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ColorOS团队经过研究发现,OLED屏幕之所以会出现频闪,是因为屏幕在100~110nit亮度和更低亮度时开启240Hz的PWM调光,这种调光模式容易出现频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olorOS团队开始尝试各种软件调光方案,比如低亮度背光平滑算法、PCC图像遮罩、修改PWM频率、蒙版调光+dither。

最近ColorOS发布的一项“类DC调光”技术,引发了媒体和用户的广泛关注。据官方介绍,“类DC调光”会首发在4月10日的Reno新机上,并陆续推送Find X、R17系列、R15系列等手机上。

那“类DC调光”是一项什么样的技术?为了让更多人深入地了解它,今天下午,知名数码博主@肥威发布了一篇《“类DC调光”的时代来了...》的文章,对ColorOS的类DC调光进行深层次解读,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肥威表示,在去年11月份的时候,ColorOS团队收到部分用户反馈:OLED屏幕在低亮度下会出现明显的频闪问题,很多敏感的用户会觉得感觉难受、干涩,或者视觉疲劳。

ColorOS团队经过研究发现,OLED屏幕之所以会出现频闪,是因为屏幕在100~110nit亮度和更低亮度时开启240Hz的PWM调光,这种调光模式容易出现频闪。要想让屏幕不频闪,可以启用另一个调光模式“DC调光”,但是很无奈,OLED硬件在出厂时就被厂商锁死,手机厂商无法对屏幕驱动芯片的寄存器进行修改。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ColorOS团队开始尝试各种软件调光方案,比如低亮度背光平滑算法、PCC图像遮罩、修改PWM频率、蒙版调光+dither。经过多次测试,ColorOS工程师发现前三种方法都会对屏幕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屏幕偏色、发光不均匀、屏幕闪屏、灰阶偏离劣化等问题,所以最终敲定了“蒙版调光+dither”方案。

这种方案调用了高通骁龙平台内部的Snapdragon Display Engine图层混合器,混合器通过Dim Layer 与其它图层进行透明混合处理,使画面的内容亮度得到了有效的降低,最大限度地减少了频闪,实现了类似DC调光模式的效果。

在优化和调试过程中,ColorOS团队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闪屏、切换花屏幕、闪白光、亮度设置条抖动等问题。为此,他们对安卓背光系统做了大幅度的修改,进行了上千次调试,最终结合“dither”技术,将这些问题一一化解。

与其他调光方案相比,ColorOS的“蒙版调光+dither”方案在色准、动态范围、对比度、色阶等方面相比其他方法有一定提升,调用的接口更底层,在视觉效果和功耗控制方面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软件方案之一

从真机实拍的对比图来看,手机在没有开启“类DC调光”时,低亮度下会出现不断滚动的“黑条”,也就是“频闪。”开启了“类DC调光”后,肉眼或仪器拍摄都已经看不到频闪了,色彩表现也很不错,视觉体验更加友好。

值得称赞的是,虽然“类DC调光”技术来之不易,但ColorOS官方开明地表示,他们不介意其他厂商也用这项技术,只要能让更多用户受益。ColorOS团队希望能与友商一起推动上游屏幕供应商革新技术,早日实现真全局DC调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