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医药界“谣斯卡”来喽~

这些谣言有的惊世骇俗

有的荒诞不经

有的耸人听闻

……

经过盘点

“隆重”公布这届医药界“谣斯卡”的获奖名单

这些奖项究竟花落谁家?

请看

第3届

最佳组合奖

伟哥配合流感疫苗可杀死癌症细胞

谣言

2019年10月,网上出现“伟哥配合流感疫苗可以杀死90%的癌症细胞”“伟哥+流感疫苗=抗癌特效药”等报道。据称,这些报道都出自《肿瘤免疫》杂志上的一项动物试验研究:如果给带有癌细胞的实验小鼠使用伟哥(西地那非)等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药物,再配合流感疫苗,可以减少小鼠体内90%以上的癌症扩散。

真相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张洪涛辟谣称,该研究确实存在,但媒体宣传夸大了实验的结论和适用性,给公众造成了严重误导。加拿大目前已经开展了第一个伟哥联合流感疫苗的临床试验。渥太华医院将招募24名接受腹部癌症切除手术的患者,以评估伟哥联合流感疫苗的安全性,同时也确认是否会带来免疫系统的变化。这是一个早期的临床试验,如果成功,才会进行进一步的临床试验,以验证临床疗效。

最“完美”奖

日本“高科技止咳贴”不用打针喂药就能止咳

谣言

2019年1月,朋友圈流传一种所谓日本高科技止咳贴,声称“能治好咳嗽又安全无害”“不用喂药打针就能止咳”。这种“高科技”止咳贴的功能完美契合了家长的对于孩子用药的所有需求,备受青睐。

真相

武汉儿童医院药学部主任徐华称,这种药是一种日本处方药,有效成分是妥洛特罗,一种支气管扩张剂,该成分的药品在国内也有。而对于感冒咳嗽、异物引发的咳嗽、有痰的咳嗽,它的效果并不大。此外,口服药的副作用,它同样也有,它是处方药,有严格适应症,绝对不是广告中所说的,咳嗽就来一贴。如需要使用,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且每天只能用一次。

最“权威”奖

“EB流感”严重,10分钟入体

谣言

2019年初,关于“EB病毒引发重流感”的“卫生局通知”在朋友圈“泛滥”。“卫生局通知”称,“这次的EB流感很严重,预防的方式就是要保持喉咙黏膜的湿润,不能让喉咙干燥,因此一定不要忍耐不喝水,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此外,该“通知”还指出近期的流感特点。

真相

微信公众号“央视网”辟谣称,北京市、杭州市、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均表示,未曾发布过网传信息。EB病毒是Epstein-Barr病毒的简写,属于疱疹病毒家族一员,主要通过唾液传播,多为散发病例。此外,流感只有甲、乙、丙、丁四型,且预防流感靠喝水没用。流感病毒传染需要一定过程,不会十分钟进入体内。该谣言是假借“卫生局”的权威来发布虚假信息。

最佳忽悠奖

被输液“毁”掉的那些人

谣言

网络热传一篇名为《被输液“毁”掉的那些人》的文章称,输液能导致身体湿气重,出现妊娠纹、生长纹。经常输液,毛细血管就有可能会被这些颗粒堵住,久而久之,不仅经络会堵住,而且还会形成肿瘤。

真相

陕西省汉中市中心医院药剂科药师何旭表示,即便用传统医学理论来解释,输液也不会造成湿邪。妊娠纹、生长纹都与输液没有关系。输液药物中的确含有微粒,但只要使用合规药物和输液器,以及由专业医务人员来操作,微粒数量安全可控,患者不必担心。输液不会改变人的体型,新增液体会随着人体新陈代谢被排出体外,浮肿的发生另有原因。

最应景奖

可乐+味精=催情药

谣言

2019年2月情人节期间,有关情人节的尴尬报道越来越多。网传信息称,可乐加味精能够产生催情的效果,“喝下这种配方饮料的人会感觉到身体燥热以及兴奋感觉”。

真相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男科主治医师吴隽介绍,目前并没有安全有效的非处方类催情药。网传“可乐+味精可催情”,这种喝法也许可以达到振奋精神的作用,因为可乐本身内含咖啡因,摄入过量的味精可使人体血液中的谷氨酸含量升高,妨碍钙和镁的吸收,从而造成短期的心跳加速、情绪高涨,但若将二者混合当做催情药属于无稽之谈。

最耸人听闻奖

婴儿退热药布洛芬致永久伤害被紧急召回

谣言

2019年4月,微信朋友圈传言“婴儿退热药布洛芬致永久性伤害,正在全面召回!”,称法国国家药品和保健产品安全署委托进行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患者在发热、头痛等情况下,经常服用酮洛芬和布洛芬类消炎药,但用药不慎可能导致感染并发症,严重或致截肢甚至死亡。

真相

西安市胸科医院药剂科临床药学室主管药师熊朝刚、宾阳县妇幼保健院药剂科副主任药师覃启荣等对传言做了查证。召回事件确实存在,由于某批次药品可能含有较高浓度、超过规定标准10%的布洛芬而做了全美范围的召回。召回是因为涉事药品质量不合格,而不是药品配方出了问题。另外,目前为止,并没有布洛芬“造成永久性伤害”的报道。

最夸张奖

感冒病毒可以治愈癌症

谣言

2019年7,据英国媒体报道称,发表于《临床癌症研究》专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15位患者在接受切除和检查肿瘤手术之前接受了感冒病毒注射。结果其中一个患者的癌细胞全部被杀死。随后,“感冒病毒杀死癌细胞”成为热门话题。

真相

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病理及实验医药系研究副教授“一节生姜”表示,该研究确实存在,但使用的是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目前还只是早期临床试验,该病毒能否治愈癌症,还需更多研究。实际上,“病毒杀死癌细胞”的说法也有误,这个病毒真正的作用是诱导增强了患者的免疫反应,直接杀死癌细胞的还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另外,这次临床试验的对象只是膀胱癌,能否适用于其他癌症还需更多研究。

最具期待奖

日本宣布攻克白血病

谣言

2019年8月,一篇题为《日本宣布攻克白血病,国内媒体一片沉默》的文章在网上流传。文章称,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本庶佑表示,日本宣布白血病已被攻克。这款名为“Kymriah”的特效药的问世将白血病的治愈率由20%提升至80%,堪称医疗界的奇迹。

真相

医学博士胡远东表示,文章提到的“Kymriah”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药物,而是高度定制化的医疗服务过程,即CAR-T疗法。“Kymriah”也不是日本人发明的,而是美国的团队发现、瑞士的公司商品化,文章宣称日本攻克白血病是一个“大乌龙”。另外,“Kymriah”针对的只是白血病中的一种亚型,不能达到百分之百治愈,文章说“显著进步”或许可以,说“攻克”则有夸大之嫌。

最包藏祸心奖

“台湾名医”称胰岛素有毒,喝糖水治糖尿病

谣言

2019年4月,一篇名为《台湾名医斗胆揭秘糖尿病的惊人真相,我们被骗了很多年!》的文章在网络上走红。文章称“胰岛素有毒”,使用胰岛素治疗后可造成视觉障碍、手脚皮肤溃烂、下体瘙痒等症状出现。糖尿病患者是被饿死的,“每天喝一大碗糖水”可治疗糖尿病。此外,在文章最后推荐其产品。

真相

内蒙古妇幼保健院临床药师师帅表示,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是糖尿病规范治疗的方法之一,正确使用胰岛素,不会导致糖尿病患者昏迷。视觉障碍、手脚皮肤溃烂、下体瘙痒等症状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跟使用胰岛素无关。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让糖尿病患者喝糖水,是非常危险的。如此诋毁胰岛素,鼓吹喝糖水,煽动多吃饭,无非就是为了推销他自己的产品。

最具诱惑奖

“聪明药”变聪明

谣言

几年前“聪明药”已在朋友圈“风靡”,被称为“考生必备”,可提高记忆力、专注力。2019年2月,网传报道称,某高中女生成绩下滑,妈妈为她找了一种“聪明药”,服药一段时间后,该女生成绩有显著提升。但是,出现了“掉发、彻夜失眠”等副作用,甚至出现服药上瘾的症状。

真相

《***》刊发科普文章称,“聪明药”的主要成分是哌醋甲酯,用于改善多动症等症状。在药效内,服用者的注意力提升、疲劳感下降。但从药理来分析,用于儿童多动症的治疗是对症下药,而普通人没有病症而擅自用药、妄图达到变聪明的目的,无异于饮鸩止渴。另外,“聪明药”有极大的上瘾风险。鉴于此,该药被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名单,是严格的处方药。

来源/《舆情周刊》删减版 转载请注明来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