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使不和现代篮球比较,1949赛季诞生了NBA历史上第二长的比赛,锡拉丘兹国民队经过五个加时125比123战胜了安德森包装工队,加时赛中双方一共得到了96分。即便到了1987年,美国四大联盟排名第一的职业橄榄球联盟NFL闹罢工,CBS也宁可播大学篮球,也不愿意直播NBA。

你好,我是杨毅,欢迎继续收听《NBA为什么这么牛》。

上一期我们讲了,由于美国得天独厚的体育人才优势,NBA在美国天然就有全世界最好的生存土壤。但实际上,有了这样肥沃的土壤,未必就顺理成章能有今天的NBA。换句话说,人才层面的优势并不是NBA成功的唯一条件。在NBA之前,美国死掉的职业篮球联赛非常多。就连现在看上去风光无限的NBA,也有过潦倒不堪、乌烟瘴气甚至生存堪忧的黑暗岁月。

这一期我们就来说说,NBA从诞生之初到今天,经历了怎样波折的命运,曾经沦落到怎样的田地,又是在泥潭中如何挣扎出来的。

篮球诞生记

咱们得从头儿开始说起。篮球这项运动啊,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当时啊,他在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学校任教,当地盛产桃子。我不知道大家见没见过美国人怎么摘桃子啊,他们在身前穿一个上下全都通着的布口袋,爬梯子上树,把口袋的下半截往上一兜,就漏不下去了,装满口袋之后,到一个大框的前面,把下半截一打开,整个口袋的桃子就都进筐里了。当地的小孩儿啊,就特别喜欢把球投进这装桃子的大筐里,当成是一种游戏。奈史密斯博士从中得到了启发,采纳了当时已经比较成熟的足球、曲棍球等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这里咱们多说一句啊,现在很多人一说体育项目,就是足球篮球一起说,但其实和足球相比,篮球真是一项年轻的运动,到今天也才只有120多年。足球的历史可就长了,咱们不说什么中国的蹴鞠,或者罗马人的哈巴斯托姆这种古代足球啊,单说现代足球的诞生,那也可以追溯到11世纪,距今也有1000多年了。刚才咱们说,篮球诞生于1891年,这时候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和第一个足球协会都已经过30岁生日了。

现代足球由诞生到确立沿用至今的规则,经历了800多年的时间,这个规则就是足球发展史上重要的《剑桥规则》。《剑桥规则》其实就是当时在英国伦敦,牛津和剑桥这两所历史悠久的名校之间,踢足球比赛时的规则。比如说,为什么足球比赛每队有11个人呢,因为当时在学校里每套宿舍就住十个学生和一位老师,宿舍与宿舍之间的比赛,当然就是11对11了。

说回篮球,年轻有年轻的好处,可以很快的完善规则,并且有很多成功的经验可以借鉴。所以短短几年时间,篮球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普及,甚至在1895年,篮球诞生4年之后,就由美国人鲍勃盖力传到了大洋彼岸的中国。

NBA的早期岁月

又过了半个多世纪,1946年,一个叫BAA的篮球联赛在北美诞生了。这BAA并不是最早的篮球职业联盟,竞技水平呢也没比当时其他已有的联盟更高。不过,他们是最早尝试在大城市、大球馆进行稳定“演出”的。你看,我用了演出这个词,而不是比赛。因为那个时候的篮球比赛更像是一个文艺表演,而不是竞技体育。又过了两三年,这BAA陆续把另一个联盟NBL的球队吸收进来,两家联盟正式合并,改名为NBA。

所以啊,NBA这块牌子1949年就有了,但初期的NBA比赛节奏拖沓,时间冗长,并不受观众的待见。我们举一个例子,1951年1月6日,印第安纳奥林匹亚队击败罗杰斯特皇家队的比赛,至今依然保持着史上最长NBA比赛的纪录。这场比赛,双方在常规48分钟结束之后,进行了六个加时赛才分出胜负,打了6个加时啊,比分却只是75:73。加时赛双方一共只得到了18分,算下来每队每次加时赛只能拿到1.5分。

60年之后的2009年,NCAA的大东区锦标赛上同样迎来了一场六加时鏖战,雪城大学和康涅狄格大学的比赛进行了将近4个小时,直到凌晨一点半才决出胜负,双方一共得到244分,有超过100分是在加时赛中取得的。

即使不和现代篮球比较,1949赛季诞生了NBA历史上第二长的比赛,锡拉丘兹国民队经过五个加时125比123战胜了安德森包装工队,加时赛中双方一共得到了96分。为什么在皇家队和奥林匹亚的比赛中,似乎没人愿意投篮,只是在磨洋工消耗时间呢?

主要原因就是那个时代是没有24秒限时的,这让球员们可以在场上任意的消磨时间,谨慎的选择投篮机会,比赛变得冗长乏味,最终比分也是非常的低。再加上奥林匹亚队本身就不擅长得分,而对手皇家队是联盟中节奏最快的球队,因此奥林匹亚队故意放慢比赛节奏,最终也如愿获得了比赛的胜利。

但这样的比赛无疑会伤害到联盟,因此在1954年,24秒计时器应运而生,改变了篮球比赛拖沓冗长丑陋不堪的面貌之后,NBA才开始真正有了生命力。

这个时代改变联盟的除了24秒计时器,还有NBA历史上第一个可以称为球星的人——乔治·麦肯。看球年头多的球迷可能对麦肯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而他最大的意义,是让高个子第一次成为了联盟的焦点。在麦肯之前,NBA是一项不折不扣的小个子运动,球员的平均身高虽然比普通人略高一点,但强调的还是速度和灵活性。但是麦肯的出现改变了联盟,这位明尼阿波利斯湖人队的当家中锋,连续6年获得联盟得分王,带领湖人队6年内五次夺冠。

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人可以防得住麦肯的勾手投篮,以至于1949年12月,当麦肯率领湖人造访纽约时,麦迪逊广场花园外灯箱上赫然就打出了“迈肯挑战纽约尼克斯”的宣传语。联盟被迫在1950-51赛季开始之前,将罚球线距离从6英尺延长到了12英尺,以防止麦肯要到球后高效率的勾手。下一个享受到如此待遇的球星是张伯伦,它让联盟将三秒区从12英尺扩至16英尺。即使这样,麦肯还是可以获得联盟最高的28.4分。

麦肯的出现改变了NBA的格局,使得NBA从蛮荒时代迈入了史前时代。60年代,NBA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比赛在电视上也有了少量的播出。

NBA与ABA的合并

不过直到70年代,NBA在美国职业篮球市场上仍然不能称为独角兽,因为他们还有一个叫ABA的强大竞争对手。这ABA联盟可是砸了不少钱,抢走了不少资源,特别是70年代出道的一大批天赋最好的运动员,大多进了ABA联盟。

其中最有名的一个,便是后来乔丹的偶像,“J博士”朱利叶斯·欧文。欧文是70年代最引人关注的篮球运动员,他能飞善扣,是第一个“在篮筐上面打球”的巨星。即便当时ABA比赛没有电视上转播,但篮球迷口口相传,说:“哎你知道么,ABA联赛里有一个爆炸头的狠角色,那家伙,能在天上飞5秒,从罚球线就能起跳扣篮。”当然啦这个我演绎过了,但是欧文在当时确实成为了比NBA所有球员都要酷的角色。ABA的竞争,让NBA的票房和比赛含金量大受损失。

但很快,1976年,NBA又与ABA合并了。对于合并这件事,你不能简单的理解成NBA把ABA收购了。事实上,是有四只ABA球队并入了NBA联盟,而且这四只球队都支付了加盟费,承受了损失。其他没加入NBA的ABA球队呢,就地解散,所有球员进行拍卖。

这样一来,NBA从跟ABA合并起,基本就算一统了北美的篮球市场。像J博士这样的明星球员,更是将滞空和飞翔的动作带入了NBA,开创了艺术篮球的先河。可你要是觉得自此,NBA就走上了康庄大道,就等着坐在家里数钱,那可就大错特错了。NBA真正的危机,也就是我们开篇提到的潦倒不堪,甚至生存堪忧的黑暗岁月,恰恰出现在与ABA合并之后。

NBA的黑暗时代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多种因素联合起来,把NBA联盟拖进了泥潭。

中国有句俗话,叫“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这话放在那时的NBA球员身上也十分合适。一统北美篮球市场为NBA带来了可观的票房收入及转播收入,首先要提高的就是球员工资。但是富起来的NBA球员却受到了无处不在的可卡因的诱惑,联盟里大量有天赋的球员受到腐蚀,造成球员的巅峰期极短。

我们多说两句,为什么那个时候球员会受到毒品的影响呢?我们又得交代一下美国那时候的大环境背景,你看我们一个体育栏目还总得干点人文历史的事儿。1960年代中后期的美国发生了很多大事儿,比如深陷越战泥潭,古巴英雄切·格瓦拉被杀害,黑人解放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被刺杀等等。这些事情,加上因为失业率增高、贫困阶层扩大而导致的绝望与沮丧情绪蔓延,整个社会都笼罩在对保守政府无法容忍的愤怒情绪里。

这种情绪催生了那个时代美国娱乐、体育行业的激进倾向,媒体还迷上了对极端艺术行为和摇滚音乐会的表演与骚动的报导。在当时的摇滚音乐会上,吉他常被打得粉碎,美国国旗常被焚毁,音乐历史上著名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正式诞生在1969年。所有这一切,都显示了当时正在进行的“反文化运动”摧毁一切的力量。 主导反文化运动的中产阶级年轻人渴望挣脱一切传统桎梏,通常被称为嬉皮士[Hippies]。而什么最能够打破国家、父母、邻里加在人类身上的限制、法律与习俗呢,莫过于性与毒品。

因此,当受到这种文化熏陶的孩子成长起来,成为社会活动的参与主体的时候,毒品就开始在各行各业开始泛滥。不只是篮球圈,娱乐行业,像音乐、电影、电视、迪斯科、夜总会,还有所有的职业体育联赛,全都被毒品污染了。

在《洛杉矶时报》1980年的一篇报道中,当时NBA亚特兰大老鹰队的总经理估计,NBA涉毒的球员达到75%——四分之三啊!!!染上毒瘾的球员在比赛中通常无精打采,频繁的缺席训练,有些人的运动生涯也就莫名其妙地终结了。NBA的比赛质量受到了严重破坏,观众自然也就不愿意买单了,何况,NBA的受众一直以来都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哪个家长愿意自己的孩子看着一帮瘾君子打球呢?

毒品泛滥对NBA市场开发的影响恶劣到什么程度呢?当过NBA副总裁的史蒂夫·米尔斯说:“如果我们跟一个潜在的赞助商安排30分钟面谈,前20分钟我们都得拿来干一件事,就是让对方相信,我们并不是所有球员都在吸毒。”

其实NBA之所以能够与ABA合并,并不是因为NBA做的多出色,而是因为ABA更早的倒在了毒品的恶劣影响下……

除了吸毒,还有一系列可怕的球场暴力事件接连发生。姚明进入NBA的第一位恩师是火箭队的主教练鲁迪·汤姆贾诺维奇,细心的观众可能记得,鲁迪的脸上遍布疤痕,表情也经常很不自然,这一切,都源于1977年的一次球场暴力事件。

那个时候,凭借英俊的外表和出色的手感,鲁迪很快成为了联盟最受欢迎的全明星。然而不幸的是,这也是NBA最野蛮的时代。由于联盟处罚办法的缺失,球场暴力现象屡见不鲜。1977年,球场暴力到达了顶峰。赛季开始没多久,张伯伦就因为拳击肯特·本森而折断了手骨。当这次斗殴发生时,谁也没想到,仅仅20场之后,湖人与火箭的比赛将会催生NBA在奥本山宫事件之前,最血腥、残酷的斗殴事件。

与奥本山宫持续数分钟的混乱闹剧不同,这次冲突的暴力过程,只有一拳,那一拳,从此改变了鲁迪的命运,也改变了NBA这个联盟的走向。

1977年12月9日,鲁迪和火箭挑战湖人队。比赛很快显现出了浓重的火药味,火箭球员凯文·昆纳特与湖人前锋科密特·华盛顿发生口角,进而演变成肢体上的拉扯。眼见队友陷入麻烦,鲁迪想冲上去拉开两人。“他从我身后冲过来。我当时根本不知道他是要劝架,我感到极度恐慌,于是就向他挥了一拳。”华盛顿后来回忆说,他的那记右勾拳重重打在汤姆贾诺维奇的脸上。后者瞬间倒地,血流成河。脸上遭受冲击的部分被打得塌陷了下去——这种描述一点都不夸张。

“他们不停用毛巾为我蘸伤口,以便看清我的面部骨骼究竟哪里被打碎了。可这很难,因为血一直不停地流出来。”汤姆贾诺维奇回忆当时的情景说,“后来我被送到了医院。在急救室里,我听见医生对我说,‘我必须告诉你,你大脑里的脊髓液已经从伤口漏出来了。”汤姆贾诺维奇听着类似死亡通知的告白,头晕脑胀,“我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打球,甚至,我都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活下去。”

上帝保佑。汤姆贾诺维奇最终活下来了,只不过他的脸先后经历5次修复手术,也没法完全修复他的鼻子。经过漫长的恢复期回到赛场后,他的投篮也失去了往日的神准……多年以后,汤姆贾诺维奇在退役后成功的转型为NBA主教练,并帮助火箭队两夺总冠军,但那次球场暴力事件,却是他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痕。

球场暴力事件加上蔓延的毒品,让美国观众普遍有一种NBA失控了的糟糕印象,NBA球馆的上座率持续走低。

被CBS绑架的日子

祸不单行,NBA与老合作伙伴CBS电视台的关系也在持续恶化。

1978年,NBA同CBS续签下了一份4年7400万美金的转播合同,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个金额看上去相当优渥了。此前NBA与CBS的两份合同分别是三年2700万、和两年2100万。可以说NBA从电视台获得的收益在稳步提升。但是新合同的到来却一点都不顺利,CBS方面直到签字的时候还在打退堂鼓。最后,作为双方协议的一部分,CBS拥有可以随意延播NBA季后赛、修改季后赛的比赛时间、削减周日转播NBA比赛的数量等等特权。事后证明,CBS的特权对NBA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1980年是NBA历史上重要的一年,一个叫埃尔文-约翰逊的年轻人进入了联盟,后来,它以另一个绰号在NBA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就是魔术师-约翰逊。这年的NBA总决赛在洛杉矶湖人队和费城76人队之间展开,这个系列赛汇聚了后来的NBA历史得分榜第一名“天勾”贾巴尔、NBA历史三双王“魔术师”约翰逊、上面我们讲到过的“J博士”欧文,这些今天听来都振聋发聩的超级巨星。

但是CBS电视台却为了最大化转播利益,逼迫两队在周六周日连打两场,我们都熟悉,这叫“背靠背”。在今天,一般这种情况只会出现在常规赛之中,因为连续两天打两场比赛,对运动员的体能是巨大考验,对比赛质量也是一种伤害,更何况这还是总决赛的强度。你别以为季后赛、总决赛打“背靠背”就这一次。实际上,NBA在那个年代,不得不安排一些队伍在周六周日的下午打“背靠背”,这样才能得到更多的电视直播机会。

1980年总决赛,第三、四场被安排成打“背靠背”比赛。五场比赛战罢,洛杉矶湖人队3比2取得了赛点,第六场比赛就变成了可能产生总冠军的关键一役。可是CBS却让自己全美各地的分公司自主选择播出时间:直播,或者等到深夜11点半录播。不幸的事,只有四座城市——两支参赛队各自所在的城市费城与洛杉矶,再加上波特兰、西雅图——只有这四个地方直播了那场总决赛,其他地区的分公司全部选择录播。

而1980年总决赛的第六场,成为了NBA历史上最传奇、最伟大的战役之一。菜鸟新秀“魔术师”约翰逊顶替受伤的“天勾”贾巴尔出任首发中锋,打出惊世骇俗的表现,他在这场比赛中得到42分,14次罚球全部命中,同时揽下15个篮板球、7次助攻、3次抢断和1次封盖。76人阵中得到27分的朱利叶斯-欧文也对魔术师赞不绝口:“他的表现太惊人了,太了不起了。”

就这样,初出茅庐的魔术师率领湖人夺冠。但是,这样一场可遇不可求的比赛却没有全美直播,这被后来的NBA总裁大卫·斯特恩引以为NBA联盟之耻。

事实就是这样,在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没有电视台愿意在黄金时段直播NBA的比赛。即便到了1987年,美国四大联盟排名第一的职业橄榄球联盟NFL闹罢工,CBS也宁可播大学篮球,也不愿意直播NBA。CBS甚至一度提出:要我播NBA的球,你得倒贴给我5万美金。

其实CBS的强势是多方面原因决定的。一方面,由于咱们在上面提到过的原因,NBA的比赛质量在70年代末大打折扣,毕竟谁都想不到“魔术师”约翰逊这样的新秀会突然冒出来。其次,NBA的竞争对手远不止于其他职业篮球联盟,它的对手是各种各样的体育联赛,有职业橄榄球联赛NFL,有职业棒球联赛MLB,有职业冰球联赛NHL,还有大学橄榄球联赛,甚至连现在我们视为NBA造血干细胞的NCAA大学篮球,那个时候都是NBA的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毒品泛滥、比赛水平降低、媒体关注度下降,NBA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的时候,陷入到非常尴尬的境地,迎来了自己的至暗时刻。今天的我们知道,他必将崛起迎来自己的辉煌,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下一期《NBA为什么这么牛》我们继续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