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是华谊和河南建业历经两年多时间建立的中原首家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同时也是华谊兄弟实景娱乐下的第四个落成开业的项目。进入2014年,董事长王中军提出了“去电影化”概念,并将华谊兄弟实景娱乐变为旗下的独立板块进行运作。

文:小茉莉

9月21日,位于郑州的华谊兄弟电影小镇正式开业。这是华谊和河南建业历经两年多时间建立的中原首家华谊兄弟电影小镇,同时也是华谊兄弟实景娱乐下的第四个落成开业的项目。

而华谊兄弟在前不久公布的上半年财报中显示,该公司电影主营业务已面临巨额亏损。并有报道称华谊经营层除了股权质押外,董事长王中军已经开始了“卖画救华谊”的操作。而在如此的资金紧张之时,随着华谊的第四个电影小镇项目的开业,娱乐项目是否能给华谊带来一线转机?

电影业务危机持续 仅上半年亏损就近4亿

从上半年财报上看,华谊兄弟并没有摆脱2018年的“行业危机”。华谊上半年营收10.77亿元,同比下降49.26%,意味着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亏损为3.79亿元。

除了巨额亏损外,华谊2019年净利润及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均出现负值,这也是其近10年来年中财务数据的首次负值。

至于亏损的原因,华谊表示是受影视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但以光线传媒为代表的头部影视公司上半年依然保持业绩增长。来自业内的观点认为,华谊的亏损从数据上看是由于商誉减值导致。但从业务来看,报告期内的影片票房不佳,以及文旅项目后营收并不理想,也是造成其业绩困境的重要原因。

影片票房不佳 电影小镇项目能否“救”华谊

上半年,占华谊兄弟总营收95.29%的影视娱乐板块收入10.26亿元,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近半。华谊方面称,影视收入的下降主要是报告期影片的市场表现不佳,其中影片《云南虫谷》和《把哥哥退货可以吗》分别只收获了1.5亿元票房和仅175万票房。

同时,华谊投资的影片还连续遭遇档期风波。原本定于6月上映的《小小的愿望》遭遇改档,另一部华谊今年押宝的力作《八佰》也遭遇暑期撤档。虽然《八佰》还是没有明确上线日期,但《小小的愿望》已经在中秋上映,虽未能计入上半年财报统计,但下半年的影视营收对于华谊来说,仍是风险和机遇的喜忧参半。

电影文化城一角

今年4月,在华谊交出2018年净利亏损10.93亿的成绩单后表示,“电影+实景”业务将会是华谊2019年的聚焦点。其中的“实景”指的就是华谊兄弟实景娱乐下的文化城项目。

据资料显示,华谊自2011年起在上海建立个首个文化城,自此开启了其实景娱乐的布局。

进入2014年,董事长王中军提出了“去电影化”概念,并将华谊兄弟实景娱乐变为旗下的独立板块进行运作。并希望到2016年完成20个项目签约,并将实景娱乐年收入做到180亿,年净利润18亿元。

虽然实景板块规划的蓝图很美好,但实际执行起来并不顺利。首先是资产占用过重,在华谊最先建立的上海和海南两个实体项目上,持股比例分别为40%和35%。而对20家的目标,这样的资金占比显然让华谊无法支撑,在后续的项目开发中,华谊采取轻资产战略,将占比控制在10%。

其次是文化城的盈利能力,在华谊开发的12个项目中,实现开业运营的也仅有4家。其中苏州华谊兄弟电影世界的项目耗资35亿元,但年收入仅为2亿元,投资成本回收较漫长。

而真正能实现华谊文化城项目盈利的,或许还是文化配套开发的房地产项目。据悉,华谊在各地的实景项目都配有相关地产项目,拿刚刚开业的郑州电影小镇来说,合作商的在建设电影小镇之后,配套的地产项目名为建业橙园。

作为华谊兄弟,在这个生意中所占股权获得的投资收益,不仅包括实景项目收益,也包括项目周边配套地产项目收益。因此,华谊积极投身的实景项目,或许在不久将来能为其提供丰厚的收益。回归电影业务 靠主营业务自救

虽然实景娱乐项目前景美好,但中长期的收益能力显然无法解决华谊的“近渴”。

财报消息显示,华谊在报告期内具体业务比重为:影视娱乐板块收入10.26亿元;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板块营收入2918万元;互联网娱乐板块收入1765万元。其中以电影为主的影视娱乐板块占其收入的95%以上,回归电影业务,似乎也成了华谊唯一的选择。

其实华谊在去年面临危机后,董事长王中军进行了相关反思,表示“电影一直是华谊最核心的业务,也是公司所有延展布局的动力根源,对华谊来说意义非凡,但电影最近两年表现却一直比较低迷。”华谊将为主营业务回归,他本人也将重回电影一线。

今年1月,华谊“站队”阿里开启全方位合作关系,并将与阿里影业达成一个5年7亿元的借款,以缓解华谊的燃眉之急。

与此同时,华谊下半年的片单中,除了《小小的愿望》外。还有《八佰》等待排期、冯小刚导演的新作《只有芸知道》、陆川导演的新片《两万里计划》、根据手游改编的电影《侍神令》(原名《阴阳师》)、周星驰导演的《美人鱼2》也都已杀青进入后期制作阶段。下半年,华谊是否能来一场翻身仗,我们仍怀期待。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