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手贱了!

一位朋友最近在银行贷款被拒了,原因是个人征信出了问题。

朋友一头雾水,赶紧去查了征信记录。

原来.....

曾经在微信的群里看到有人发“福利红包”,自己无聊点了一下,领了微粒贷5元红包,好奇之下想看看自己的资质能借多少钱,结果上了征信。

除此之外,还打开过百度有钱花,小米金融,苏宁任性付,支付宝狐鸣科技等。

再也别点开这种5块钱红包了!贪小便宜上征信,哪都借不到钱!

相同的是,很多都上了征信。也就是说,如果你查看或使用了这些借款平台,你的个人征信中都会有记录。

半年内,他的征信被查看超过6次。银行认为他多次借款,资金链弱,还款能力软,贷款就这样被拒了。

领取这种免费红包的人不在少数。

一旦你领了这笔钱,也就是5元,卖掉了你的征信。次数多了,很可能会丢了贷款买房或买车的资格。

可怕的是,更多的人领了红包,还想拿转发的奖品,这种链接就在各种群里疯狂蔓延。

再也别点开这种5块钱红包了!贪小便宜上征信,哪都借不到钱!

举个例子:当你点开微粒贷,查看贷款额度,你的征信报告中就会悠悠的增加一条来自“深圳前海微众银行”的查看记录,并打上“贷款审批”的标签。

为什么明明只查看了额度 ,会显示“贷款审批”状态?

目前央行征信规定,银行因客户新申请融资业务查询的,只能以“贷款审批”或“信用卡审批”名义进行首次查询。于是就被统一划分到“贷款审批”里。

如果征信短期内有很多次查看记录,会影响你的“评贷”结果,征信的好坏直接影响贷款发放、金额和利率。频繁的查询信用额度会影响个人的信用。而开通网上借款、更新查询网络借款额度,实际上也会对我们的个人信用进行查询。

所以,划重点!!!没有需要的话,建议不要频繁查询网络借款的额度。

再也别点开这种5块钱红包了!贪小便宜上征信,哪都借不到钱!

相比于传统的银行贷款,“微粒贷”、“借呗”、“狐鸣科技”这类产品有其优势所在:审批快、手续和流程简单,但这类消费贷款在鼓励用户透支消费的同时,是否有尽到告知义务?当然,这个锅不能全甩给放贷机构,实际上也与我们征信知识的缺失有关。

所以,别为 5 块钱把自己卖了,就像“狼来了”的故事,真正有需要的时候,可能反而借不到钱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