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

曹操是一位历史上颇受争议的人物之一,对于他的名气那可以说得上是家喻户晓了吧!瞧!最简单的一句顺口溜:说曹操,曹操到。

东汉乱世,曹操一生“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河南许昌:魏王“曹操”亮相曹魏古城华丽迎宾赐福千万游客

下面进入正文,说起曹操,他自幼聪慧而又时不时地透露着一丝狡诈。如在《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这样的小片段,话说在曹操小的时候,他有一个亲戚老是在他父亲面前说他坏话,怎么这个不懂事,那个没礼貌等等。

于是他就琢磨着怎么堵住对自己一点都不友好的那张嘴。他心脑机灵,计从心起,故意在那个亲戚面前装病,让他接下来去转告给自己的父亲,而父亲匆忙见到他时却发现他并没有毛病,从此他的父亲便再也不相信他的那个亲戚的话了,曹操也从此不再有后顾之忧了。

东汉乱世,曹操一生“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这一招可以说是真的很管用啊!

还有一次,曹操在行军途中杀死了跟随自己多年的一个仆人,他借此来说自己好梦中杀人。作为曾经也谋划过献刀刺董卓的过来人,他自然也怕被别人行刺,他又是个生性多疑的人,他可能不想同现在社会上那些泛滥成灾的失眠人一样,如是乎就想出了这么个点子来睡个安稳觉,保证人身财产两不误。

那么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为什么作为对手营中的关羽被他擒住时,他却不杀掉这个对他统一天下有一定威胁的人呢?

我个人认为他不杀关羽当然还是有很多好处的。首先他知道关羽素来勇猛,便想劝降关羽,给他审请加官进爵,挂印封金,可关羽似乎不喜欢这些虚浮的身外之物。即便是关羽不能为他所用,他也不能杀他,因为他看到了一个重点那就是关羽的忠,宁死不降,他要以他作为自己帐下大将的表率,使部下皆效仿其忠。

东汉乱世,曹操一生“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河南)许昌:上演历史情景剧《霸陵相送》

真是千年等一回啊!好不容易才等来这么个机会,请了关羽这么位重量级演员来给自己做做广告还不要钱,免费的。杀了他也就等于自拆招牌了。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还得将这段故事放回到原著当中,曹操当时正迎击袁绍的大军的追杀,正当用人之际。后来关羽感其恩,刺斩河北名将颜良,这才解了阿瞒的白马之围。

曹操自起兵以来,剿黄巾,击吕布,攻袁绍,败袁术,所向披靡,山东各郡皆为其所收平,而后北方逐渐平定统一,虽然后面他在征讨东吴孙权时失利。但他为什么一直不称帝而以汉之丞相自居呢?这一直也算是个历史上非常有争议的话题。

东汉乱世,曹操一生“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史学家们都很是认可他,觉得他是一个很有节操并很有讲究的人,不像西汉末年的王莽那样做着做着就弄假成真了,他一生有机会却仍不称帝。实则并不是这样,曹操与王莽当时的性质完全不同,王莽侍君而自己并无实权,一旦天子长大,他自己仍然时时有危险处境。

到曹操这,那汉献帝只是个傀儡而已,并无实权,曹操不废他只是为了利用他的名义来笼络天下人之心,而实权一直在己,废弑随时都可以,并且他还想借天子以号令天下诸侯,而一旦自己当上了皇位,则免不了天下诸侯的不服,自然会对他倒戈相向。如果他利用汉天子完成了统一大业,平定各方割据后则势必废君。

东汉乱世,曹操一生“功首罪魁非两人,遗臭流芳本一身”

2009年‘红色悬崖’电影

曹操是个非常有远见的政治家,他的企图可谓是远大的,我的推断从曹操之子曹丕篡位称帝就可以得到验证。曹操自知自己生前是不太可能统一天下了,他便将希望寄托在了自己的后人身上,其实他是一直在为子孙打基础,谋帝业。

曹操被人们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一生戎马,又善于歌赋,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建安风骨乃由其父子三人而开创,闻名于世。总的说来他也算一位有着雄才大略之人。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