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甘肃网讯 80人的团队,连续三年获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2018年承揽施工任务8亿多,“走出去”四个项目,尤其近几年的发展,一路高歌猛进。下到一线职工,上到领导班子,每个人的“精气神”中都迸发着无限希望,洋溢着生机与活力,如同盘旋在苍穹的飞鹰,时刻准备捕抓每一个机遇。他们究竟经历了怎样的风雨,看到多少不同的风景,才成为现在的第一工程公司?

这群人的“精气神”??记三建集团2018年度先进集体第一工程公司

走进第一工程公司经理刘许春办公室,墙上悬挂着三个大字分外醒目——“精气神”。“我觉得‘精气神’就是做人要实事求是,要认真踏实,要有担当,有奉献精神,要有求真务实的干劲,这也是我们工程公司紧跟集团公司步伐,努力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企业的‘精气神’。”说到公司的“精气神”,刘许春有许多自己的感悟:“‘神’就是秉承传统文化的‘神’,传承企业文化的‘神’,把学习永远放在路上,坚持向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发展不断前进,聚精会神搞自己的亮点特色,打造一支学习型、综合型的团队,将高速发展转变为高质量发展……”

这群人的“精气神”??记三建集团2018年度先进集体第一工程公司

“五四”积石山爱心助学活动

唱好党建“主角戏”

第一工程公司目前共有党员17名,大部分党员都奋战在项目一线,为所到项目部的职工们起着模范带头作用。党员都是各个项目的骨干力量。智慧工地的打造,VR技术的体验运用,项目部的科技研发需求等,党员们都冲在最前面。面对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每一位党员都主动请缨,为公司奉献着自己的全部青春。

抓“日常”,抓“平常”,抓“经常”。除工程公司每月的月度检查已将党建工作检查列为长项工作以外,党支部已经坚持将党建活动、党员活动放在项目部开展一年有余。“自己的本领要过硬,自己的能力要强,才能担重任,才能带领项目部其他人员一起快速成长。”工程公司党支部书记任玉娟对这17名党员如数家珍,每个人在哪个项目,担任什么职位,工作状况如何,她都了如指掌。党员所在项目部,有条件的必须成立党小组,“组团”为项目部发光发热,人数不够的组成联合党小组,“下一步我们将把党员责任区更详细具体的进行划分,责任到人,让党员、党小组担担子,压责任,让党建切实服务好生产经营工作。”

这群人的“精气神”??记三建集团2018年度先进集体第一工程公司

2018年度职工大会合影

完善制度“拢人心”

“把习惯养成标准,把标准定为习惯”是第一工程公司一直提倡的工作模式。习惯养成很难,但想要破坏却是一念之间。如何把执行力落到实处,如何提高好习惯的稳定性,这是难点,也是工程公司发展的关键点。2015年开始,工程公司编撰了自己的《管理制度汇编》,用制度去管人,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培养人。随着每年逐步的完善和修订,“有制度无实行”的情况渐渐消失。财务管理方面更是大有起色,严谨的制度杜绝了很多人情世故的干扰和签字程序等不规范造成隐患风险,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让大家形成了用制度说话的习惯。

习惯的培养也离不开人的作用。在抢工期的“大干热潮”中,在“走出去”发展中,第一工程公司领导班子也经历了一些经营管理理念的改变。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并不是经营发展的上策,让整个团队养成凝聚力量、团结一致的习惯才是撬动公司在众所期待的轨道上稳步发展的杠杆。为打开“走出去”市场,2016年,领导班子成员率先走出去,在天津海特项目第一次插上了三建集团的品牌旗帜,“‘走出去’必须成为我们的长项工作,不能无后继之人,我们要打好头阵,做好领头雁。”……这些已成为工程公司多年工作的习惯,领导班子也毫无怨言带头干,长期养成的良好带头氛围让广大职工愿意听从派遣,跟随领导班子成员一起走出去,一起大干热干,一起为工程公司、集团公司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群人的“精气神”??记三建集团2018年度先进集体第一工程公司

做好人才“直通车”

工程公司领导班子4人中,最年轻的只有34岁,85后年轻领导的活力加持,项目经理通过竞聘、综合考评、选配的方法公平上岗,现有的5名项目经理清一色的80后,下一步培养提拔90后的计划,让广大年轻人才也看到了一公司这个平台的无限可能。

“要放手让年轻人干,给他们压担子、给目标,允许年轻人犯错误,要把错误预控住,在日常,安排工作更细化具体,重点工作提前交底,公司各科室合力把关,重重保障,为青年人成长保驾护航。”“不怕年轻人犯错,要帮助他们找到症结所在,用措施加培养,扫清思想和能力障碍,让他们快速成长为独当一面的骨干力量。”李小龙、顾育铭、邓文、柳阳洋等新涌现出的年轻人才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们已在各大项目担任技术负责等重要岗位,继续在一公司的平台上快速成长着。

有针对性的做细做实导师带徒,新员工轮岗激发工作热情,双向培养持续追踪,职业生涯设计规划不断调整和双向沟通,做好公司人才结构分布图以此有针对性的进行岗位培训和补缺,对一级建造师等重要考试顺利通过人员除集团公司奖励外,工程公司实行1:1的二次奖励……鼓励式、针对性强的人才培养让一公司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鼓足干劲勇往直前,尽情挥洒着热血青春。

基层是年轻干部成才的“直通车”,毛竹“五年磨一剑”,扎根千尺,才得以厚积薄发。年轻人才干部要想长得高站得稳,就得深学“毛竹精神”,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学习中思考,激发创新的火花,不断寻找突破。

这群人的“精气神”??记三建集团2018年度先进集体第一工程公司

打造项目“风景线”

国家质检中心项目是第一工程公司2017年的优质项目之一,也是作为2017年度三建集团集中打造的观摩项目,前后接待了集团公司、兰州理工大学、甘肃省总工会、兰州市七里河区建设局以及建设监理公司等行业内外的观摩交流,受到行业内外一致好评,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影响力和品牌效力。今年,他们又把目光投向在建的张掖恒大御澜庭项目,计划打造更高质量的观摩项目,尤其在样板引路、VR体验、劳务实名制等方面将进行进一步的提升,六栋楼全部采用钢板网防护等施工细节也体现出本项目将在进一步提高项目安全意识上下足功夫。

目前省内外在建项目10个,省外项目就有4个:天津海特飞机维修基地项目作为最早的“走出去”项目,现已进入最后的收尾工作;河北临城项目主体框架已完工;河北和立东升-京东华北物流基地项目是钢结构工程,目前基础已完工;贵州省贵安新区清镇市丹山别苑商住小区建设项目-消防工程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完工……毫无疑问,第一工程公司是三建集团京津冀市场开拓的领航者。“我们的眼光不止于此,目前正在与集团公司领导商量在贵州建立分公司,市场调研已经完成,条件也具备,接下来将进行下一步的准备工作。”

这群人的“精气神”??记三建集团2018年度先进集体第一工程公司

vr体验

辉煌成绩的背后,也充满了“走出去”项目打造的艰辛和困难。华北地区项目建设对来自大西北的我们来说更是难上加难:施工程序、管理办法、成本计算、当地规范、有效施工时间仅为半年、资料记录等“水土不服”的很多问题也曾经让他们“走出去”的脚步犹豫彷徨。“刚开始也想‘世界那么大,我想出去看看’,大家都想进行一次自我挑战,都想走出舒适圈,又加上集团公司大力支持,给足平台,我们无后顾之忧,就迈开大步往外走。”回忆起“走出去”的历程,刘许春充满无限感慨。“说实话,退堂鼓也打过,方言沟通是个大问题,在外地没有认知感和归属感,人如浮萍的漂浮感曾经让我们也有放弃的念头。但我们肩头责任重大,这不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这是一公司的事,是三建集团的事,也是甘肃建投的事。这种荣誉感也支撑着我们每一个走出去的人,既然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只能改变我们自己。”主管生产经营的经理赵银说道,“难,是真的难,年轻的孩子们支撑不住很正常,我们都觉得难。我们放下在这里的荣誉和施工习惯,从头学起,研究当地标准,顺应当地环境,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地制定不同的‘走出去’战略。‘走出去’到现在遍地开花,这种成就感比起当年的彷徨无助,真的太值得了。”一公司也总结出一套属于自己的“走出去”经验,不仅能“走出去”,还要走一步,扎一个根;走一个地方,筑一个窝。“‘走出去’绝不能变成‘赶出去’呀!”一句玩笑话也是最初“走出去”最朴实的想法,只为这一个简单的目标,一公司人坚持到现在,越走越远,越走越坚定。

这群人的“精气神”??记三建集团2018年度先进集体第一工程公司

党员活动室

用好科技“助力器”

解决超长超宽单层建筑物塔吊布置问题获全国工程建设优秀QC小组活动二等奖;环氧树脂彩砂地坪施工工法获甘肃省工程建设省级工法;4项QC成果获甘肃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一等奖,2项二等奖;3个项目获飞天奖,1项白塔奖金奖,1项白塔奖,4个实用新型专利……近五年的硕果累累,为一公司进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集团公司的鼓励下,积极使用推广钢板网、铝合金材料。还将工法、专利应用到实际施工中。中国烟草总公司甘肃省公司兰州卷烟科技信息物流业务中心卷烟物流配送中心单体工程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一至五层地面使用环氧树脂彩砂地坪,屋面采用屋面混凝土防水保护层施工工艺,建筑室外PVC雨水管防碰撞保护装置专利也运用到安装工程阶段,还将国家级工法——一种应用于建筑工程室内结构伸缩缝的处理方法运用其中。“我们计划下一步还将在扬尘降污、绿色施工方面谋划新思路,用小创新进一步改善施工环境,用科技深度提高施工质量 。”主管安全技术质量工作的副经理李志斌信心满满的说。

创新和科技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的两只桨,要想划得快,划得稳,缺一不可。第一工程公司也用近几年的实际行动证明,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助推效果非同小可。以创新促转变,以转变促发展,使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

这群人的“精气神”??记三建集团2018年度先进集体第一工程公司

京东立华效果图

让大家庭“心贴心”

洗衣机、空调、淋浴间……尤其对“走出去”项目部人员环境气候的不适应,工程公司都尽最大力量配备最齐全的生活设施,就连项目食堂的厨师都是从兰州“自带”过去的。“娃儿们太辛苦了,我们必须要做好这些生活上的保障,每天饭菜都要有肉,食谱经常更换;为了让他们睡得舒服,床都是家里那种实木床,最大限度让他们在远离家乡的地方也能感受到一点家的温暖。”任玉娟总是亲切地称年轻职工是“娃儿们”,她已经习惯了推心置腹、设身处地为这些“子女们”着想:为单身青年牵线搭桥制造机会“脱单”;到项目部为职工们做包子、包饺子、拼果盘,和“娃儿们”一起过节;冬送温暖夏送清凉,肉菜、棉被、茶叶、凉席……领导班子成员为职工们经常谋划着做点儿事,暖暖心。

在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感受着家一样的温暖,这种温暖彼此感染,彼此传递,也慢慢向外传播开来。2018年的五四青年节,一公司全体前往临夏积石山进行献爱心活动,为那里的孩子们带去了新校服、书包、文具等,与他们一起唱歌游戏。以此为契机,一公司将每年五四青年节定为工程公司的“爱心节”,多角度、多方式、多角色的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贡献。说起献爱心活动,工程公司四位领导班子眼神都温柔下来,“现在我们的物质都不匮乏,匮乏的是精神。企业要求生存,员工要谋发展,就要追求自己的价值所在,我们要为自己的价值去为社会奉献点儿东西。”“ 我们要借好三建品牌、建投品牌担当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让品牌深入人心,插进所到之处的每个人心头。”“我们虽然力量有限,但还是要坚持做下去,我们还要做‘三建读书角’‘三建书屋’等,让我们的品牌融入献爱心中去。”……

第一工程公司一路走来,处处都体现着第一工程公司这样的“精气神”。重点项目建设上下功夫,人才培育上见成效,市场开拓上求突破,管理制度上有创新,队伍建设上谋良策,品牌打造上出实招,社会奉献上出实力。

这,就是属于第一工程公司的精气神!(杨海蓉 唐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