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旅行精神综合征,医学专业上称为旅途精神病,是一种在旅行途中(铁路、公路、水路或飞机)发生的急性、短暂的精神障碍。旅行精神综合征主要由于躯体过度疲劳、慢性缺氧、睡眠缺乏、营养水分缺乏、性格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

忙忙碌碌一整年,终于迎来了新年长假。但近年来的媒体报道中,有关旅途发病的精神疾病案例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春运等客流量高峰期,已发生多起旅客突发性精神病事件。

但人们对该病的认知并不深入,虽然现在旅行条件大为改善,但由于发病地点位于公众场合,所以它的社会影响仍然不容小觑。这就需要大家对这种疾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什么是旅行精神综合征?

旅行精神综合征,医学专业上称为旅途精神病,是一种在旅行途中(铁路、公路、水路或飞机)发生的急性、短暂的精神障碍。

为什么会出现旅行精神综合征?

旅行精神综合征主要由于躯体过度疲劳、慢性缺氧、睡眠缺乏、营养水分缺乏、性格特点等因素综合作用引起。具体如下:

1、过度疲劳和慢性缺氧:春运期间长途跋涉,车厢内人多二氧化碳浓度高、活动受限,易造成疲劳和缺氧;

2、睡眠不足:旅行精神病患者多数为初次长途旅行,年龄分布以青壮年为主,乘车时间长,连续不眠;

3、体内环境失代偿:旅途中进食进水减少,会造成人体水分摄入不足,严重者引起机体内环境失代偿,出现生理指标异常;

4、性格因素:通过心理评定,得知这类旅客大多具有内向或偏执的性格,表现为沉默、孤僻、悲观,甚至对他人有敌意等。有的踏上旅途前就有焦虑情绪,同时旅途中缺乏交流。

怎么判断出现了旅行精神综合征?

起初出现心烦意乱、憋闷气短、不舒畅、发脾气;

随后出现紧张感、窒息感、恐惧感、呼吸加快、心跳加快、全身发麻、大声喊叫等;

进而意识障碍,茫然,定向力、理解能力和判断能力都下降。

如何防范旅行精神综合征?

1、呼吸新鲜空气:停站时,保证安全前提下在车厢门口或下车透气;

2、勤活动多休息:一两个小时活动下肢体,减轻旅途的疲劳感;保证饮食和充足睡眠;

3、保持良好心态:遇事积极处理,保持乐观情绪。

如已发生症状,可采取以下急救措施:

1、主动向乘务员反映有头昏、紧张、焦虑不安等表现;

2、对这样的旅客,乘务员和同行人员除耐心安慰外,应改善其所处的环境,使其充分休息,同时通知医务人员;

3、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口服苯二氮卓类药物,如阿普唑仑、劳拉西泮等,并注意观察,由专人陪护。

审核专家:庞宇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副院长

社会职务:

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精神心理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科普专家

北京医学会医学科普分会副主任委员

指导单位: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学普及分会

参考文献:

[1]沈渔邨.精神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1-152.

[2]舒良.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M]. 2007.

[3]简邦余.了解旅途精神病[J]. 健康向导, 2019, 25(1):55.

[4]辛晓兰.旅途精神病[J].口岸卫生控制,2004,8(2):28-30.

本文为***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