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轨,字正则,汴州尉氏(今河南省尉氏县张市镇)人。唐朝宰相、名将,汉章帝刘炟之后。

刘仁轨出身尉氏刘氏。他恭谨好学,博涉文史,直言敢谏 。唐太宗时,累官至给事中。唐高宗即位后,历任青州刺史、带方州刺史、同中书门下三品、西京留守、文昌左相等职,封乐城郡公。镇守百济期间,他因救援新罗,并在白江口之战大败倭国、百济联军而名震天下。

刘仁轨

刘仁轨主要军事成就:

1、龙朔元年(661年),刘仁轨为检校带方州刺史,会合新罗兵,大破百济军于熊津江口(今韩国锦江入海口),解百济府城镇将刘仁愿之围。次年,与刘仁愿共败百济于熊津(今韩国公州)东。在孤军无援之际,说服部众,坚守观变,伺机拔数栅,并攻取要塞真岘城(今韩国镇岑)。

2、龙朔三年(663年),率水军于白江口(今白马江口)击败援救百济的倭军,焚其舟400艘。百济平后,刘仁轨奉命留镇百济。他修屯田,训士卒,以图攻取高句丽。乾封三年(668年),辅佐司空李勣灭亡高句丽。咸亨五年(674年),率军攻新罗。次年,破其要镇七重城(今韩国积城);又遣靺鞨军渡海,攻新罗南境,杀获甚众 。

白江口之战

3、仪凤二年(677年),任洮河道行军镇守大使,以防御吐蕃。

刘仁轨轶事:

1、袁天纲预言其为宰相

刘仁轨虽然位居宰相,从不骄傲自大,每次会见贫贱时的旧友,不改平民时的样子。刚任陈仓尉时,观相人袁天纲对他说:“你最终会位居宰相,年近九十。”后来果然应了他的预言。

2、心存富贵

刘仁轨任检校带方州刺史时,对别人说:“老天打算让我这老头富贵吧!”于是请求到了朝廷颁布的历书和历代皇帝的名讳,有人询问这是为什么,刘仁轨回答说:“我会平定辽东,颁示大唐正朔,让当地夷人遵奉。”结果都像他说的那样实现了。

刘仁轨

3、矫枉过正

显庆五年(660年),刘仁轨为李义府陷害,所督船队在途中遇风沉没。朝廷派监察御史袁异式审讯,李义府暗示袁异式:“你如果能办成这事(陷害刘仁轨),不用担心没官做。”袁异式到达后,对刘仁轨说:“你与朝廷中什么人有仇恨,应当提前为自己打算。”刘仁轨说:“我当官不称职,国家有正常的刑罚,您依法将我处死,我没有什么可逃避的。如果自作主张让我自尽,以使仇人高兴,我当然不甘心!”袁异式于是结案上报。离开时,他还亲自上锁,怕刘仁轨逃脱。

刘仁轨任大司宪后,袁异式大惧,内心不安,趁醉向刘仁轨辩解。刘仁轨将酒杯里的酒倒光,对他说:“我刘仁轨如果记着旧事,就像这酒杯一样!”等到刘仁轨升任右相,袁异式被改授为詹事丞,时人议论纷纷。刘仁轨闻讯后,又推荐袁异式任中台司元大夫。监察御史杜易简对人说:“这就是所谓的矫枉过正(纠正错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啊!”

唐代骑兵

4、解事仆射

上元二年(675年),刘仁轨与戴至德分任左、右仆射。二人按日轮流接受讼辞。刘仁轨常用美言答应递送讼辞人的要求。戴至德定要据理责问,未曾轻易表态。如果确有冤枉,他才私下上奏为其申辩。因此,时人都称赞刘仁轨。

曾有一位老妇人要找刘仁轨呈递讼辞,错找了戴至德。戴至德还未完看完讼辞,老妇人发现找错了,说:“原来以为是懂事的仆射,竟是不懂事的仆射!快把讼辞还我!”戴至德笑着把讼辞交还她。时人称赞他为宽厚长者。

古代战争

原创作品,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