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9年3月8日19时,一场围堵“老赖”的精彩戏正在上演,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执行二庭法官薛恩同和同事巧设“局”,在饭店包间门口等待着被执行人熊某的出现。然而到了指定时间,熊某没有出现,当执行干警去张某提供的地址找人时,也是不见熊某踪影,而熊某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

王宇新

巧设“鸿门宴”智斗“老赖”

2019年3月8日19时,一场围堵“老赖”的精彩戏正在上演,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执行二庭法官薛恩同和同事巧设“局”,在饭店包间门口等待着被执行人熊某的出现。

两个小时前,正准备下班的薛恩同突然接到申请执行人张某的电话,声称已经同熊某取得联系,约好晚上在某饭店见面。

这场“鸿门宴“的起因是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熊某与张某是朋友关系,2016年7月到9月,熊某因生意资金周转困难,先后两次向张某借了140万和60万元,双方签订了借款合同。到了约定的还款期限,熊某仍然没有偿还,张某便将熊某诉至法院。经法院判决,被告熊某返还借款及利息共计200余万元。然而熊某迟迟不愿履行义务,张某遂申请强制执行。

薛恩同及其团队在接到这起案件后,当即对被执行人熊某名下的财产进行了查控,然而熊某早就将银行账户内的存款转移。据申请人张某提供的线索,熊某有稳定收入,经常和朋友胡吃海喝,始终“逍遥法外”。

薛恩同也曾依法向熊某送达了传票,让他来接受谈话。然而到了指定时间,熊某没有出现,当执行干警去张某提供的地址找人时,也是不见熊某踪影,而熊某的电话一直无法接通。由于欠外债,熊某在别的法院也有执行案件。此时的他十分警觉,不敢到法院来,更不愿与法官谈话。

既不接听电话也不主动还款,案件执行进入了僵局,找到熊某无疑会带来重大突破。于是法官再次与申请人张某联系,张某说前两天看到熊某发了一条出去吃饭的朋友圈动态。听到这里,法官心生一计:既然张某能联系上熊某,而熊某又喜欢参加饭局,那就设个“鸿门宴”,请“老赖”入瓮!

张某向熊某提出请他吃饭,熊某一开始十分谨慎,推脱了几次。后来在张某一再“真诚”的邀请下,熊某终于答应在周五晚上赴宴。这才有了张某打给法官的“紧急电话”。

一得到申请人邀约成功的消息,薛恩同立即与团队干警一起,并联系法警队派警力支持,准备设“局”守株待兔。当天晚上,薛恩同和法官助理应义平、执行员王羽等赶赴现场,等待被执行人的出现。

19时许,熊某如约到达饭店包间,执行干警此时早已在饭店外等候。按之前制订的执行方案,申请人张某先和熊某沟通,希望熊某能还钱,然而熊某却不为所动。半小时后,早已等在门口的执行干警们进入包间。看到法院工作人员,熊某当场就傻了眼,表示自己没有钱,但是愿意向朋友们借钱来归还欠款。

但一轮微信发出去,一圈电话打下来,却没有人肯借钱给熊某。执行干警随后将其拘传回法院。谈话中,熊某仍然不改“老赖”本性,坚称没钱还债,对于申请人提出的还款计划也是讨价还价,没有一丝诚意。在法官与熊某做了进一步沟通并详细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后,被执行人熊某仍然拒不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昌平区法院在当天22时依法对其采取了司法拘留15日的强制措施,并当场送往拘留所收押。

重拳出击,强制措施彰显司法权威,昌平区法院向长期规避执行的“老赖”亮剑,力争不让一个“老赖”漏网,不放过任何一条抓“老赖”的线索,让“老赖”无处遁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