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4S店购车女子维权的新闻最近刷屏了。面对商家销售套路时,我们如何擦亮双眼,明白消费呢?给您支招↓↓↓

签合同、辨仔细

霸王条款要抵制

经营者利用格式合同条款免除自身、加重消费者权利,如延迟交车、缴纳保证金、指定消费等,不要认为都是这样的就是合法的,要敢于和行业潜规则说“不”。

验新车、要看清

随车资料要收齐

有的汽车经销商已将合格证作为抵押,同时又将无合格证的车辆进行销售,交付车辆时不随车交付合格证, 消费者买了新车上不了牌,看着新车上不了路。《汽车销售管理办法》第十四条明确了经营者应完整的交付随车资料,经营者不能以身试法,消费者更要防入陷阱。

买保险、售附件

强制交易要当心

经营者在销售一些紧俏车型的时候,要求消费者购买搭售高价的车辆装饰装潢和车用附件,或强制销售配套改装套餐(例如,改换皮质座椅、加装导航)。有的经销商会要求消费者必须在店内进行保险或指定保险公司,否则不予销售或不享受相应优惠。其行为违反《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规定,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不容侵犯,应及时投诉维权。

交车款、索发票

不明收费要问清

在购车时,“订金”和“定金”要分清,一字之差区别大。有的经销商会借与其他业务相关单位(如银行、金融公司)进行业务合作为由,在未提供实质性服务的情况下,向消费者收取费用(例如贷款手续费),不明收费不能交,明明白白消费最重要。收费项目要问清,钱款发票要一致。

看项目、要单据

售后服务藏猫腻

小病大修,随意加项,非原厂配件不明示,拖延维修逃责任,消费者要对所更换配件进行查看:生产厂家名称、地址、生产日期和外包装是否完整,维修完毕后向4S店索要发票和维修记录。

留书证、存记录

维权证据要收集

消费过程要保存消费合同、票据,经营者的口头承诺最好书面注明,交易中的对话、咨询可以留存记录。举证责任要知晓,《消法》二十三条规定,家用汽车消费者自接受商品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的,由经营者举证。一但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要及时向各级消费者权益组织或行政机关投诉,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来源:四川市场监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