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铁论》是汉桓宽整理而编撰的一部著作,记录了汉武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对于当今我们有着很重要的节俭作用。

一、药酒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国病》。此以良药苦口与治病效果的关系比喻忠言逆耳对一个人行为的规谏作用,形象而富有说服力。

二、锄一害而众苗成,刑一恶而万民悦。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后刑》。锄去田里有害的杂草,禾苗就可以健康地生长;惩罚为非作歹的恶人,百姓就会感到喜悦。

三、土积而成山阜,水积而成江河。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执务》。阜,土山。土积得多便会成山,水积得多便成江河。此以积土成山、积水成河为喻,说明积少成多、凡事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的道理。

四、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议》。看得多的人就见识广博,听道理多的人就会变得明智,拒绝别人劝谏的人一定会变得心智闭塞,独断专行的人就会变得孤立无援。

五、天下之利无不瞻,而山海之货无不富也。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通有》。天下的利益,没有人不想得到,因此要能够得到山中和海里的货物,便会不会不富有。这句话指出应大力开采山中和海里的物质资源。

六、偷安者后危,虑近者忧迩。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结和》。苟且偷安会有危险的后果,眼光短浅灾祸很快就会降临。

七、土积而成山阜,水积而成江海,行积而成君子。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执务》。土地堆积起来,便成为山峦。水储存起来便会形成江海,品行积累起来便会成为高尚的人。

八、茂林之下无丰草,大块之间无美苗。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轻重》。大块,土丘。苗,禾苗。茂密的林木之下是长不出丰茂的草来的,土丘之上是长不成好苗的。此言事物发展受环境影响的道理。到巍然高耸眼前的泰山。此言一个人专心致志、做一件事全身心投入的专注状态。

九、君子不辞负薪之言,以广其名。故多见者博,多闻者知,距谏者塞,专己者孤。

出自汉·桓宽《盐铁论·刺义》。品德高尚的人不拒绝听取负薪之人的意见,其名声才能远播。所以见多识广的人知识广博,多听多闻的人拥有智慧,拒绝别人劝说的人心胸狭隘,一味相信自己的人必然孤立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