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国现行陶瓷艺术品定价标准

目前,困扰我国陶瓷艺术品市场进一步发展的原因很多,其中,如何对陶瓷艺术品进行合理定价,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在这一行业的人都知道,在我国喊了多年的陶瓷艺术品金融化的问题,因为当前陶瓷艺术品定价不合理,最后不了了知。

陶瓷艺术品定价不合理,产品价格与内在的价值脱离,不为社会,特别是资本接受,陶瓷艺术品(包括其他艺术品)价值的保值甚至增值就是一个伪命题。

陶瓷要价全靠“蒙”?一起了解陶瓷艺术品定价原则

那么,我们国家现有的陶瓷艺术品又是如何定价,为什么被否定,缺点是什么?

事实上,我国现有的陶瓷艺术品产品定价,大致有以下三种:

1、参照书画市场定价原则,一级美术师每方尺(计量单位)价格多少,二级多少、三级多少。相对应的是我国国家级大师作品每件(计量单位,下同)价格是多少,省级大师是多少,省高工是多少,市高工是多少。

这种定价体系,陶瓷艺术品价格大小与职称大小相对应。大师创作作品,价值高,价格也高;没有职称的陶瓷艺术家,其作品就没有价值。

职称高低,与其工资收入挂钩,这在中国行政、事业单位再正常、再合理不过。但是,这一事件放在陶瓷艺术创作领域,给人的感觉是“荒唐”。这种“荒唐”下的后果是,陶瓷艺术家不用专心创作,专心“职称”便可获得高额的收入。

最后,陶瓷艺术一词不是“异化”,而是“污名化”——陶瓷艺术品成为权力寻租下的“衍生品”

以上,是我们大家都不愿看到的。

2、参照同类拍卖行拍卖品定价,即某产品拍卖价格出现后,类似产品(或同类产品)价格跟风上调。这种定价模式,有一段时间,在我国陶瓷艺术品市场十分流行。

不过,拍卖行拍卖的陶瓷艺术品,拍品在征求时遵守的是“古、真、全、精、稀、名”六原则。现实中,被征集的拍品与非拍品有着本质区别,此外,拍品卖拍前市价与卖拍后市价,有时有着天壤之别。

在陶瓷艺术品市场,参照同类拍卖行拍卖品定价,看似合理,其实不合理,其执行后的结果是陶瓷艺术品价格普遍虚高,有价无市,严重违背陶瓷艺术品内在的市场价值规律,最终不为消费者接受。

陶瓷要价全靠“蒙”?一起了解陶瓷艺术品定价原则

3、参照文物定价法定价。我国文物定价法,包含三方面内容,一是历史价值,二是艺术价值,三是社会基本价值。目前,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没有明确定论,此定价标准无法在实践中落实。

其余内容,我在这里就不再作详细论述。想了解的人,可以去阅读《陶瓷艺术品经济学》,也可以电话联系我,与我直接交流。

(二)

我国陶瓷艺术品科学定价标准

我国现行陶瓷艺术品定价标准或定价原则,已不为消费者接受,广为社会诟病,那么,我国陶瓷艺术品科学定价标准或定价原则又是什么呢?

目前没有!

国外也没有!!

但是,这必须有。因为,它直接关乎我国陶瓷艺术品市场科学有序地向前发展。

陶瓷要价全靠“蒙”?一起了解陶瓷艺术品定价原则

现在,很多人都在探索它。如何建立这一科学定价标准,我们认为,出台的新标准,应该把以下几个问题纳入思考中:

1、陶瓷艺术品是劳动产品,不是神学产品,同样必须遵循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价值规律和市场规律。

2、陶瓷艺术家的劳动不是简单劳动而是复杂劳动

3、陶瓷艺术品是脱离实用价值的精神、思想产品,不是简单的劳动产品,是我们常说的生活奢侈品,甚至高于日常社会普通的奢侈品。

4、陶瓷艺术品只有进入,通过交换,才能体现其价值

5、陶瓷艺术家一生创作产品有限,其产品在市场上处于完全垄断地位

介于以上几个特点,对陶瓷艺术品定价,在国家没正式出台新标准前,结合中、西陶瓷艺术品市场特点,我在《陶瓷艺术品经济学》一书中提出自已的思考,即“梯度定价格”原则,分一级产品市场定价、二级产品市场定价、三级产品市场定价。

其具体内容简述为:

一级产品市场定价,即我们常说的初级陶瓷艺术品市场定价原则,产品定价参照国内、外奢侈品市场定价标准,其价格是其劳动力价值4一8倍。

然而,其产品最终价格的确定,不是由陶瓷艺术品创作者自我决定,而是根据市场需求量的大小来决定。其价格最后实现,可能高于其劳动力价值8倍,也可能低于其劳动力价值4倍以下,但是,总体在4一8倍数字间徘徊。

陶瓷要价全靠“蒙”?一起了解陶瓷艺术品定价原则

二级产品市场定价,这是在初级陶瓷艺术品市场发展起来的陶瓷艺术品中级市场,这种市场形式通常以画廊、经纪公司的形式出现。这一市场陶瓷艺术品产品的定价原则价格通常是其劳动力价值的8一20倍。

二级市场,也说是我们常说的艺术品中级市场,市场相对成熟,进入这一市场的陶瓷瓷艺品和艺术家,其作品、艺术成就在行业往往都具有一定代表性;陶瓷艺术品价格因为有中间公司托盘,价格相对稳定。

三级产品市场定价,是在陶瓷艺术品中级市场发展起来的高级市场。高级陶瓷艺术品市场常以拍卖的形式出现,进入这市场的产品和陶瓷艺术家,都是这一行业的宗师级顶尖人物及其顶尖产品。此时,其作品被异化,成为社会文化的符号,产品价格,从竞拍者相互博弈中生产,产品价格已经脱离了劳动力价值规律。

根据以上定价原则,我国(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仍处在自产自销的初级市场阶段

陶瓷要价全靠“蒙”?一起了解陶瓷艺术品定价原则

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未来

(三)

过去,在景德镇,有一种现象,见面得叫大师。现在,不叫大师,作兴(当地语)叫艺术家

目前,景德镇能叫上“艺术家”的人到底有多少?没有人统计,大致十几万吧,这就是景德镇不叫手工之都,叫陶瓷艺术之都的理论依据。

不过,当地景德镇人都知道,此“艺术家”不是彼“艺术家”,正如见面叫“美女”,其实是一种调侃。

说到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这十几年一直处在风口,什么“做假基地”、“缺乏原创”、“产品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不变”、“匠气”、“缺乏个性”、“一个画面画一辈子”、“代笔”、“雅贿”等,它一直处在打压中,很少有人正面肯定它。

外界批评多了,景德镇制瓷人现在也开始变得不自信,做了一辈子的制瓷人,失去了工作目标。最后,才有一名叫王锡良的老人出来抗争“景德镇没有你们,也把作品做到皇帝手中。”怪可悲的!

陶瓷要价全靠“蒙”?一起了解陶瓷艺术品定价原则

其实,景德镇不需要任何人说,也不需要任何人去评,“景德镇”三个字放在那,就让世人震撼,它为中国明、清二代皇家制瓷560多年,是瓷器界的“帝都”!它是中国人的,也是世界人,是人类文明的历史符号!

但是,我们景德镇人毕竟不能生活在历史中,面对今后景德镇陶瓷艺术未来的发展,有人说“我们规划”,也有人说“我们将更加努力”,其实这一切都一厢情愿,未来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不是取决于我们规划、我们更加努力之上,而是取决我们创作出来的作品有没有消费市场,消费群体在哪里。

当前,制约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发展的原因,有人归于缺乏画廊、缺乏经纪人市场,还有人归于陶瓷艺术品难于金融化,综合起来,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缺乏一支稳定的陶瓷艺术家创作队伍。在景德镇,艺术家队伍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从工厂、作坊走出来的创作人员(通常称为民间艺人),他们手工操作性强,但是缺乏文化理论系统知识教育,文化基础差,严重影响他们创作能力;二是从学院走出的师生,他们文化理论知识基本功扎实,但是缺乏实践,缺乏生活知识,动手能力差,也创作不了好产品,就是有,大多也是对西方油画等作品的模仿;三是从外地到景德镇来的从业画家,景德镇人把他们称为“景漂”,这些人来之前就有一定书画基础,在当地也有一点名气,如果沉下来,熟悉景德镇制瓷工艺,他们能创作一些与众不同的产品,但是受生活制约,他们大都难于沉下来。

2、陶瓷艺术品概念不清,工艺品在当地景德镇陶瓷市场上当作陶瓷艺术品销售,生产制作人员依靠市场轻松就能获得巨大利益,影响了陶瓷艺术家的创作积极性。

3、现行的陶瓷艺术品市场定价机制,职称与收入挂钩,而不是劳动与收入挂钩,影响了一部分新人脱颖而出。

4、我们现在仍处在陶瓷艺术品初级市场阶段,缺乏成熟的陶瓷艺术品画廊、经纪人市场,艺术品市场并没有升级。陶瓷艺术家没有成长空间和机会,这也不同程度地影响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市场的发展。

陶瓷要价全靠“蒙”?一起了解陶瓷艺术品定价原则

不过,我们也要看到事物另一面,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劳动力从繁重体力劳动解放出来后,他们将加入景德镇陶瓷艺术品创作队伍中,景德镇未来,我们可以这样说,陶瓷艺术家队伍会越来越庞大,甚至与手工业者在数量上达到对等;陶瓷艺术品也不再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奢侈品,将会普及到寻常百姓生活中,景德镇不仅是名副其实的手工制瓷之都,同时也是陶瓷艺术之都。

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今天,我们景德镇人要做的是,首先,我们要找回自信

其次是,走出去,做大格局。不仅在景德镇,而且在全国建陶瓷艺术品画廊、博物馆,在当地院校开设经纪人专门课程,培养陶瓷经纪人,促进我市陶瓷艺术品市场升级。

陶瓷要价全靠“蒙”?一起了解陶瓷艺术品定价原则

再次是,加强当地陶瓷艺术人才基地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培训,建立自已的陶瓷艺术人才队伍。

再再其次,扩大宣传,向全社会普及陶瓷艺术品基本知识,把消费者找回来的同时,找到更多的结伴同行者。

最后,建立健全陶瓷艺术品定格体系,让大家处在一个公正、公平、舒心的世界,共享陶瓷艺术界给人们带来的思想、精神的产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