雄事迹排成电影,导演刘伟强当时也深受触动:“128个人的生死全维系在他身上,这惊心动魄的半小时应该被搬上大银幕,让所有人都了解中国人有多了不起!”

于是,在以刘传健机长为原型的背景下,刘伟强导演集结了张涵予、袁泉、杜江、欧豪等实力派演员,《中国机长》应运而生。

“机长”在许多人心中是身着帅气制服、驾驶飞机自由翱翔于天际的存在,而刘传健机长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的惊人操作,再次为这个职业增添了一份神秘色彩。

然而,在这些“高大上”的外表之下,机长、包括乘务人员在内的机组人员还有更多维、更真实一面。

王猛(化名,快手ID:123274989)是一名机场工作人员,我们可以在他的视频里看到不少乘务人员——空姐、空少的工作日常。大家会发现,印象中操着一口流利英语、随时保持礼貌优雅笑容的他们,不仅要服务乘客,还承担着清扫垃圾、整理机舱的任务。

(乘务人员在为起飞做准备)

除此之外,王猛也会在自己的快手中记录飞机的进位、起飞,分享大家难见的飞机保障,以及飞机“退役”后报废“解体”的全过程,让大家对航空知识有更多的了解。

如果说王猛让大众有机会看到飞机和空乘背后鲜为人知的一面,那么于和林(化名,快手ID:yhl66668888)则是站在机长的视角,设身处地的拍摄、真情实感的分享,将这份神秘的工作推向人前。

作为一名机龄超过五年的厦航机长,于和林在享受驾驶飞机的同时也很想把这份工作展示给身边的人。

在看到短视频风靡自己同学圈后,他突然有了灵感,决定将自己的飞行工作拍下来发布到快手,没想到前期的作品均获得超过2万的播放量。

在得到不少关注和认同后,于和林积极地更新起自己的快手来——其中多数都是大众所不了解的飞行常识。

例如大家听到飞机的“反推”,往往会将它自动归类为汽车的“倒档”,但在他的快手中,这一“冷门”知识得到解释:反推不是倒档,是减少飞机滑行距离的操作。

(飞机降落前的反推演示)

我们在雾雨天经常能碰到飞机延误,其实只要能见度符合该机场的最低起飞条件,航班都可正常起飞。

所以为了安全起见,大家在碰到雾雨天延误状况时耐心等待一下,只要条件允许,塔台的工作人员都会放行,毕竟保证每位旅客起降平安是机长和塔台工作人员的责任。

(于和林记录下的雾天起飞的情景)

“机长”这个职业独有的炫酷属性让不少人燃起了想当飞行员的心,很多年轻人看了他们的视频后都充满向往,纷纷留言:“这要怎么考?”“我的梦想就是飞上蓝天”。

殊不知,机长看似光鲜的表面背后,却藏着许多酸甜苦辣。于和林超过一半的工作时间都在长途夜航飞行,这是所有飞行员的常态。当我们躲在被窝,嚷嚷着“早起难”“不想上班”的时候,他已经早早地穿上制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俄罗斯旅客在飞机成功着陆后都会集体鼓掌,被国人调侃是“感谢机长的不杀之恩”,其实这是他们感谢乘务人员辛勤劳动的一种礼仪。

作为一名机长,马晨(快手ID:mc521mcmc)也会有这样“仪式感”的时候——他时常会在到达目的地后,跟身旁的搭档录个短视频,记录他们再次完成一次飞行旅程,更重要的是表达自己又一次将旅客安全送达。

从客观到主观,不管是工作人员还是飞行员本身,他们多维度的拍摄,将机长的“神秘”面纱逐渐揭开。

让大家知道,机长光鲜亮丽的身份背后,也有着和其他工作一样的酸甜苦辣,这些打破既定印象的故事,都通过快手的记录逐渐向大众显露。

然而不止是机长,还有很多从事各类冷门职业的人,他们用快手记录下自己的工作情形,将自己的热爱用短视频传达出来,更让大众透过快手这个平台了解了不同人生、不同职业背后的故事。

-END-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