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毕业后,父亲也事先没有听听他的想法,就像是深思熟虑过了的说,就到你玉山叔叔皮匠铺子里当学徒吧,一个男孩子,总不能一天到晚吊儿郎当。半年后,小皮匠艾买江还没有出师,玉山叔叔却把他和茹仙古丽打发到了浙江,学习“口里”的制皮技术。

父亲的苦心,孩子的梦想,结果就是历练

当皮匠绝不是艾买江的梦想。初中毕业后,父亲也事先没有听听他的想法,就像是深思熟虑过了的说,就到你玉山叔叔皮匠铺子里当学徒吧,一个男孩子,总不能一天到晚吊儿郎当。

虽不是块“念书的料”,可艾买江也有自己的理想,曾想着学开车兜风,学厨艺好吃好喝,从来就没想着干这行。艾买江“唔”了一声返屋躺在了炕上,觉得有满肚子的委屈,眼泪也跟着淌了下来。这时,母亲挑帘进了屋,长叹一声说,你爹的脾气你不是不知道,他要是认准的事儿,谁也别想扭过他。儿子啊,不如你就听他的安排,跟他去吧!如果觉得不合适,过一段时间再回来嘛!妈也知道你的心思是学开车,可一时半会儿也凑不齐学驾照的钱啊,就是拿到了驾照,谁家的车会让你一个新手开?你玉山叔叔人不错,跟你爹有半辈子的交情了。他脾气性格好,手艺也是没说的,跟着他学手艺吃不了亏。况且,人家也有一辆皮卡车,想学开车那也是现成的啊……

母亲的这番苦口婆心的话像是起了作用,艾买江擦了眼泪,磨磨唧唧坐起了身。他懊悔的是自己上学不用心,连续读了两个初三还是考不上高中,这就留给了父亲“话把子”。虽说他也可以去上职高或技校,可父亲死活不愿意让他再“丢人显眼”了。为这事爷儿俩呛呛不是一回两回了,父亲有自己的“歪理”:啥子职高、技校,爹早就打听过了,不就是学门手艺嘛,学手艺就得到学校里学啊,找个师傅不行吗?村里有几个巴郎子上了中专技校,结果不还是窝在家里跟他老子怄气吗?书本上那些东西不管用,学手艺还得跟着手艺人学。咱们农村的孩子嘛,学门手艺就饿不着,等手艺精了,钱就有了。钱有了就能盖房子,娶媳妇,日子就会滋滋润润。

父亲的心思艾买江也清楚,他是不希望自己再花“冤枉钱”。爷爷奶奶身体不好,弟弟妹妹还在上学,他们的成绩还可以,没准就能考上大学。家里就守着十几亩地,生活的担子已经压得父亲喘不过气了。

收拾一下跟爹走!我已经跟人家讲好了,人家现在就缺个帮手。父亲也修了面,还换上了一生干净的行头。临走时还思量再三,最终还是提上了一只羊腿。

孩子一时还想不通,要不等等再说吧!母亲为他求了情。这句话显然不在点子上,父亲听后把脸扳得铁青,白了一眼母亲说,不能啥事都由着他,今儿个不去人家都不要了,求他当徒弟的人多着呢!就是去了不好好干也不行,那也得卷铺盖滚回来!

艾买江一见没了辙,只好拎着行李跟在父亲的屁股后面走。一路上,平时话不多的父亲又啰嗦了许多交代的话:当徒弟要有眼色,干活不能偷奸耍滑,嘴要甜眼要勤手脚要麻利等等。一路上都是他的话,听了就叫人心烦。

值得万幸的是,玉山叔叔还真不是凶神恶煞那种人。并且,他家还有一个与自己年龄相仿、长得漂漂亮亮的女儿,这让艾买江心绪稍稍好了些。听玉山叔叔说,她也是学习成绩不太好,一提上学就惆怅。

在以前,皮匠还是个不错的手艺,一个人做这个手艺,供一家人吃吃喝喝都没问题,就是活有些脏、有些累。一张羊皮要经过风干、腌渍、打毛、清洗、去脂、熟皮、上色、晾晒、回潮、裁剪、缝制等二十多道工序,才能制成一件皮衣。艾买江听后就泄气。

父亲的苦心,孩子的梦想,结果就是历练

送走了父亲,玉山叔叔就把他带到了铺子里。皮匠臭工人不假,老远就能问见一股腥臭味儿。玉山叔叔望着他说,皮匠就是臭啊,天气凉了还这么臭,换了是夏天,更是臭得进不了门。现在工艺改进不少了,已经用上了除臭剂、空气清新剂了,味道没有那样“攒鼻子”了。过去人干这一行,人们不躲着你才怪!

玉山叔叔已经“有言在先”,“有点味儿”也只能强忍着了。况且,玉山叔叔的女儿茹仙古丽也在里面忙上忙下,自己在脑海中面前就不能有一点的“娇气”。先是学熟皮。这个活也比想象中复杂多了,一件皮衣合格不合格,关键就在这一步。熟皮往往需要七八次才能完成,每次都要加入一定比例的粗盐、芒硝和面粉。并且,每道和每道都有所不同。“公羊皮与母羊皮不同,山羊皮与绵羊皮不同,老羊皮和嫩羊皮也不同”。这让艾买江记得头昏脑涨。

另外就是对水温的把控。“水温低了达不到熟皮的火候,皮子就生就硬;水温过高也会影响皮子的质量,成品就会变得太软太糟。”玉山叔叔从不用温度计,凭着眼力或者干脆下手试温。艾买江也跟着试了一下,结果被烫得嗷嗷直喊叫。去脂不仅是个力气活,也是一个技术活,刮刀的的劲儿全在手腕上,重了就损伤了皮子,轻了去不干净油脂。单单这个环节,艾买江就学了多半月,还损毁了两三张好皮子。

熟好的皮子只能放在晾房里晾干,而不能去爆嗮,就像晾葡萄干一样。熟完一房子皮子后,玉山叔叔才开始教他学裁剪、拼接、制衣。这时候,茹仙古丽也派到了用场,小姑娘心灵手巧,一点就通。一开始,他们俩只能待在一边看,看玉山叔叔然后裁剪,如何把皮子最好的部分放在最显眼的地方。接下来,玉山叔叔找来一些桑皮纸,让他们照猫画虎学着剪。结果还是艾买江不如人家古丽学得快,笨手笨脚总惹得人家笑。

拼接皮子也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还得分清如何顺茬打理毛,针脚也是不大不小,这样才能严丝合缝。别看玉山叔叔一个大老爷们,缝皮子这种针线活也是没的说。艾买江苦学了好一阵子,总觉得离师傅的手艺还是差得多。原先玉山叔叔也做过一些野生动物毛皮活,加工以后买给城里人,这几年就没有再做了。“那些东西国家保护了,就是再赚钱,咱也不能再干了。”他现在基本上只做一些皮袄、皮裤、皮大衣及马夹,挣钱虽不多,可乡亲们离不了这些东西。

父亲的苦心,孩子的梦想,结果就是历练

半年后,小皮匠艾买江还没有出师,玉山叔叔却把他和茹仙古丽打发到了浙江,学习“口里”的制皮技术。玉山叔叔还说,“现在年轻人需要新花样,光靠传下来的手艺不行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