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算是非常依赖糖的类型,一情绪低落就会想喝含糖饮料,这个习惯可能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了。这样盘点下来,你可能会有点绝望:糖分无处不在,身体非糖不可,要戒糖甚至低糖,听起来都会是不可能的——。

比起妈妈那辈,我们这辈人是很有「颜值压力」的。可以说,我们怕老怕丑的程度,远超上一辈。

而「颜值压力」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怎么都不会变老的女明星

▲我小时候张韶涵长这样,我都一把年纪了,她怎么还长这样?这都是现场高清图啊……

女明星的「抗衰技巧」,很多都是听听就好,说来说去,无非是吃好睡好心情好,多吃水果多喝水,帮助真的很有限

不过,被称「冻龄」的张韶涵,倒是提到了一个「真实有效」的抗衰要点:抗糖!

▲虽然能看出一点骨骼感,但状态真的是hold得不错了

说起「抗糖」,很多人可能都会露出「我早就知道啦!」的表情——但你未必真的知道哦!

简单的例子,你可能有印象的一幕,《王牌特工2》中卖可卡因的反派女Boss,对就有很深的怨念:

▲言下之意,明明比毒品还不健康,凭啥糖是合法的?

当时看这段话的时候,你可能会理解为戏剧效果在夸张。但其实这段对话,确有真实之处

跟毒品一样,糖也会上瘾。不仅如此,如果你让小白鼠选,它们甚至会喜欢糖多过可卡因!

不仅上瘾,在我们印象中象征着甜美、诱人、快乐的糖,若过量摄取会造成的危害也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01

可怕的糖

提到健康饮食,你会想到什么呢?很多人会想到多吃水果蔬菜,少吃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而在这样的饮食建议下,我们变得更健康了吗?很遗憾,并不,甚至,恰恰相反:

▲反而造成了各种问题

事实上,比起(很多人听起来就排斥的)脂肪,摄入过量的糖分危害很可能更大:

▲BBC纪录片中,这位博士讲解了果糖的可怕之处

当我们想到奶茶甜品时,往往会想「虽然是高热量食品,但只要别的少吃,并且多运动,热量不超标,就没关系」。

但事实上,根据博士的说法,肝脏对于果糖的代谢有限,过量摄入则一定会转化成「肝脏脂肪」,即使你热量没超标:

▲这里的苏打水应该是指可乐这种含糖汽水,也是大家都很爱的。

比起「肝脏脂肪」,大家可能对「内脏脂肪」这个词更熟悉些——有些人看着四肢不胖,但肚子很大,很可能就是内脏脂肪作祟。

虽然这类人往往自己不觉得自己胖,但其实,内脏脂肪胖比四肢胖更危险

▲内脏脂肪会导致各种代谢疾病,糖尿病、中风、脂肪肝等等

除了内脏脂肪,糖还跟一个经常在电影中出现的病有密切关系:阿兹海默症。

虽然常被影视化,但造成失忆的阿兹海默症可并不浪漫,想想它的另一个名字就知道了:老年痴呆症。

而这一症状还有一个别名,第三型糖尿病。顾名思义,也跟糖造成的胰岛素分泌紊乱有关:

▲想要未雨绸缪,最好从今天开始调整饮食习惯

当然,本号的读者们应该都比较年轻,可能觉得脂肪肝阿兹海默症都比较遥远。那说几个近的影响:

首先,不利于维持体重或减重,但不光是因为含糖饮料本身热量高——

人体本身自带调节机制,当我们的大脑感觉吃饱了,就会分泌瘦素,让人觉得「饱了」「不想吃了」。但吃糖很容易造成瘦素分泌紊乱,你会一直感觉饥饿,自然会一直想吃。

▲而你的大脑如果饥饿的话,单靠意志力可很难抵抗…

而高碳水高糖的饮食习惯,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基因,并且遗传给下一代。对父母双方都是如此:

▲简而言之,不仅坑自己,而且坑下一代

而落实到女性关注的「美丽」领域,葡萄糖水平高的人也被判定为「更显老」,葡萄糖糖水平低的人则被认为更年轻

▲算是经过科学加持过的结论了

而原因也不难理解:我们形容人年轻,常用「满脸胶原蛋白」来形容,脸蛋饱满、紧致、水润。

衰老的过程,基本上就是胶原蛋白流失的过程。而过多摄入的糖分,则会让胶原蛋白变得更脆弱,让皮肤加速衰老

▲想要抗老,最省钱的思路之一,就是少吃糖

糖不仅影响你的外在,甚至会影响你的内在

不喝含糖饮料,就觉得脑袋不转,甚至世界灰暗。总是想屯奶茶,没有奶茶心情就很差,很烦躁——

如果以上感觉让你很熟悉,那你多半已经糖上瘾。表现是:吃糖快乐,不吃糖烦躁,很容易疲劳昏沉,心情起伏不定

▲这个哥们挑战每天40勺糖,结果很快就糖上瘾了

机制也不难理解:大脑和身体会利用葡萄糖,葡萄糖水平高就兴奋,反之就疲倦。

如果葡萄糖水平来回波动,那情绪自然起伏不定:

▲良好稳定的情绪,需要的可能不是鸡汤,而是戒糖

02

戒糖:比你想象中困难

说了这么多过量摄取糖分造成的危害,你是不是马上就下定「我要戒糖」的决心啦?

别急,戒糖可能远比你想象的困难,不事先了解清楚,做好心理准备可不行。

首先,含糖饮料里有糖。这个大家都知道,但对于具体的含糖量,可能依然抱有侥幸(「不是很甜,应该还好吧?」)——

▲很多的饮料,一瓶就有15勺糖,远超你想象吧!

人工含糖饮料NG,那鲜榨水果汁总归没问题吧,毕竟,水果一向被认为是「健康食物」呢!

如果这么想,那你还是错了,即使是家中鲜榨无添加的水果汁,也说不上多健康:

▲如果你吃水果,比如两个苹果吧,因为里面有纤维素,身体很快就觉得饱了

但如果把同样的水果榨成果汁,即使喝掉一杯,你的感觉可能也只是「就喝了一点!」「再来一杯!」:

▲但一杯苹果汁就有4个苹果,约等于16勺糖,但你喝一杯鲜榨苹果汁,可能还觉得很健康呢!

不光是听起来很健康的鲜榨果汁哦!超市里经常有的,以「健康」作为卖点的谷物早餐和低脂酸奶,其实糖分也高到爆表:

▲谷物早餐+低脂酸奶+果汁,看起来健康的加工食品,实际上等同于20勺糖

直观地感受一下这个含糖量,还有多少人会认为谷物饼干是「健康食品」呢?

▲一碗谷物饼干约等于最下面那么一堆糖

不仅是饮料和主食,调味品中也往往含有超出你想象的丰富糖分:

▲半袋鸡肉调味酱,基本就等于4勺糖了

而回到前文提过的这个,要挑战每天40勺糖的哥们——

在12天时间里,即使他没专门吃饮料或甜品,吃的全都是所谓的「健康食品」,他还是胖了3.2kg

▲不仅如此,肉都长在肚子上,是非常不健康的内脏脂肪

别以为不吃精加工食品就能逃过一劫。像米饭马铃薯这样看起来「超级健康」的食物,其实含糖量也爆炸:

▲除了卡路里,其实「含糖量」也是重要标准,不是光看甜不甜哦!

除了「各种各样的食物,包括健康食物中,都含有大量糖」之外,我们难以戒糖的另一个理由,是食品工业对人性弱点的利用。

首先,因为糖比较便宜,所以商家会用糖代替别的成分

▲然后就所有东西里都有糖,特别是加工食品

其次,人单独摄入糖或脂肪时,到一定量后就会停止。但对于「糖脂混合物」,因为自然界中没有,大脑就不知道何时该停止进食:

▲结果就是,这类食品,怎么吃都吃不够

最后,复合调味料会刺激食欲中心,也会让我们摄取过多的食物。

简单例子,原味杏仁可能吃几个就不想吃了(大脑的调节机制),但如果加上丰富调味,你可能能吃下一整盒:

▲想一想,好像确实是这样……

一方面,食品工业利用我们的基因弱点,不断地喂我们吃下更多的糖分。另一方面,我们的身体本身也会对糖上瘾

多巴胺大家都知道吧,它让人快乐,甚至让人感觉到爱情。而摄取糖分就能让人分泌多巴胺:

▲谈什么恋爱啊,嗑糖就好了啊。虽然糖比可卡因更上瘾……

而,当你习惯通过糖分来获取多巴胺后,你对多巴胺的需求又会提高,继而需要更多的糖分……然后你就更难走出这个恶性循环了。

03

戒糖的关键点

这样盘点下来,你可能会有点绝望:糖分无处不在,身体非糖不可,要戒糖甚至低糖,听起来都会是不可能的——

但别灰心,还是可以做到的!只要用对方法!

首先,改变自己的心态,戒糖或低糖,不是在剥夺快乐,而是为了让你更幸福

▲看来这种看法大家都有啊

拿我自己举例,原来看到戒糖,我会自己对自己说:「可是我没有糖分就没办法码字诶!会很抑郁的!」,然后就心安理得地继续摄取糖分。

但实际上,虽然摄入糖分会给我短暂的快感,但这其实是以「其他时间都感觉很差」作为代价的。靠吃糖获得快乐,长久来说,只会让自己不幸福而已:

▲因为你不摄入糖时,就会很嗜睡甚至暴躁,所以整体来说,其实是得不偿失的。

比起「缓慢地减少」,科学家们更建议来一个严格的「戒糖期」

严格筛选出含糖量过高的食物(还记得第二部分吗?不仅是含糖饮料和甜点哦),然后加以避免

▲这期间严格限制摄入含糖量过高的食物,但一点点是可以的

上面这个丢掉高含糖量食物的女士,通过调整饮食,减轻了18公斤,糖尿病也消失了。

还记得前文那个挑战每天40勺糖的小哥吗?顶着吃糖吃出来的大肚子,他也开始了痛苦的戒糖期,第一周感觉确实很差:

▲头痛、暴躁、睡不着,醒来就想吃糖,是不是很熟悉?

但当他熬过这段期间,他发现自己对糖的欲望「突然消失」了。

戒糖两个月后,他不仅变得更有活力,高糖饮食期间的痘痘也好了(高糖饮食还会导致痘痘),情绪也平稳多了:

▲控制糖分摄入,真的是很简单但又很关键的一步啊!

虽然看画面他是吃很少,但他自己表示,戒糖之后自己也不那么容易饿了:

▲糖分会扰乱食欲控制系统,戒糖之后就没那么容易饿了,他减了6公斤

之前英国那些事儿也有写过一个戒糖30天的女生,对比如下:

▲身材变化不小吧!只是改善饮食哦!肚子明显小了

而我们也收集了一些抗糖小建议:

快餐业的发达,往往导致我们看到食物就会饿,即使已经吃很饱——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脑回路。

但如果,我们转而自己烹饪,就更容易打破这种固定的脑回路(对快餐失去兴趣,而更想要自己好好做一顿原汁原味的)

▲根据前文的内容,自己烹饪还可以选择调味料,避免摄入过多糖分

另外,你的肠道可能也已经习惯了高糖摄取。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发酵食物来调节肠道环境。

纪录片中,还有说一个听起来有点玄的建议:在你开吃之前,先想想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

▲只要你理性分析了原因,欲望就会减弱

而简妮我个人的经验是,习惯很难「戒除」,而更容易被「代替」:

比如,你本身习惯喝饮料,让你一下完全不喝,你会很难做到也很痛苦。但你可以把卡布奇诺换成黑咖,把可乐换成柠檬水,这样一来依然感觉自己在喝「饮料」,会更容易过渡

▲对于普通人来说,从细节开始做起,比极端的戒糖要容易一些,也算是一个好开始。

我算是非常依赖糖的类型,一情绪低落就会想喝含糖饮料,这个习惯可能已经持续了十几年了。

但坚持改喝柠檬水和茶之后一个月,我惊讶的发现,我没那么想喝饮料了,甚至,也没那么容易饿了,也基本没长痘了——只是一个小小的改变!

不过,虽然说了很多方法,但对亚洲人来说,绝对地戒糖绝对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即使不说同事室友总是在屯网红奶茶,没有主食的一顿饭,总让人感觉不饱。

日积月累,不仅身体被「糖」危害,皮肤也受糖化困扰,加速衰老。前文BBC纪录片也有说过,摄取的糖分会附着在胶原蛋白上,让胶原蛋白脆弱易断。表现在外,就是皮肤发黄变暗、失去弹性、甚至痘痘不断

▲典型的焦糖脸:抬头纹、黑眼圈、痘痘、油腻、发黄变暗

而想要改变这一点,也只需要做出小小的改变:把抗糖和抗氧化、抗衰、防晒一样,加入日常护肤routine,在内调之余,也可选用兼备抗糖效果的护肤品——

比如Origins悦木之源新升级的灵芝双星,就可以帮你高效对抗「焦糖脸」!

▲这两瓶口碑产品,最近都升级了哦!

这个系列大家应该都很熟悉了,滋润但不油腻的质地,消炎褪红效果一级棒,更兼保湿不刺激,皮肤脆弱敏感阶段的好帮手。

是我自己的爱用物(特别是换季时期),之前也买过不少

▲特别是灵芝水,真的是真爱了,屯了几瓶400ml的

而最近升级的第3代灵芝水,相对于第2代,不仅添加了高山灵芝和发酵白桦茸,而且白桦茸浓度是第2代的216倍!

本身白桦茸就富含SOD(含量是灵芝的55倍),提高白桦茸含量的第3代灵芝水,稳定脆弱肌肤、缓解发红红血丝的效果也会更好。

SOD是个非常全效的成分

跟灵芝水一样,Origins悦木之源灵芝精华,也采用了微分子发酵技术

发酵后的白桦茸,可以阻隔皮脂腺触发因子,更高效的改善皮肤暗沉,帮助修复受损细胞、强韧胶原蛋白,达到抗糖化的效果。

质地也相当不错,好推不搓泥,淡淡的自然光泽感,并不粘腻油腻:

▲推开后是淡淡的光泽感,很好吸收,皮肤水润感上升,但并不油腻

要想「抗糖」效果最佳,一定要和灵芝水搭配使用镇静肌肤、击退暗沉、紧致毛孔、高效抗糖,让皮肤不止维稳,更细腻透亮

参考资料:

1.BBC,(2012),The Truth About Looking Young

2.BBC,(2015),The Truth About Sugar

3.Cameron Bennett,(2015),Is Sugar The New Fat?

4.Damon Gameau,(2014),That Sugar Film

5.What I've Learned,(2016),How To Quit Sugar & Unhealthy Habits

6.Lathe Poland,(2014),A Culture Dying to Eat

7.The Health Nerd,(2016),How to Break Sugar Addiction: 7 Steps to Help You Stop Eating Suga

8.BBC,(2014),Sugar.v.Fat

商业合作/转载申请,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广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