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金质开元通宝的发现,不仅仅证明了张祜没在诗里编故事,不仅仅满足了无数钱币收藏家有生之年,一定要见一见这些金质开元通宝的梦想。其中,就有整整30枚,当年唐玄宗撒币用的,金质的开元通宝。

今天小编要说的,要从“撒币”这个网络流行词开始。撒币,莫非小编要给大家发小钱钱么?错!

撒币,是指从2018年1月起,开始流行的奖励直播答题风潮。就是用户答题,活动背后的金主提供大量的奖金。很多互联网大咖们,都曾提供几百万,甚至一个亿的答题奖金。可是你绝想不到的是,大佬们的这种“撒币”行为,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已经有人玩过了。

唐玄宗喜欢用“金钱”赏赐臣民,但早已绝迹,在这里一次出土30枚

唐玄宗喜欢用“金钱”赏赐臣民,但早已绝迹,在这里一次出土30枚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

唐代著名诗人张祜曾写过两首《退宫人》,其中一首说“开元皇帝掌中怜,流落人间二十年。长说承天门上宴,百官楼下拾金钱。”诗中描写的这段,就是当年唐玄宗时期,大唐帝国强盛富饶,四海歌舞升平。文艺细胞十分发达的唐玄宗,上班工作之余,经常要到承天门的楼上设酒宴联欢。而每次到了酒酣舞醉,兴致高昂时,唐玄宗仍然不忘与民同乐,经常叫人取来大把的开元通宝,从楼上向下随意抛洒。你不用下载APP,也不用注册用户,更不用答题,只要有手,而且运气超好,谁捡到的就归谁。而且今天没捡到也不用急,还有下回,下下回。重要的是,身为大唐之主的唐玄宗是不屑于抛撒普通的铜钱的。因此,每次一把一把从楼上撒下的,都是宫廷特制的,或银质,或金质的开元通宝。这,才是真正的“撒币”,唐玄宗,才是历史上第一位撒币的金主!

唐玄宗喜欢用“金钱”赏赐臣民,但早已绝迹,在这里一次出土30枚

唐玄宗喜欢用“金钱”赏赐臣民,但早已绝迹,在这里一次出土30枚

可一千多年过去了,当年从承天门上撒下的那些金的,银的开元通宝,却始终没见踪影。要知道,那不是普通的铜钱,谁家捡到了,都不会随便拿到市场上换二斤猪肉,买几瓯老酒。一定是装在小盒子里珍藏起来,甚至代代相传。可考古人员挖掘了这么多年,除了那首唐诗,和人们越传字数越少的几个故事,几乎再没人见过真正的金的,银的开元通宝。以至于有人开始怀疑,那段“撒币”故事的真实性。

唐玄宗喜欢用“金钱”赏赐臣民,但早已绝迹,在这里一次出土30枚

直到1970年,西安市碑林区的何家村,在文水巷的一个收容所的建筑工地上。民工们正在打地基,在挖土时,突然发现地下深埋了两个土灰色的陶瓮。挖到藏宝了!民工们放下工具围过来,瓮盖打开的一瞬间,耀眼的金光破空而出。没错,全是唐朝皇宫中的宝贝。随后,考古人员又在附近相继发现一个陶瓮和一个银罐。里面整整出土了1000多余唐代皇室日常使用的金银器。其中,就有整整30枚,当年唐玄宗撒币用的,金质的开元通宝。这是金质的开远通宝,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次发现。

唐玄宗喜欢用“金钱”赏赐臣民,但早已绝迹,在这里一次出土30枚

唐玄宗喜欢用“金钱”赏赐臣民,但早已绝迹,在这里一次出土30枚

金质开元通宝的发现,不仅仅证明了张祜没在诗里编故事,不仅仅满足了无数钱币收藏家有生之年,一定要见一见这些金质开元通宝的梦想。做为唐王朝皇室专有的金币,那精细的制作工艺,充分体现了唐朝最高的工艺性和艺术性。证实了宫廷作坊院,只求最好,不计成本的“超级任性”的指导思想。在学术上,更是完善了鲜活的唐王朝歌舞升平,君臣同乐的重要历史细节。

时值今日,当我们每一次看到那些金黄的开元通宝时,仍然能让人真切地感受当年,大唐盛世的无穷魅力和迷人风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