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岁的鸡蛋花树、酸豆树,280岁的鱼木树……

海口数百株古树名木将有“电子身份证”

市民扫码即可知悉树的名称、年龄、保护人等信息

南国都市报10月28日讯(记者胡诚勇)五公祠300岁的鸡蛋花树,新埠岛300岁的酸豆树,白沙坊280岁的鱼木树……10月28日,记者从海口市园林局获悉,为期三个月的海口主城区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如今已接近尾声,目前已有300余株古树名木的信息被登记在册,普查人员正在进行查漏补缺工作。下一步,还准备为这些古树名木编发“电子身份证”,以方便大家扫码识古树。

海口园林局义务植树处处长程凡介绍,此次正在进行的海口主城区古树名木资源普查,是海南省第二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工作的一部分。早在十几年前,我省就已经对全省古树名木分阶段进行了普查,并动态监测其生长现状,逐年增删现存的古树名木数量等信息。截止此次普查前,海口市主城区已记录并挂牌的古树名木和后续资源共503株,其中古树253株,名木84株。

据了解,9月20日,海口正式开始对主城区古树名木资源进行新一轮普查,并计划于12月中旬前完成全部普查工作。目前实地普查工作已接近尾声,已普查登记到的古树名木达300多株。按照树龄大小分为一、二、三级古树来看,此次普查到的古树当中,以一百年以上的三级古树最多,300年以上树龄的二级古树已十分稀少。考虑到部分古树树龄难以判断,可能存在未受到关注而被遗漏等情况,普查员仍在实地走访调查,进行查漏补缺工作。

记者从海口市园林局了解到,借着此次普查的机会,海口将为古树名木及后续资源设立统一的新铭牌,标注上树名、树龄、科属和保护级别等基本信息,并编发统一编号和二维码。“届时,古树名木也将有自己的‘电子身份证’,市民扫码即可知悉树的名称、年龄、保护人等信息。”海口市园林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300年以上树龄:海口五公祠鸡蛋花树

五公祠鸡蛋花树。海口园林局供图(资料图)

记者了解到,在海口五公祠内,有两株树龄达300年以上的古树,是海口现存最“高龄”的鸡蛋花树。鸡蛋花树属于夹竹桃科,因开出的花内黄外白,形似剖开的鸡蛋而得名,且常被种植于寺庙四旁,又被人称为“庙树”或“塔树”,兼具自然和历史文化意义。

300年以上树龄:新埠岛酸豆树

在新埠岛新埠社区居委会附近同样也有一株300年以上的古树,这是一株酸豆树。据之前的测量,此树树高12米,胸围330厘米。海口园林局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海南,树龄较大的酸豆树主要分布在西部或南部市县,在海口则分布比较少,像新埠岛这株树龄这么大的酸豆树很少见。

280多年树龄:白沙坊鱼木树

在美兰区白沙坊还有一株鱼木树,其树龄也高达280多年。此树生长在个人庭院当中,两楼之间,生长空间狭小,无保护措施,能存活这么久,十分难得。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