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5月,云南红河州金平县发生的村民挖掘“僵尸肉”这一骇人听闻的事情后,“僵尸肉”的阴魂就一直在云南四处游荡,从未消散。如7月19日,云南大理查获一辆货车装有20多吨“僵尸肉”。包括前几日,保山查获60吨非法走私冻鸡脚。

早在2015年,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边防大队的官兵,在其辖区缉查点,连续从5辆打着拉香蕉幌子的大货车上,查获141吨冷冻牛肉、鸡肉,而这些货物的目的地都是昆明。

食品安全一直是民众最为关心的焦点,因为它与自身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天都塌了,还有什么生活的希望呢?即便这些僵尸肉都未曾在市面上流通,就被查获销毁。但是这种屡禁不止的情况是不是更加令人焦虑?况且云南还是这些“僵尸肉”、走私冻品的重灾区。

冷冻技术的发明,本是造福人类的技术。可是科技总是一把双刃剑,会被居心不良的人使用。据悉,这些走私冻品的年龄甚至达到了三四十年,普遍通过批发市场,进入大排档、餐馆,乃至是正规超市。

而很多人喜爱的泡椒凤爪,是走私冻品的重灾区。业内人士告诉,某些色香毋全的鸡爪乃至有几十岁高龄,多是来自异国他乡,不法分子用过氧化氢等漂白剂浸泡,让鸡爪显得胖乎乎、白嫩嫩的,卖相特别好。

走私肉目前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再加工、分销产业链,重点向二三线城市转移,并从家族式单打独斗,形成了全国范围的抱团发展,来自全国各地的冻品走私贩私人员建群、QQ群,有什么风吹草动互相通气。

“走私肉从香港入关后,主要销往云南、贵州、四川等省市,目标客户就是小餐馆。”一位接近分销渠道的知情人士透露,这类过期冻肉的进口价格非常便宜,也没有检验报告。这类肉存放时间过长,为保持外表的油亮也会注水,用手摸时表面有黏稠感。

除了“僵尸肉”,近些年来,我们的食品就从未有过风平浪静的时候。网上甚至广为流传“中国人百毒不侵”的段子,这是我们心大么?这是我们的万般无奈,就连给孩子吃的校餐当中都有发霉的西红柿,我们还能抱有什么希望呢?除了自嘲,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呢?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