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匠|徐学清:人淡如菊 心素如简

        为弘扬“工匠精神”, 吴中团区委整合各界资源,在2017年3月成立了吴中区青年手艺人协会,引领广大青年传承手工技艺,推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青年手艺人是新时代新兴青年群体的典型代表,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建功改革发展,创新创优创业,以实际行动为传承“吴文化”、推动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担当。

       吴中团区委特开辟《青匠》专栏,与大家分享我们身边的青年手艺人代表。

       今天,一起跟着吴小志的脚步来了解下吴中青年手艺人徐学清的故事。

初识

徐学清

推波拦月,女子该如何于流光中绽放,才撑得起卿卿岁月更迭?一舞惊鸿,一歌独秀,还是巾帼挥斥方遒?

初识徐学清,脑海里竟冒出“女先生”二字。她像一枝淡雅的兰,幽幽暗香,从笑容里吐露,像春日暖风,化在了人心里一丝甜意。

舒服,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是在车水马龙里守住的一丝安宁,在炎炎烈日下浸出一抹清茶凉,在灯火辉煌处承起的一股淡墨香。如若时光有味道,我想,她的味道应该是薄荷茶,轻透却又坚韧弥久。

01

林徽因说过:真正的平静,不是远离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可在烈日洪流下,又有几人能静下心来,苦心钻研刺绣这个古老的传统技术?当新兴工业淹没刺绣市场,谁又能守住这折磨人的针线活?当老一辈艺术家心心切切担忧这艺术的前景时,能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守住这丝丝绢帛?

淡淡丝绢帛,轻轻彩虹线。锁丝平金枝,洒线挑花秀。点点暖意碎在一针一线下,像极了灵动的风,把清凉铺在了纤纤玉手下。她的作品,大多和她的人一样,带着清香,含着一丝清雅。大抵把生活的潇逸流入艺术,便是人间难得四月天。她的刺绣总是创造性地把古代书法和传统绘画技术融入其中,既有书法的坚韧,亦有绘画的意境,淡雅的留白总能引人遐想,在一针一线下藏词藏生藏物。

02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鱼之乐》一作。《鱼之乐》取自由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的典故,把刺绣水墨画古词融于一作,足矣让人浮想联翩。

初始我本以为,画就是画,绣就是绣。可自望见徐学清的作品后,时感茅塞顿开,画中绣、绣中画、若不仔细查看,断无法看出凹凸有致。子非鱼,子非我,我非子。庸俗的词句已无法评价此结合了古今的著作,单凭肉眼,只可见墨鱼水中嬉,活灵活现,栩栩生动。两鱼欢游,不知是欢或是愁。

03

转眼入目《竹语》一作,可以说是刺绣和中国传统书画的完美结合之一。为何称之为竹语?竹无声,鸟有语。无论是四君子,亦或者岁寒三友,竹都并列当中。鸟语竹香沁人心扉,墨色《竹语》一望便移不开眼,远看仿若威风撩竹,鸟声嘶鸣,一叶一语间,尽显姿态。境界之美最为朴实,文墨之画贵为瑰宝。密密的针线是作者对艺术的热爱,虚实疏密的丝线穿过自然的粗细,把绘画和刺绣无缝链接,这是艺术与艺术的结合,是美与智慧的激荡。人有性格,画有风格,画与绣的结合亦有风韵。

徐学清的刺绣是这样,让人心动,让人羡慕,让人深思。让人在高楼大厦中望见葱郁绿林、在工业尾气中闻见扑鼻花香,在现代社会里向往自然美妙。她将清秀的美景融入了作品中,紧紧结合时代特色,加入了自己对这门艺术的理解,独具一格。她将刺绣表现得随意而典雅,反映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质,这无异于是对中国文化为何会历久弥新的最好解答。

她的作品构思,绣工精致,色彩清雅,特色突出,她以自己的办量丝丝缕缕为刺绣注入新的活力,像兰花一样坚韧不拨地绽放。热爱,让徐老师努力着前行,她让我们懂得坚守,懂得珍惜。希望这珠兰花能够在刺绣工作中继续发挥自己的魅力,也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大放异彩。

她的作品构思,绣工精致,色彩清雅,特色突出,她以自己的办量丝丝缕缕为刺绣注入新的活力,像兰花一样坚韧不拨地绽放。热爱,让徐老师努力着前行,她让我们懂得坚守,懂得珍惜。希望这珠兰花能够在刺绣工作中继续发挥自己的魅力,也希望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走向世界,大放异彩。

特别鸣谢:

度假区团工委

光福镇团委

香山街道团工委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