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 记者 张玫 文 姜胜利 摄

蔡浙飞南宁争“梅”

国内著名造型设计蓝玲老师亲自为蔡浙飞化妆。

蔡浙飞南宁争“梅”

文武兼备的《周仁哭坟》,这个水袖舞得那叫一个干净利落。

有着“绿城”之称的广西南宁,是百花盛开的城市。前晚,南宁自治区政协同心会堂应该算是鲜花最密集的地方,从剧场台阶一直延伸到大厅,全是清一色蔡浙飞戏迷团“青青采园”送的花篮。“用最初的心,陪你走最远的路”“时间是最好的月老,不早不晚,遇见你,刚刚好!”……粉丝们甚至用绣球花和紫玫瑰搭建了一堵写着蔡浙飞名字的花墙,这让南宁观众不禁感慨:这位小姐姐,简直和偶像明星一个待遇。没错,大家所有的期待,就是希望这位浙江唯一的演员代表,这次能够一举摘得第2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每个演员梦寐以求的奖项,对于蔡浙飞来说亦是如此。这场名为“飞.越”的折子戏专场,从去年9月杭州的首演,再到今年年初北京专家场,直至南宁决赛,一路高歌猛进。事实上,能够挺进17进15的决赛,已然是一个胜利,但蔡浙飞依然不敢懈怠。“说不紧张是假的,但是站在舞台的这一刻,我真的开始享受舞台了。”

简陋的后台,几只白炽灯挂在镜前,因为电压不稳,时明时暗。浙江最资深的造型设计蓝玲,正画着一张英气的脸。包头是演员最痛苦的时刻,但蔡浙飞麻利、迅速地适应了这种痛苦。“晚饭就扒拉几口,吃多了怕吐。”唯一的“补品”,是恩师茅威涛从包里摸出来的两袋提神用的铁皮枫斗。坐早班机从杭州赶来的茅茅,热烈地与阿蔡在后台来了一个击掌,这声响亮的掌声里,包含了期许、祝福以及千言万语。

“依稀从前年少,仿佛一切正好,忘不了初登台的心跳,终唱响越音曲调,我是我,我又是他,朝朝暮暮,彼此心照……”正如她在开场时说的那样,人生与戏,皆有现实与虚幻的观照。第一出折子戏《周仁哭坟》,就有一种石破天惊的味道。简约的舞台,大段的唱腔,一身素白的蔡浙飞一亮相,水袖、圆场、抢背、甩发,还有可以朝天蹬绕翎子的腿功,她用一记“童子功”镇翻全场——好一个文武双全的女小生。

从文武兼备的《周仁哭坟》,到凄美深情的《春琴传.刺目》,再到向昆曲致敬的《牡丹亭·拾画叫画》,直至压轴的拿手好戏《陆游与唐婉·题诗壁》,蔡浙飞一路飞奔而来。只是在这夜影影幻幻的投幕中,她一字一句的心声,有回忆,有坚持,有感恩,有爱。

为了这场至关重要的演出,整个浙江小百花几乎是全团出动,浙江戏曲界更是一整个“黄金时代”都来了——浙江最厉害的作曲、“小百花”团长刘建宽亲自带队;76岁的总导演杨小青不顾腿脚不好,现场督阵调度;还有“灯光诗人”周正平亲自掌灯……监制陈伊娜感动地表示:“这个剧场其实很简陋,为了能够让舞台呈现最好的效果,杨小青导演带领大家连夜包装舞台到凌晨四点,四个国家一级演员负责追光,其他人负责放宣传册,什么是小百花的细节,团结一致的精神就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