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内,三条官方重磅消息!

第一,中国大陆人口突破14亿。第二,初步核算,2019年中国GDP接近百万亿元人民币(990865亿)。第三,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

1

大概增长174倍!

不少中国人觉得,去年今年没啥变化,钱不够花的还是不够花。

可美国人不这么想!每过一年,中美的经济实力对比都有新变化,美国对此十分焦虑…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去年,中美贸易大战达到顶峰,中国能在这种情况下保持经济稳增长,对美国形成了一种心理上的打击。

中国14亿人口,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这个数字也不容易。世界上人口超过5000万的国家不到30个,这些国家当中人均GDP过万亿美元的屈指可数。中国经济平稳,是美国在贸易问题上改变态度的重要原因。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相比1952年,人均GDP实际增长70倍,GDP增速174倍。中国人从买不起收音机,到人均一部手机。(当年的收音机和现在的手机,价值上是对等或接近的。)

2

GDP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虽然中美GDP距离又缩小,但人均GDP和美国相差甚远,是好几倍的差距,美国是不是该松口气?

没有,GDP能代表的方面十分有限,GDP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但很难衡量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美国人均GDP很高,普通工人收入是我们普通工人的数倍,但看一次病花的钱、吃一顿饭花的钱也是我们的数倍。购买进口商品上,他们非常有优势,高昂的人工成本和高收入,让他们有能力购买非常多的商品。不巧的是,高收入地区的人更喜欢购买进口商品,让当地的制造业失去竞争力。

美国能留下来的制造业,大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所以不用羡慕美国人的人均GDP,我们的差距有,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大。40年来,美国的经济规模一直在涨,人均GDP也一直在涨,但普通人的购买力一直没增长。工资增长比例的幅度和通货膨胀持平,40年前能买多少东西,现在大概还能买多少东西。

中国当初太穷,增长空间显得格外大,今后将是质的超越。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3

中美比的不是GDP…

大多人比较中美差距,一般会对比两国GDP,还有科技水平、工业规模等。

从重压性看,科技水平比GDP更重要。科技优势能让制造业提高竞争力,科技水平越高,人均收入就越高。

中国14亿人口,GDP超过美国并不遥远,甚至说我们实际产出的东西已经比美国多很多了,但我们不在乎这个东西。我们要在科技水平上追赶老美,美国失去科技优势,我们的企业就能和美企拥有一样的竞争力,人均工资也会接近。

毕竟中国是14亿人口,当两国科技水平持平,两国人民的人均收入不相上下时,两国的经济国模可就不是一个档次了…

而且,中国科学界日新月异,科技增速已经比老美快了,追上老美指日可待。

特朗普又笑不出来了。

1月14日晚上,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公布与特朗普弹劾调查有关的新证据。其中包括被起诉的特朗普私人律师鲁迪·朱利安尼的前助手列夫·帕纳斯提供的信息。

1月15日,美国众议院议长南希·佩洛西刚刚签署了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接下来,弹劾条款将在7名众议院弹劾经理“护送”下,被提交至参议院。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这意味着,参议院的弹劾案审判进程,即将开始。

佩洛西硬是扛了那么久,选择在这个时候公布新的证据、签署弹劾条款,显然是有深厚的考量的。

否则,佩洛西犯不着顶着外界那么大的压力、扛着特朗普那么狂妄的叫嚣“有本事赶紧送到参议院”呀!

特朗普跟中国达成协议,佩洛西动作频频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1月15日,中美签署贸易谈判第一阶段协议。

如中国领导人指出,这件事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有利于全世界。

显然,这件事是有利于美国的,也有利于特朗普。

协议一签,美国股市大涨,美国人民开心,特朗普的支持率也随之提升。

这一切,很多人都非常开心。当然也有人是很悲伤的,比如——民主党人,比如众议院议长佩洛西。

事实上,中美15日签订第一阶段谈判协议的消息早就公布了,佩洛西对此自然是心知肚明的。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于是,选择了在签约前一天公布新的弹劾证据,在签约当天签署弹劾条款、送至参议院。

为的就是尽可能地压制特朗普的风头。

嗯……处心积虑,杀机重重,特朗普不容易,佩洛西也是很不容易呀!

为了2020年的美国大选,真的是拼了!

特朗普不惜在战争边缘游走了一圈,而佩洛西也是顶着一把老骨头,拼死抵在特朗普连任车轮的前面。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通乌”新证据,对特朗普极为不利!

此次公布的新证据,包括特朗普前私人律师助手的手写笔记、短信副本和其他信件。

这些新证据——揭示了一些新的信息,包括特朗普前私人律师朱利安尼声称在与乌克兰政府的沟通中,他是在特朗普总统的“知情和同意”下采取行动的。

而依据2019年12月众议院通过的有关特朗普弹劾案的两项条款——“滥用权力”和“妨碍国会调查”,新证据是对弹劾条款的有效证明。

显而易见,这些材料会对弹劾特朗普有一些积极的帮助。反过来,这些新证据,就有如幺蛾子,也许决定不了大局,却一定会在2020年大选中让特朗普失去一些选票。

所以,这些新证据,对特朗普是极为不利的。

更为恶劣的是,这种新证据,不管是否属实,其实也会牵扯公众的注意力,减少大家因特朗普跟中国达成协议而生出的喜悦。

民主党,真的是用心良苦,而特朗普真的是防不胜防呀!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有意思的是,1月15日,在美国国会众议院表决通过决议、正式将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弹劾条款提交至参议院之后,佩洛西还假惺惺地表示——

“特朗普的行为导致了弹劾程序,对我们的国家来说太可悲、太悲惨了。”

到底是谁可悲?到底是谁悲惨?又到底是谁在开心?谁在偷着笑?

佩洛西敢说实话吗?!

弹劾这件事也许不算什么,不过还有更加危险的!

关于美国总统弹劾案的结果,其实大家都能预测到——那就是弹劾失败。

毕竟,弹劾想要成功,必须搞定参议院中三分之二的人,可是参议院是由特朗普领导的共和党绝对控制的!

想要成功,谈何容易?

不过,别小看佩洛西,她难道不知道弹劾必败吗?她知道的!

可是,为何还要这么干呢?注意她去年说的一句话——“总统先生,你可落到我手里了。(come into my wheelhouse)”

佩洛西弹劾特朗普最终目的不是弹劾成功,赶特朗普下台,因为她知道参议院是不可能通过的。但是他可以通过不断的弹劾,不断的挖特朗普黑料,搞臭特朗普,阻止特朗普连任,让民主党抢下总统宝座。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特朗普在位这几年得罪了太多的人和国家,一旦他下台,肯定没好果子吃,所以特朗普最在乎的是连任,拼了命的要连任,一旦连任成功,他就可以用剩下的时间给自己善后铺路。

事到如今,特朗普是不是真的落到佩洛西手里,没必要太在意,唯一的问题在于——如今的美国政党,已经陷入了一个怪圈:为了反对而反对,因为反对而撕裂。

14日,美国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称,参议院将在下周开始进行弹劾审判,并计划将效仿前总统克林顿受审时使用的模式。麦康奈尔1天前表示,佩洛西的"奇怪的策略绝对没有取得任何成果"。佩洛西12日说,不论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耍何花招",特朗普总统都已"被终生弹劾"。佩洛西期望共和党传召博尔顿等多名证人作证,但麦康奈尔一直抗拒此做法。佩洛西12日表示,如果参院选择不传召前白宫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作证,众院不排除会代为提出要求。参议院少数党领袖舒默10日表示,参院中的民主党人已经准备好开始审判,并将尽一切努力令事件真相大白。博尔顿本人则表示,如果收到传票,他会出现在参议院。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佩洛西期望共和党传召博尔顿等多名证人作证,但麦康奈尔为何一直抗拒这一做法?张国庆专家表示,麦康奈尔反对证人出席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不想横生枝节就想这个事情简单、快速地在参议院一过,然后否决掉就行了。另一个是跟最近博尔顿要作证有关,博尔顿是特朗普以前的亲信,掌握了特朗普很多事情,如果博尔顿有比较生猛的爆料,并且在作证的过程中能够事实上说服或者说影响到一些共和党参议员观点的话,肯定会使弹劾横生枝节出现新的变数。从这个角度来说,麦康奈尔就尽可能要避免证人出席,但是依据游戏规则证人可不可以出席,需要参议院过半数同意,现在共和党的参议员中其实也有部分人认为应该有人来作证,这样会使整个过程显得特别的公正、公平、透明。在此情况下,也不排除会出现作证环节,如果博尔顿等人出席的话,虽然不至于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但是他的爆料可能会对特朗普形成新的压力、攻势,也会使弹劾事件延长。


2

GDP只是一个数字而已。

虽然中美GDP距离又缩小,但人均GDP和美国相差甚远,是好几倍的差距,美国是不是该松口气?

没有,GDP能代表的方面十分有限,GDP能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但很难衡量该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

美国人均GDP很高,普通工人收入是我们普通工人的数倍,但看一次病花的钱、吃一顿饭花的钱也是我们的数倍。购买进口商品上,他们非常有优势,高昂的人工成本和高收入,让他们有能力购买非常多的商品。不巧的是,高收入地区的人更喜欢购买进口商品,让当地的制造业失去竞争力。

美国能留下来的制造业,大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所以不用羡慕美国人的人均GDP,我们的差距有,但没有想象的那么大。40年来,美国的经济规模一直在涨,人均GDP也一直在涨,但普通人的购买力一直没增长。工资增长比例的幅度和通货膨胀持平,40年前能买多少东西,现在大概还能买多少东西。

中国当初太穷,增长空间显得格外大,今后将是质的超越。

100万亿!中国突然宣布重大消息,美国哀叹大势已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