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只要写博客,就会诞生流量,毒药的流量超过600万,每篇留言多达三四千条,换算成现在的计算公式就是篇篇10w+,他是关注者最多的账号,粉丝手牵手可以从东方明珠到塞纳河。有人评论他的小说是刻写中国移民的日本经验,里面的矛盾也把两国的文化差异对立起来,其实在我看来,为一件艺术品起争执,其实这个物品是什么并不重要,不同的国家也不重要,这些都是外套,他真正在写的是复杂的人性,成人也可以像小孩一样负气,有不理智的行为,再善良柔软的人也会有邪恶的一面,再令人厌恶的人也有温情的时刻。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我那个傲娇的男闺蜜瓮声瓮气地说,“大家都收到毒药的新小说了,我手机满屏幕都是。”他说这是毒药的强大人脉,我不同意,那些晒书的人几乎没有一个真的见过毒药,也就是说,毒药仍然躲在屏幕后面,仍然是个谜。

谁是毒药?

毒药真名叫郑辰。

遇到跟自己同时代的人,我总忍不住会问,你知道毒药是谁吗?就连住在伦敦,也要问问老华人,你知道毒药是谁吗?我那个在伦敦住了十几年,操着一口京片子的女朋友Elaine 顿然亢奋,“对对对,你还别说,我们都知道他。”她兜兜转转一圈伦敦的学校,还在摄政公园里上过与各国王室后裔同班的昂贵学院,再拿到好几个时尚学位后,仍然对毒药的品味赞不绝口。

毒药,成了我的一块试金石,总结出来就是:当年使用过MSN,且喜欢文艺时尚调性的人,无不识毒药。那个时候还没有“网红”这个词,如今回忆起来,毒药俨然网红的鼻祖,迷一样的男子,妇孺皆知。

毒药当年到底有多火呢?回忆杀来了。1999年,微软推出了一款即时通讯软件MSN,在外企白领中先开始使用,后来在全国流行起来,MSN代表着职业、现代、时尚,QQ则更低龄、娱乐、普及,QQ紧握着速度快的优势,也仅沦落为传文件工具。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早期版本的MSN Messenger的界面,当时它只有最基本的文字通讯功能,界面简单而朴素

那个时候我们都写博客,博客有不同的形式,MSN的博客叫MSN SPACE。只要写博客,就会诞生流量,毒药的流量超过600万,每篇留言多达三四千条,换算成现在的计算公式就是篇篇10w+,他是关注者最多的账号,粉丝手牵手可以从东方明珠到塞纳河。

讽刺的是,当时国内另一家博客重地备受瞩目的是芙蓉姐姐和木子美。芙蓉姐姐将自己的照片上传到水木清华、北大未名和MOP网站上,成为网络红人。而木子美靠的是自爆私生活,不断挑战网友的道德观,做出先锋泼辣的姿态,《包法利夫人》、《查泰莱夫人的情人》都解禁两百年了,我们也不好对木子美说什么。他们确确实实构成了第一代网红矩阵,却如此风马牛不相及。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毒药”早期的照片

毒药在中央圣马丁读的是Fine Art,跟英国国宝级艺术家卢西安·弗洛伊德、安东尼·葛姆雷师出同门。他起初在自己的空间里记录在英国的生活;颜值爆表,有着王力宏一样的侧面,五官立体,身材无可挑剔,不光高,微微凸起的肌肉,饱满但不过分,是良好饮食和健身催生出来的。但他没有王力宏身上的阳光,眼神更深邃迷离,呈现放荡不羁的气质,会穿着低腰牛仔裤蹲在CD架前,露出Dolce & Gabbana的内裤。他发过一些轻度裸露的照片,修长平滑的身体,另人惊讶的是那种活色生香的情色,竟然毫不猥琐,实属难得,也替他赚足了口水和点击率。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当我们还在絮叨心情、写写呓语的时候,打开毒药的博客,发现他已经在给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撰稿、给法国《L’OFFICIEL HOMMES》杂志写专栏。当ZARA、H&M 大规模进军中国市场,代替美特斯邦威、班尼路份额的时候,当同龄人都在追逐杀马特造型的时候,他已经穿着同学设计的衣服走秀,或披着Burberry 军装风衣站在街角,在巴黎香榭大道拎走各个大牌新款。

毒药的博客俨然一本风尚杂志,很多人对时尚品牌的了解起始于他,他完成了部分启蒙工作,把Prada、Dolce & Gabbana、Vivinne Westwood、Helmut Lang、John Galliano、Dior Homme、Jean Paul Gaultier、Dsquared 2等品牌带入网友视野,并亲身示范如何穿搭,那个时候还没有穿搭博主这个概念。神奇的是,无论他驾驭什么大牌,po什么奢侈品,你不会觉得是炫耀物质,更是甩安妮宝贝的哈根达斯小资感十条街。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他的体内仿佛装着一颗老灵魂,跳过同龄人的喜好,直奔更远的地方。追赶毒药就像一场龟兔赛跑,当我们还在痴迷亚欧大陆,沉浸在巴黎文艺青年聚集的咖啡馆,喝一杯爆出泡沫的卡布奇诺,他已经游走在地球少有同胞踏足的国度,纳米比亚、肯尼亚、赞比亚、刚果、 摩洛哥、以色列、埃及、土耳其、约旦、朝鲜、越南、多米尼加、古巴、巴西、智利、秘鲁、印度。

他的照片没有当时摄影师们流行的高饱和度色彩,图文很快被人搬到了天涯社区,在娱乐版灌水帖被粉丝讨论得炸翻了天,那些旅行图片和穿搭到现在看也不过时。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被热议的还有他扑朔迷离的身世,踏遍全球和浑身上下大牌的背后必须是财力的支持。他曾经透露过:自己的确有个曾是中央委员的爷爷,但爷爷在他出生前便已经故去, 而所谓的家世背景也从未给他之后的命运带来过任何恩惠。搬出景山后,迎接当时这个6岁小孩的是一段非常窘困的生活。

有一天毒药突然消失了,我们试图在各种频道寻找他,都无计可施,他并没有过分留恋网上的光环。这让我对他更有了一些好感,他仿佛厌倦了互联网的浮躁,追捧和恶意攻击,拍拍屁股走人了,不带走一片云彩。后来我们有了更多的社交平台,他仿佛一直冷眼旁观,并不打算卷土重来。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因为再没有遇到这么秀色可餐的男网红,我们只好没事就把毒药的点点滴滴重新咀嚼一遍,意犹未尽地怀念下博客的黄金时代。那个时候我们竟愿意花很长时间读完陌生人一整篇文章,用心评论,很少出现杠精。谈到最后,都会以他突然隐退的谜团终止,掘地三尺,没有更多的剧情可以遐想,仿佛伊甸园中的亚当没了,留着苹果有什么用,顿时觉得网络太无常。并不是微博害死了博客,还是因为我们失去了读长文章的耐心,说到此,忍不住感谢愿意留在公众号跟我共赴前程的人。

十年后,毒药再次现身微博,名字已经改成了接地气的“老郑爱吃枣”。速食互联网,网友那么喜新厌旧,竟然一大杆子人,包括我,都还牢牢记得他。只是他再次回来是,发生了巨变,并不是小生变发福大叔的变化,他仍然有型好看,清秀消瘦,眼神放空,完全换了打扮方式,看不见他曾经紧实的肌肉,而是像日本明星小田切让那样,一股迷离颓废的气息,松垮的长衫,一切都不在乎的样子,又让人猜不透。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收到郑辰的新小说《玉森画廊的客人》,他已经完全用成熟的日本作家的口吻在写作,写小说很重要的是要隐藏掉自己,换一个人的口吻,他做到了。从一翻开就停不下来,是因为他设置悬念的方式有着东野圭吾的影子,并不惊心动魄,但也足够引起你一探究竟的欲望。他写男人之间的一场小型战役,有些看上去重要,又无关紧要的事情,推动着故事情节。他写一个女人温润外表和接近蛇蝎内心的反差,完全不给情面。他用对话推动了故事的发展,其实很不容易。对话会暴露人的思维模式,受到自身的限制,很容易陷入千人一面,他也切换地游刃有余。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有人评论他的小说是刻写中国移民的日本经验,里面的矛盾也把两国的文化差异对立起来,其实在我看来,为一件艺术品起争执,其实这个物品是什么并不重要,不同的国家也不重要,这些都是外套,他真正在写的是复杂的人性,成人也可以像小孩一样负气,有不理智的行为,再善良柔软的人也会有邪恶的一面,再令人厌恶的人也有温情的时刻。可惜在小说里,看不到太多有关爱情的描写,其实我还挺好奇郑辰对于情感的理解。

还有人批评他的小说结尾收得过于潦草,说他编不出好的结局。我想这是不懂小说的人才说出的话。越是好的故事越不应该装进戏剧的套路里,一定在结尾迸发出或反转或皆大欢喜的高潮。我喜欢的作家格雷厄姆·格林就曾经说过:“故事没有开端,也没有结尾:作者从自己经历中选择那个可以让其回顾以往或者放眼未来的时刻时,完全是任意的。”郑辰的小说虽然说不上大师之作,可他已经完全掌握了讲故事的能力,是一个优秀的写作者。

我隐隐有些羡慕郑辰,不是为别的,因为他可以拥有两种方式与世界对话:绘画和写作。

太多人关注流量和缥缈的东西,忘记了键盘、对话框、广播、日志最终的目的是自我表达,仿佛固执地捧着灰烬,却忘记了炽热的火焰。

以下是祝羽捷对邓辰的采访:

Q:你是什么搬到了日本?

A:两千年初回国之前去日本玩儿过一次,但那次的停留时间很短暂,对那边没什么深刻的印象。第二次去就是2011年了,那时跟妻子结婚没多久,玩儿得很开心,真正让我觉得日本还不错的就是那次。之后就去得非常频繁,直到2016年决定在那边居住下来。

Q:当时在网上很受关注为什么会突然消失?

A:因为经历太多非议,本来就越来越不想玩儿了,更新的间隔也越来越大,所以并不是突然消失。然后在2008年,收到msn space的通知,说因为被很多人举报,所以注销了我的帐户,清除了博客全部内容。之后没多久msn space就退出了中国,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Q:小说都是什么时候在写?

A:平时不写东西,这些年写的所有文字都在这三本书里了。是想好了故事再写的,一写就昼夜不停,写上好几个月。

Q:写作对你意味着什么?

A:我的书基本上都是基于真实的人和事,我觉得这些经历都挺有意思的,就想写出来跟大家分享。

Q:我感受到你审美的巨大变化,过去是欧美审美,现在完全不一样了,颓废且慵懒,是为什么发生这样的转变?

A:很多人问过我这个问题,可能大家都忽视了一点,那就是我年龄的变化,让别人感受到的我确实在变化,但我自己清楚,审美并没有发生太大的改变,不同环境发挥的作用很小,我挺封闭的,能渗进来的很有限。

Q: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会花多少时间在画画上?

A:真的不怎么画画了,不过我坚信在将来的某一天会捡起来,可能画画更需要气力,现在身体状况欠佳,还需要再缓缓。这两年生活还算规律,很晚起,因为头一天晚上会看电视剧看到早上才睡。睡到下午,一般已经错过午饭,就找个地方喝点茶吃块蛋糕,然后四处逛逛,逛到晚饭时间,玩儿命吃一顿,然后再逛逛,回家接着看电视剧。有时会有些事情要做,但大部分日子就是这样度过的。

*本文配图均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

你呢?你听说过毒药吗?

对于现在的网红你有什么看法?

你怀念那个相对单纯的网络时代吗?

请在评论区留言与我们分享

我们将选取5条优质留言

每人送出一本郑辰新书《玉森画廊的客人》

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曾经的郑辰(毒药),带着一颗老灵魂归来

感谢你为我点了“在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