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世界最著名的大象”Jumbo 是《小飞象》故事的原型,这只1860年出生的小象曾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和族群被屠杀,而它因为弱小的身体让猎者放弃,转手将它贩卖。当年没有人知道如何饲养一头来自非洲草原的象,它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走过了被潦草对待的一生,那个唯一爱着他的饲养员也只能靠应付人类痛苦的办法来缓释它的痛,这一切都令人心碎。

“或许它想一个人呆着。”

“没有人在难过的时候想一个人呆着。”

前两天,我在居住的村寨里发现了一个孤独的电影院,影院门口一排骑着马的人路过,远方的苍山顶处还有积雪未消。走进去迎接我的是一个十岁的云南剑川县男孩,他黝黑的皮肤上印着常年日晒的红,清亮的眼神看见我透出一股羞涩的兴奋。

他来回小跑地打开大厅的灯,打开“淘票票”售票机,电和光让这个影院的空寂有了几丝生机。电影临开场我走了进去,黑暗中我只身一人,大屏幕亮起,小男孩抱着一堆零食和果饮兴奋地坐到了我旁边:“姐姐,我来啦!给你吃这个。”

我们戴上3D眼镜,一起看了蒂姆·波顿的迪士尼新片《小飞象》。

01

被嫌弃的大象的一生

1941年有部经典的动画片《Dumbo》(小飞象),迪士尼出品;近80年后,迪士尼推出了全新真人版《小飞象》,由蒂姆·波顿指导,伊娃·格林、科林·法瑞尔主演。

“小飞象”的故事到底经典在哪里呢?除了迪士尼永远暖心治愈的价值观——接受自己与众不同并自由翱翔外,“小飞象”原型的故事更耐人寻味,那几乎是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

▲ Jumbo 象宝宝

“全世界最著名的大象”Jumbo 是《小飞象》故事的原型,这只1860年出生的小象曾亲眼看到自己的母亲和族群被屠杀,而它因为弱小的身体让猎者放弃,转手将它贩卖。这只小象先后被变卖到德国、巴黎……你想象不到一个不足5岁的孩子度过了多么动荡不安的几年。

美国有句谚语叫“大象永远不会忘记”,是讲象的记忆力非常强。这只小象带着母亲被屠杀的记忆,在人类的辗转中永远不知道自己下一站是何方。

直到在伦敦,它遇见了驯兽师马修,大象对当时的人们来说充满了新奇,它带着一身的伤病、腐烂的脚来到了伦敦动物园。马修疼爱它,在细心照料下,小象逐渐接受了人类,并很快在这里成名。丘吉尔的童年就骑过这头温顺的象。

情况又一次糟糕是从Jumbo 不愿意回象舍开始的,因为童年一直在各种黑暗的集装箱中辗转,小象对黑暗的牢笼有着极其痛苦的记忆。加上当年的卫生条件极其恶劣,人们也不知道如何饲养大象,小象在牢笼中被老鼠啃噬,它暴躁挣扎四处乱撞,伦敦动物园又一次把它卖到了美国。

这在十八世纪80年代的英国是一件大事,有超过15,000的市民为他送行。到了美国它成为了马戏团里最知名的动物演员,四处巡演。直到9月的一天, 151次火车全速经过的途中,表演结束的大象正要走回巡演的火车车厢,Jumbo 死了,生命终止在它的24岁。

商人将它做成标本继续敛财,它的尸体解剖中显示:Jumbo 的肚子里有许多硬币、金币、银币、石头、钥匙、玻璃、金属片、电线和各种人类世界的生存废料。它的骨骼因在不合身的笼子里严重受损,还患有关节炎、挫伤和骨骼变形等病症。

02

啤酒粉象Delirium和小飞象Dumbo

在1941的动画片中有一个著名片段:醉酒的小飞象看见了粉色的气泡象。在蒂姆·波顿的版本里这里变成了巨型的马戏团开场舞蹈,但Pink Elephant 的桥段没有删减,因为它就是小飞象的真实经历。

当年那只被卖往美国马戏团的大象情绪悲伤,在狭小的空间无法动弹,经过漫长的囚笼生活才到达美利坚。跟随它的驯兽师可怜它,天真而好心的给它灌了许多酒,在酒精的作用下来麻醉它的痛楚。

▲ 动画中出现的粉色气泡大象

知道了这个故事,再去看1941年的那段动画片就理解了当年的动画师怎么会安插了这样一段匪夷所思又压抑的段落。新片中,蒂姆·波段仍旧怜爱这只小象,它被带着和妈妈团聚的心愿开始登台表演,在巨型的人类舞台中若有所思的、毫不理解的看待这一切,那些粉色泡泡中的大象究竟是不是自己的幻影。

而啤酒届无人不知道的“粉象”来自比利时Huyghe酒厂的王牌产品,无论是Delirium Nocturnum(深粉象),还是Delirium Tremens(浅粉象),Delirium 一词本身就有精神错乱、发狂、狂热,或者描述说胡话的状态。

▲ 赫赫有名的比利时“粉象啤酒”

伦敦更早的传言有对喝下这款烈酒后的描述,“在他极度的狂喜里,有蓝色的老鼠和粉红色的大象……”当你看过《小飞象》的动画片,了解小象的故事后就知晓这一切来源于此了。

当年没有人知道如何饲养一头来自非洲草原的象,它在不属于自己的世界走过了被潦草对待的一生,那个唯一爱着他的饲养员也只能靠应付人类痛苦的办法来缓释它的痛,这一切都令人心碎。

那只喝醉的象,充满了不可描绘的忧伤。

03

蒂姆·波顿的于心不忍

有人看完电影说看不到蒂姆·波顿的影子,毕竟印象中的他是电影世界的一朵大奇葩,他既有架构完整故事的娴熟能力,又至始至终有着难以磨灭的“童话”情结。阴晦寒冷的哥特世界巧遇迪士尼一样的明亮温暖的爱和希望,他以其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游走于类型片王国,给人类留下一个永恒纯真的“彼得潘”。

我至今还记得《剪刀手爱德华》的开场,开始于幽暗的楼梯道,深蓝色的镁光下,童话里吸血鬼居住的城堡带给人哥特似的恐怖体验。这里人迹罕至,杂草丛生,但是你踮着脚尖走进去,推开虚掩的铁门,远远看去阴森的黑白色调竟变成郁郁葱葱的生命的绿色,那里住着一个孤单的灵魂。

那种巨大的童年孤独贯穿在蒂姆·波顿所有的电影里,他最黑暗也最光亮,最残忍也最温柔。

到了《小飞象》几乎看不到哥特黑暗的影子,但我恰恰觉得这非常蒂姆·波顿,他曾经拷问了很多次人类,展现和流出了多少他对人间的失望、心酸、难以提及的伤痛。但所有那一切逝去,他仍旧让你惊异,在最邪恶的地方开出最纯洁的花,经过的所有痛楚都成为美善的道路。

他始终是个无法浇灭自己内心纯粹暖意的“好小孩儿”,他的《小飞象》异常温暖,他几乎不舍得那头拥有幼童一样的眼睛的小象再经历更多的人间劫难了。影片中和母亲的分离弱化了原型看到母亲惨死的记忆,拥有一双巨大的耳朵成为了它的不幸与幸运,蒂姆·波顿爱它,像守护婴儿一样守护小象的心灵。

04

小飞象的儿童伙伴

小象的巨型耳朵令它成为异类,就像平和小镇的“剪刀手爱德华”是异类一样。小象的母亲疯狂的护佑它的孩子,让它成为了一个无能为力被送走的“疯象”,所有的“异类”都在孤独的成长。

电影中蒂姆·波顿给小象找到了真正的伙伴,那两个儿童失去了母亲、父亲服兵役回归时少了一条胳膊。他们同样面临着失去的痛楚,孩童带着天然的爱意和小象相互信任。

被关起来的母象和小象分离,它们相互牵挂悄悄探望,无法不对母子连心的戏码动情。当大象被买走,小象瘫坐无力伤心呜咽,两个孩子走进来揣测如何安慰它。

男孩儿说:“或许它想一个人呆着”。

女孩儿却飞快的回击:“没有人在难过的时候想一个人呆着”。

看到这里我突然为蒂姆·波顿流下眼泪。这个借用电影里的一切表达自己的导演,他的故事非常神秘,至今除了在媒体资料里知道他拥有一个异常孤独的童年以后几乎什么也不知道,他只字不提,对自己的隐痛从不赘言,这样的人,多年以后肯在影片中吐露出这样的真实心迹,实在不易。

我不由得想,他或许被一些成长后的好,暖热了心脏吧。儿童和小象之间有强烈的共情,以“失去母亲”作为文本连接,儿童知晓那种难过,肯用一腔天真的善意帮助小象母子团圆。

05

每颗孤独的心是如何长大的

“小飞象”因为拥有飞行这样特殊的天赋而变得价值连城也同时灾祸并行,“飞行”的意义非常符合迪士尼一贯“自由和爱”的母题。而蒂姆·波顿给了飞行更多层面的意义。

从孩子们无意用羽毛和小飞象玩耍令它生理应激反应而起的飞——到看见羽毛就本能的飞——以及最后杀出火海没有羽毛完全自主的飞。这层层的叙事逻辑清晰而缜密,伴随着故事的跌宕起伏,这就是迪士尼的魅力和功底,哪怕只是平常的讲述一个故事,它也从来不敷衍每一颗透明的心灵。

除了叙事层面的“飞行要义”外,还有“自由与否”的论述。“飞”无论在任何文化里都有自由的韵味。片中的讲述里关于飞行的启示是有目的的:小象为了见妈妈才答应表演。这时候小象的“飞”是一种对团聚的交换,这和“飞”本身的存在是冲突,因为“飞”原本就是天生,因为人类的为难才让它成了被明码标价的生意。

而我们只消思考一分钟,当你被强迫做违背自己意愿的事的痛苦感,就能明白跨生物种族的象吞咽了多少委屈、无奈、伤心才来同意人类的意愿。

过去一位养猫的朋友和我聊过他的猫,那是一只漂亮可爱而脾气火爆的猫,不亲近任何人类。我以为是猫不接纳。但朋友说“它这样很好,这才是一个雄性的猫科动物。”

“其实我知道猫可以训练,但是你知道代价是什么吗?就像马戏团的老虎狮子,面对鞭刑的颤栗,会留下一辈子的创伤。猫会对心理创伤记一辈子,而这是唯一的训练方式。

就让他自由自在吧,一生不过短短十几年。每天独立而美好的在我面前,就已经很好了。”

大象拥有巨大的形体也拥有巨大的温柔。它们是极其温顺的动物,热爱家庭,对万物亲昵相信。所有以一己之心来扭转生物性灵和天性的行为都是巨大的暴力,何况人类从未真正停止对象的屠杀。

《小飞象》的结局当然是明亮的,那些被利益驱逐之外的马戏团成员们,万众一心的为小象母子的团聚努力,人们不是没有看见黑暗,人们只是从来不放弃对美好固有的坚守。

也有人说蒂姆·波顿为什么要毁灭了片中那个利益为上的“Dream land”,很简单,因为心中对纯洁的庇佑有多强烈,对丑恶和不洁就有多仇恨。在儿童世界,没有暧昧的灰色地带,迪士尼的童心在于:简单、明朗、一切众生靠爱的滋养活下去。

我觉得这是迪士尼永远最酷的真理。

本文作者:走走小姐。影评人,写作者,普通江湖儿女。“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的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第一章节资料参考:https://www.dailymail.co.uk/news/article-6864855/Tragic-true-story-Jumbo-real-life-alcoholic-circus-elephant-inspired-Disneys-Dumnp.html

小飞象背后的故事有没有打动你?

你怎么看待人类和动物的相处关系?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与我们共享

为这个感人的故事点一个“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