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艾祥:天赋、勤奋和修养是一个成功的书法家必须具备的几个要素,时刻以笔感悟人生,在艺术的道路上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唐艾祥,字得秋,号祥云轩主,湖南邵阳人,国家二级书法家,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现任中国书画院深圳分院副秘书长,深圳市坂田书画协会理事,华为书画协会特聘书法教师。

唐艾祥老师书法诸体皆能,尤善行楷。其笔法取法欧阳询,钟绍京,又旁及赵孟頫,上溯王羲之,自得端庄大气,儒雅稳健,气度恢宏,又不失轻灵飘逸之美。

很多人在学习书法的道路上,穷尽毕生精力殚精竭虑攻其一种,但直至终老未必追上古人达到理想境地,反而迷失了自我,成为书奴。

而唐老师的可贵之处就是他理顺了书法的脉络,找到出处,寻根溯源,旁征博引。

在他的书法作品里,既可以看到欧阳询“挺拔俊丽,结体严密方劲”,又可以看到钟绍京的“遒劲有法,笔势圆劲”,还可以看到赵孟頫的“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王羲之的“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如行云流水,潇洒飘逸,骨格清秀,疏密相宜,在尺幅之间蕴含着丰裕的艺术之美......

艺海无涯,学贵有方。唐老师饱读诗书,儒雅大度,胸有丘壑,心有大爱,他深深耕植于中国传统文化,通晓中国书法历史,涉猎甚广且去粗取精。他在吸收消化古人法度的基础上又触类旁通,奋力行走,经年积累,渐渐地就有了被誉为“唐氏书风”的美誉。一时间佳名远播,洛阳纸贵。

项穆《书法雅言》云:“夫人灵于万物,心生于百骸。故心之所发,蕴之为道德,显之为经纶,树之为勋遒,立之为节操,宣之为文章,运之为字迹......但人心不同,诚如其面,由中发外,书亦云然。”此语道破为人、为事、为书的基本规律与准则。

“书,心画也”也是这个道理。唐艾祥老师对人品与书品的观点、认识、阐述等,多有体悟,也多有自己的建树。他具备这样的素养,懂得无品不足以言书之道理。

唐老师品格高尚,风度高远,心境清虚,甘于淡泊,不为名利所诱惑,而是以学问道德为之上,故成就斐然,为大众所钦仰。

细细品读唐老师的书法作品,惬意之情油然而生,摒却追名逐利的嘈杂,抛开时尚新潮的喧嚣,字里行间,凸现的是传统的回归,经典的传承。

他的每一幅作品,恰似一个个佳人,以各自独特的风骚,与读者进行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对话。

您或许会有所认同,有所启迪,抑或会不以为然,无论是与否,能引发您的思考,这就是他书法作品的意义所在,豁达大度的生活修为,积极进取的人生姿态。

书法是国粹,亦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望有志于斯道的朋友们,墨海扬帆,共达成功的彼岸。

责任编辑:余丽梅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